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落实核心素养,学校如何规划课程?

 行益乐 2016-09-26



 专栏 
 【关键词:核心素养
本专栏推送核心素养理论知识、前沿动态、学术争鸣等,欢迎持续关注!



尹后庆,上海教育学会会长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是经过教育之后在你身上留下来的东西


首先,核心素养问题确实是当前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因为教育是一个未来的事业,是全球的事业,也是面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业。我们时刻感受到,今天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必须有全球的眼光,必须有前瞻性,必须能够面对全球的经济、科学、人类发展的挑战。

核心素养和能力不是对立的,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不能把一件很小的事说成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经过教育之后,在你身上留下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是影响你一生的东西,是你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品格。

二、校长和老师自身的文化自觉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


大多数高校都是按照学生的考分来录取的,这种考试制度客观上使得我们的孩子去追求分数,而不是追求他自身的发展。

不止是学生,校长和老师自身的文化自觉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我们该怎么理解教育?现实生活对我们的压力,可能使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原来应该有的教育行为变形了,有没有?我想是有的。

这么多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我们今天的教育问题更复杂。当我们的校长、老师们清醒的时候,我们坚定着按照培养人的目标努力;当社会压力重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也会迷失方向。

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在矛盾中挣扎,是否能够挣脱这种矛盾,关键要看你的文化自觉、内心价值观是什么。如果教育工作者在外部条件更加有利于贯彻教育的本原时,就积极地争取,那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就是有文化自觉的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这种挣扎的过程能够短一些,少一些,或者说经过挣扎,我们有更多的人能够更自觉地按照教育的本原,选择我们自己的行为。

其实,很多学校都是向“育人”的方向努力,只不过我们提出核心素养以后,会更加自觉。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都是应试教育,也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素质教育,只不过在一所学校里面,这个比例的分量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已。我们希望在未来,这部分比例和分量更多一些。

三、核心素养的落实:“三个层次”和“两种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实践角度来讲,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所有学科的老师和核心素养的关系。因为所有的核心素养,其实都要靠我们每一节课,每一个老师,每一个课程设计中间所有的活动,一点一滴去落实的。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今天具体的教学跟核心素养没有关系,也千万不要把具体的每一天的教学行为都戴上一个核心素养的“帽子”。

1、老师教育孩子的“三个层次”

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学习这门学科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比如数学课,不是简单的计算,数学有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思维、数学建模。当一个人形成一个完整数学思维的时候,是不是核心素养?我想一定是的。当然这个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科里面培养的。

因此,所有的学科,都是通过独特的符号体系表达的知识体系。对一种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学习,就能够形成这方面的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个基础。

第二个层次,是跨学科能力。比如说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综合能力、合作沟通方法的意识,这些能力一定要在综合学科里面才能完成吗?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培养跨学科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跨学科的课程去体现。

第三个层次,即价值观。所有课程都应该有第三个层次。一个人的学习分为两个过程:一,作为一个个人,对外部世界学习的一个过程,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必经旅程;二,认识外部世界、学习外部知识的的同时,不断地解决我个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自己充分认识自己,这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自我精神修养的过程。这些内心的知识是通过个人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体验,形成的对外部世界的观点。

所以,人对外学习和对内学习是整合在一起的,构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知识结构。

这个时候,第三维目标就出现了,就是人的自我修为,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就形成了。所以我们说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是在所有的学科三个层次的实施过程中间完整的去实现的,不是在一个层次去寻找三维目标。

2、“两种课程”:学科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结合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结构角度来讲,就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第一种课程是学科课程,第二种是课程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中的间接经验。

跨学科课程,或者说问题化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课程。这种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直接经验,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

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能够实现一个目标:让教育、让学习回归生活,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两种课程”和“三个层次”的学习,来共同保障核心素养的落实。

我用两句话作总结。第一句:我们所有的老师都会为核心素养的培育作出贡献。第二句:所有核心素养指向的教育教学,是需要通过孩子的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才能实现的。

