分享

瞭望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9-18
北京后海北沿

  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城市问题。
  
  任何城市都是历史脉络的层层积累,形成每座城市的独特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形成城市各自的性格与特质。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城市进行深度的认知,把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城市文化个性与城市的性格,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北京四合院街区的复兴,最重要的是树立人与建筑一起保护的观念,设计体系以及保护原则,应该建立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上。无论是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多元参与思路,还是尊重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倡多样化的共生模式等,都是复兴过程中,值得总结和倡导的经验和原则。
  
复兴改造离不开多元参与
  
  人与建筑一起保护的观念,不仅要尊重历史,还要尊重居民,鼓励多元参与。对于自愿搬迁的居民给予补偿措施,对于通过不同的方式自我更新,参与到更新中的行动,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补贴。
  
  90年代初上海的旧城改造中有过此方面体会。当时上海相关旧城改造规划中,专家们认为疏散居民是保护的前提条件,提出了要迁移街区2/3以上的居民,尤其是文保单位和传统民居中的居民首先迁出,但实践中发现,很多已经修复好的民居没人使用,街区失去活力,大家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规划思想的重要性。尽量还原街区原有的生活结构和生活方式成为旧城改造中的一个取向。
  
  上海旧城在开发阶段,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先行,打造示范地段,带动一般建筑的自发更新。在实施过程中,将片区复兴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通过明确片区各个主体具体的职责,以及实施过程当中不同更新模式先后顺序,分阶段完成整个社区的复兴。在设计策略层面,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历史建筑的修复,设计及规划部门需要转变自身的角色,由对单体建筑保护修缮向编制传统建筑图则“进阶”。上海地区编制过类似的图则,并开始对街区内所有的历史建筑进行汇总,结合对常州传统民居的研究,从平面组织、主体结构以及一些建筑的细部和做法对所有的种类进行汇总,以此指导下一步具体修缮的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是,在这些关键节点设计上,通过重塑历史的意向,同时结合居民需求增加一些公共空间养老服务中心和商业设施展览馆等功能,带动整个街区的复兴。
  
  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管理。四合院的更新改造应该是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和权重也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建筑师应深入片区,调查研究,与当地居民广泛沟通,针对每一栋建筑采取不同的、适应性的解决方案,甚至邀请更多的建筑师共同参与同一项目,提出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共享、交融模式,是解决四合院更新生态的一个相对可行的方式。
  
多样化的共生模式值得提倡
  

  旧城改造是特别复杂的问题,这里面有社会结构的变化,业态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还有历史风貌问题等,旧城复兴宜提倡多样化的共生模式。
  
  城市是活的,城市是有生活的,城市每天在变化。城市的变化有内部的动因,北京从元大都、明清、民国、共和国,一直在变,没有停过。保护实质也是一种干预,特别是历史城市保护很多情况下是一种政府干预。前门大街关注了外在环境,后海关注了场所精神,南锣鼓巷这两者都考虑了。但前门大街布景化、后海的重商气息、南锣鼓巷快速商业化,似乎和历史街区保护初衷都不一致。
  
  合理积极的商业模式是各方积极投入旧城更新的必需,但应该尊重城市生活的规律。合理平衡的更新业态是城市更新的有效保证。合理的沿周边商业开发,并利用政策绑定开发收益,作为区域保护的资金来源。是一些区域良好的开发经验。
  
  在这个理念之下,还需要建立居民们的商议机制。区里面的居民该不该清走,破烂的房子能不能翻新?街区和文物是不一样的,它是活的东西,必须让人在里面生活,有现代生活方式的纳入。
  
  这其中,文化的认同感对业态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比如什刹海的酒吧是一种文化休闲的业态,它对居住功能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而像设计、创意类的文化机构是可以和居民融合共生的。
  
  北京东城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与街道、属地单位、当地居民和志愿者共同成立了风貌保护协会,大家一起商议。遵循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建立制度化的专家论证和公众参与机制可以说是史家胡同区域更新的一个非常好的经验。
  
  成功的旧城改造是能够实现新的业态和人口与原有形态共生的模式,延续城市原有的文化和活力,使城市更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状态,而不是用新的把原有的完全替换掉。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建立旧城保护、中心城调整优化和新城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旧城保护的实施机制,促进旧城的有机疏散。
  
