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史话:从徽派到浙派,中间有个“四凤”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这个四凤不是巴金著作《家》里的四凤,不是一个人,是四个人,后来,成了“四凤派”。

清代程邃开创了中国篆刻史上的徽派之后,受他的影响最大,而后又创立自家门派的是四个人,这四个人,名字里都有个“凤”字,分别是高凤翰、沈凤、高凤岗、潘西凤,于是合起来,就叫四凤派。

这四个人其实就是“扬州八怪”的底子,因为他们四个,要不就是“扬州八怪”的成员,要不就是跟“扬州八怪”混得很熟,整天没事就在一起喝茶、论书画、论篆刻、逛街什么的。想想,八个人,脾气相投,书画印风格近似,多么不易,而其中的四个人,恰好又名字中都有个“凤”字,天作之巧。

于是,四凤!

先说第一位。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过去中国的文人名字本来就多,而他又是个怪人,有许多名字也就不奇怪了。

高凤翰本来是山东人,八九岁就开始学习篆刻,成年之后,去程邃的家乡做了县丞,更加对篆刻一发不可收,可见因缘际会多么重要,一旦接触到程邃的作品,高凤翰立即大受影响,从此印风转向徽派。

乾隆二年,高凤翰因为受一个案件的牵连,入狱,备受摧残,终致右手残废,好多书上说是风疾,其实不是,就是折磨的。


一个书画篆刻家,右手废了,几乎可以说是人生废了,但高凤翰不这样认为,他那年55岁,年过半百,但并不气馁,改用左手篆刻,55岁从头再来,简直是篆刻界的励志典范。上面这方“丁巳残人”印,即来源于此。

既然入狱,当然也就当不成官了,丢官后的高凤翰大部分时间就在扬州侨居,卖画刻印为生,很快就有了较大的名声,据阮元的《广陵诗事》记载:“郑板桥图章,皆出沈凡民(凤)、高西园(凤翰)之手。当然,郑板桥的名声大,并称扬州八怪的高凤翰名头也不小。看几方高凤翰的作品:

(高凤翰印)

(借持螯手续翰墨缘)

(雪鸿亭长)

不管如何,一个55岁又重新开始用左手刻印的人,是值得尊重的,更何况,他的作品,真心好。

据说在没有伤到右手前,他刻印全部以《印统》以及汉铜印为师,后来发现,大家的风气都一样,于是,他就想法要脱去这种“图书气”,找到汉印的本原,“窥见太始为第一义耳”,也正是由于他对篆刻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因此,他的篆刻才真正达到了苍古朴茂的境界。看上面一方雪鸿亭长一印,就觉此言不虚。

再说第二个凤。

高凤岗(1688-1753)名翔,字凤岗,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樨堂等,别号山林外臣,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名字跟高凤翰好像兄弟,其实两个大师毛关系也没有。因为高凤岗是江苏甘泉(今扬州)人。他同时也是“扬州八怪”之一,这一位跟其他怪不太一样,他没有当成县官那样的级别,就是个平头老百姓,就是个艺术上达到一定水平的纯艺术家,号称书、画、印“三绝”。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石涛的好友,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的好,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扫墓,直到死都没有断过。学国画的人都知道石涛的名字,这里不多说,这位是纯艺术家,由石涛好友这一条可见一斑。

他的篆刻当然也是学程邃,《国朝画徵续录》中称其“工缪篆,刀法师穆倩”,也是追求高古气息的印人一派,这一类印人最大的特征是不喜以纤巧取悦于人,不过,高凤岗这个特征更明显,因为他有一个怪脾气,如果有人求他作印,只要他认为这个人是个俗人,给再多的钱也不刻。看几方他的作品: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高翔之章)

(程镳)

(竹西寓客)

一看即知,这是位气质高洁的人物,第一方“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章法均匀,笔画峭直,与印文相配,极有气势;那方“程镳”的印,师法古玺,虽然还是两字均等的章法,但斑剥古旧,印文细如毫发,刀法之精确娴熟,给人的感觉是又古又新,实在精妙。

再说第三位凤。

沈凤(1685-1755)字凡民,号补萝,又有飘溟、樊溟、凡翁、谦斋、补萝散人、补萝外史、桐君等别号。江苏江阴人,王澍的弟子,这位大神的一生,是四处当县官的一生,曾经担任过七个地方的县令。

四处当县令,对于沈凤来说,机会太好了,正合了他的脾气,他把四处游走的机会当成寻访古迹的机会,他在自己的《谦斋印谱》说自己是“二十年来,四至京师,一抵酒泉,所至必搜访古今名迹,拥载而南者,凡数十百种”,也就是说,这位大神同时还是位收藏家,四处跑着找东西买来把玩,他老师给他这本书写序言时说他“盖凡民信可谓取精多而用物宏者。”

由此看来,沈凤的艺术造诣主要来源于他的见识,见得多了,作品自然水平高,当然,不是所有的见得广的人认识水平都高。

因为沈凤也是县级长官,与是跟郑板桥这位“七品官”交情不错,给郑板桥也刻过一些印章。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沈凤私印)

(纸窗竹屋灯火青荧)

(结客少年场)

(凤印)

沈凤自己的私印是汉印风格的,而“纸窗”和“结客”两印则完全是程邃风格的,苍老而端庄,而“凤印”一印,凤字有点象形的意思,活泼雅致,可谓别具匠心。

最后一位。

潘西凤(1736-1795),字桐冈,号老桐,别署天姥山樵(不是天山童姥)。这位大神是浙江新昌人,侨居扬州。

其实要说到他,最享盛名的应当是他竹刻的本事,他跟郑板桥的关系也不错,郑板桥一生爱竹,潘西凤曾经用好竹子刻《十七帖》,精妙绝伦,大书法家翁方纲为他写跋,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

郑板桥曾经写诗赞他的刻竹功夫:“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不但赞他的刻功,更赞他的学识。

刻竹子刻到那样的地步,于刀的掌握可谓精熟,因此,也是了不得的大篆刻家。作品说话:

(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

(寄兴于烟霞之外)

(画禅)

看到这一类多字白文印,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程邃这一派以及这四凤,真真的苍古到个没边没沿,这方“画禅”,我临过好多遍,总也临不出应有的禅意,反正差点意思,后来想想这是一位刻竹子刻成大师的人,才略微找到点感觉,竹与石,还是有点差别的。

四凤中,前三凤出生略早于丁敬,潘西凤则晚于丁敬,要说四凤派位于徽派和浙派之间好像不妥,但丁敬又确实在四凤这里拿走了很多东西,我们估且把四凤派当成从徽派向浙派走过去的一架桥梁吧。

因为有好多版本的篆刻史上,四凤的名字都不曾提及,好像丁敬是横空出世一样,稍稍有点替“四凤派”鸣不平,这篇文章,记录一下他们。

(【老李刻堂】之5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