因此,今天核心素养指向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实际上已经设计好了一条路。


聚焦中英教育差异



一、差异:以剑桥镇小学为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点评之前,先讲一个我个人的经历。

1、剑桥镇小学的一堂数学课

我曾经听过美国剑桥镇小学的一堂数学课。这堂课把中西方在课堂教学之间的差异给体现出来了。它是通过四个任务单来完成一堂课的。

第一个任务:给每个孩子一张表,告诉他在波士顿有四五十家慈善机构。让他们调查这些机构分别叫什么名字,并弄清这些机构是拯救动物的、是关爱老人的、还是保护环境的。

第二个任务:给孩子1万美金,分给其中的四家慈善机构。钱分给哪一家、每家分多少由孩子自己决定。

第三个任务:让孩子根据资金分配情况做一张账单。

第四个任务:通过开支票将钱分配给这些慈善机构。

它完全是任务驱动的,跟生活密切结合的。不仅孩子们非常有兴趣,而且德育也渗透在里面了,解决了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当然,这堂课还解决了实用性的问题——开支票。

2、剑桥小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首先,其实数学很简单,是四年级的内容。二十四五个孩子分成两个组,但是有一个女孩子一会在这组,一会在那组,两个老师都管不到。所以分层的要求其实没有落实到应该分层的每个孩子身上。

其次,我发现沙发上还睡着两个孩子,可能这样的孩子在继续进行有系统的数学教学的时候,就会落下。去年11月份,华师大开了一个课程的会议,来了一个美国课程的专家,他说在美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行为,你不能强迫他。

这堂课,就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教育的差异。

二、中国教育的优势


首先,以控制自我为基础的专注力。每个孩子在老师、家长的督促下,以自我控制为基础的专注力是很重要的,对未来终身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专注力和坚持学习的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重要性会逐步显现。这个优势我们不能丢掉。

第二,中国的老师对最差的孩子也不放弃。在PISA最低等级OECD的定义中,对这部分孩子是需要补课教育的。而我们这部分孩子只占3.8%,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老师盯住了这些孩子,对最差的孩子也不放弃。

我们把成功归于努力,而不是先天的。我们秉持这样的观念,让每个孩子努力向着自己的高目标努力。要有高的预期,才能实现高的成就。所谓高低,其实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是相对他自己来讲。我们肯定每一个孩子微小的进步,让他们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这是我们具有优势的地方。

第三,要特别肯定我们的教研。美国人曾经问我:“什么叫教研?你们老说PISA得了第一,跟教研制度有关。”我说,教研是解决教师劳动个人化同教学要求统一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方式。

这个方式就是老师在一起互帮互助,经常交流。大家把个人面对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感受体验,告诉同伴,让同伴也迅速地进入到角色里;同时,也可以借用同伴的感受和经验,来充实个人的经验。不断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再加上自己教学中的体验,才能够不断进步。

美国人说这个方法蛮好,说他们也有教研的。但我们的教学研究是有制度体系保障的:全市有教研室,区县有教研室,学校里面有教研组,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不断地运作,让我们的老师面对统一的教学要求时,能够发挥他个人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中国教育未来方向:综合性课程


其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关注低结构。当然,知识的系统性,即高结构,也是我们的优势。低结构和高结构应该是一个结合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只能一步一步走,但走了一段之后,一定要看看我们是朝什么方向走,我们走了多少。

摆在我们孩子面前的问题,不会只是一个学科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中国的学科教学很强大,但是一个学科里面碎片化的知识点,是不可能让孩子形成完整的能力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从低结构走向中结构走向高结构,形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孩子形成完整的能力。

学科知识和人的社会经验形成联系,这样才能从低结构走向中结构,最终走向高结构。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综合性,而不是基于学科的碎片化的知识传递。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综合性的课程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来源:第一教育专业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