提升生活品质与智慧化
  
  北京旧城保护应该从历史街区实体保护转向文化整体保护,不仅包括严格保护街巷、院落和建筑,更重要的是让老北京人有更多的可能性,继续生活在原住地,并保持与外界的有序流动。这是维系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旧城不仅是建筑质量低,市政条件也差。怎么样才能在狭窄胡同中解决市政问题,还要包括景观设计,需要持续思考与实践。
  
  四合院院落的更新应以城市人的生活为中心,以激发城市活力为出发点。需要在以下几部分中予以充分的重视。
  
  空间尺度:街道和建筑的空间尺度很重要,这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
  
  新的居民:保留原住民,引入中产阶级和年轻人,让他们带入真实的城市生活。
  
  带动商业:有生活就有商业。通过人和生活来激发商业,良性循环。
  
  公共空间:增加密度同时让出一定的公共空间来做公园和绿地。
  
  步行社区:社区内实行无机动车化,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代替。
  
  在复兴过程中,还应注重留白,形成院落空间。设计应以少胜多,它可以由点变线以至于惠及整个片区。四合院应该不只是居住场所,而是一个万能的通用空间,古代就有“舍宅为寺”的说法,应该通过设计把院落变为礼物回赠给人民。
  
  目前四合院空间的高房价和相对不便捷的生活配套倒挂,产生矛盾,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建议重新考虑四合院地区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与管理。
  
  多层空间的立体规划理念随着城市规划水平和建设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普及,地下空间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为北京旧城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将旧城空间从传统的单层平面规划转变为多层空间的立体规划,尽可能多地开发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空间,并充分利用地下二层引入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地下一层作为地上房屋的空间扩展层,成为地面层建筑功能需求的有效补充和整体调配,从而提高旧城生活品质。立体规划理念形成的完善城市空间,将摆脱过去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的模式,实现旧城整体文化保护的目标。
  
  由于地下空间为区域的整体资源,如开放,还需要注重对实际操作中的有效监管,避免资源的不恰当分配。
  
  提升城市内涵,改善人居环境,转向绿色发展。应把原有集中式的处理方式转向分散的、有计划的处理方式。比如:四合院的垃圾降解、污水净化、能源、路面渗透,都需要引入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包括建筑墙体、建筑风貌也应该考虑渐进性的方式,从祖宗那种天人合一中获取智慧。这种智慧一旦跟现代技术结合,不仅创造了有中国风味的、有文化自信心的城市,而且还是节能减排的。
  
  生活品质的提升,除了居住空间的硬件条件外,软件环境及生活的便捷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包括便捷的网络服务、方便的物流系统、支付系统、设施的智能管理系统、信用体系等等,促使胡同生活智能化。
  
建立可持续的干预机制
  
  四合院区域的改造涉及大资本量,以及分散的产权,这需要一种可持续的干预策略。
  
  四合院复兴往往伴随着院落腾退。以白塔寺区域为例,与人口疏解15%目标相对应,腾退院落占所有院落的15%。在白塔寺区域大约900个院落中,需要腾退约150个院落。实现一个完整院落的腾退是很不容易的。负责院落腾退的华融金盈土地整理部负责人表示,每个院子都住着好几户人家,只要有一户不愿意腾退,那么跟其他户签署的协议就不能生效,整个院子里的人就都走不了。
  
  白塔寺区域有6000户居民,不能不考虑原住居民的诉求,也不能不去尊重他们的想法,目前的插花式腾退虽然推进缓慢,但至少原住居民有了选择权。下一步,为确保实现可持续的干预,必须跟产权人建立协商机制。在产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需要探索如何去有效地实现改造,形成新的秩序,同时又能找到投融资的路径。
  
  而政府的角色应该从过去的拆迁方转变为城市公共资源的提供者。这不仅实现了政府角色的正向转变,而且使原住民成为了决定自己未来的主人,在旧城更新过程中获益,自主选择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唤起其对住房和环境的热爱,进而激发其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
  
  基础在于推动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房屋产权,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施自我改造更新,成为房屋修缮保护的主体。政府层面还应制定并完善居民外迁、房屋交易等相关政策,进而建立健全旧城历史建筑长期修缮和保护的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