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建中 一代名医万古流芳

 汝州中医王国营 2016-09-27
----2002年1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纪念著名中医学家赵绍琴先生逝世周年召开座谈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和校领导在百忙中到会讲话,祝贺《赵绍琴内科学》首次发行,并宣布赵绍琴医学基金成立。
----出版《赵绍琴内科学》和设立赵绍琴医学基金,都是先生生前未了的心愿。在先生逝世周年之际,这两件事得以圆满完成,真正是对先生最大的告慰。集先生毕生临床经验于一书,以《赵绍琴内科学》命名,当属实至而名归。先生出生于北京三代御医之家,其父文魁公曾任清代末任太医院院使(正院长),学验俱丰,名著京师。先生幼承庭训,尽得家传。1934年即继承业,悬壶北京。为求深造,又先后从学于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先生集家学与师传于一身,复经60余年临床实践不断验证与创新,在学术上自成体系。是中国近现代北方医学流派代表医家之一。
----作为当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先生不但擅长治疗温热性疾病,而且对中医温病学理论有所发展。其对温病理论上的贡献完全是以大量的临床实践为基础,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而不断探索的结果。先生结合自身大量临床体会和对中医温病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温病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到见解。
----清代著名医家所著《温热论治》提出温病卫气营血治法历来是指导临床辨治温病的大法。但由于理解的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治法选择。例如,叶氏指出:"在卫汗之可也。"人们常常理解为温病卫分证可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治疗,以致于高等中医院校教科书《温病学》中也将辛凉解表作为卫分证的主要治法。先生认为,温病和伤寒在病机上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温病是温邪犯肺,伤寒是寒邪客表;在治法上的区别就是伤寒宜发汗解表,温病不可发汗。温病初起,误用发汗解表,则斑黄狂衄,祸不旋踵。故温病不可言表,温病不可发汗。清代医家吴鞠通早就有"温病忌汗"的警示。那么,如何理解叶氏"在卫汗之"的含义呢?先生指出:叶氏所说的"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故外来肺卫之温邪,可通过清解肺卫,由皮毛汗出而解。因此,温病初起应以辛凉清解为基本治法,这一观点经过先生的反复论证,最终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采纳,纠正了长期以来把辛凉解表作为温病卫分证基本治法的传统观点。
----叶氏云:"到气才可清气。"清气法是温病气分证的主要治法。但临床上,卫分证和气分证并非象跨过门槛那样泾渭分明。针对临床上一些中医滥用清气寒凉之剂治疗高热证的弊端,先生指出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清气法。先生认为,叶氏所谓"到气才可清气"有三层含义,一是当邪气未到气分之时不可早用清气法;二是当邪气尚未完全进入气分之时,不可纯用寒凉清气之剂;三是只有当邪气完全进入气分,方可用清气法治疗,但也要避免过用寒凉,防止凝涩其邪,而致邪无出路。先生治疗温病,特别重视给邪气以出路。他认为,叶氏所确立的营分治法"透热转气"不仅适用于温病营分证,也适用于温病的各个阶段,关键在于"透热"二字,即给邪气以出路,扫除邪气外透之障碍,自可邪透热退。先生的这些独到见解,不囿于前人成见,完全得自临床,因而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湿热病是温病中一大类病证,其发病率高,病程较长,治疗困难,缠绵难愈。昔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以擅长辨治湿热而闻名京师。先生师从汪师,尽得其传。不仅将汪师所传授的宝贵经验总结为辨治上中下三焦湿热病一十二法公之于世,而且在自身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针对临床辨治湿热病过程中常见的误治总结出四种救治方法。一曰湿阻,二曰凉遏,三曰寒凝,四曰冰伏。究其成因,不外湿热病误服寒凉,或恣食冷饮,湿邪被寒凉阻遏凝涩,所谓"寒则涩而不流",气机阻滞,邪气深伏于里,闷乱昏蒙,呕恶腹痛,舌謇肢厥,诸证生焉。救治之法,视其寒凉凝涩之微甚,投以芳化、辛开、温通、透达之品,温通寒湿,解散寒凝,透邪外出,则病愈矣。先生所示之法,皆得之于临床实践,用之而有验,真造福于病家者。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最深奥者莫过于脉学。近现代以来,中医脉学著作如凤毛麟角,中医临床之真正研究脉理者少之又少,中医脉学之精华濒于失传,并非危言耸听。先生的父亲文魁公供职清末皇室太医院为院使,长期为皇亲国戚诊病,所凭惟有脉诊耳。故其于脉理尤为精湛,所著脉学遗稿一部,从未见之他人。先生独得家传脉学之秘,又经长期临床验证,于中医脉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独到体会。临床平脉辨证,料病如神。尝有妇人年四七,月经稀少,婚后多年不孕。先生为之调治半月即孕。后妇人清先生为之断男女,先生脉之曰:是男孩儿。妇人戏言:我喜欢女孩儿。先生又脉之良久,曰:恐不能如愿,必是男孩。后果如其言。
----先生于80年代将家传脉学遗稿整理补充,著成《文魁脉学》,公之于世。书中颇多创见,其著者如提出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和诊脉四部(浮、中、按、沉),皆是别出心裁,与旧说大不相同,而皆切于临床应用。传统的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是指8种脉象,称之为纲领脉。而先生所提出的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是指8类脉象,浮、沉以病机之趋势言;迟、数以病性之寒热言;虚、实以邪正之盛衰言;气、血以病位之浅深言。以新的诊脉八纲统领28脉,可收到脉理明晰,纲举目张之效。先生所提出的诊脉四部(浮、中、按、沉)较之传统的三部(浮、中、沉)诊脉法增加了"按"部,在温病诊断中,以浮、中、按、沉分别对应卫、气、营、血,在杂病诊断中,以浮、中应标证、现象,以按、沉应本证、实质。这样就使得中医的诊脉在深浅层次上更加精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先生之脉学特点是特别注重辨析并详细辨析相兼脉象的主病意义。在《文魁脉学》中,详细辨析了临床常见的相兼脉象及其所主病机840余条,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堪称现代中医脉学著作之佼佼者。先生对中医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以后,先生致力于慢性肾病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把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运用于慢性肾病的临床辨治,以凉血化瘀为大法,配合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进行综合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在大量临床实践所验证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突破旧的传统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新观点。先生率先提出慢性肾病应从血分论治、慢性肾病非单纯肾虚论、慢性肾病应忌食高蛋白论、慢性肾病宜运动锻炼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可以逆转等一系列学术创新之说,在肾病理论研究领域居于领先之列。例如,慢性肾病尿蛋白和进食高蛋白食物的关系,按照传统观点,慢性肾病患者出现重度蛋白尿时,应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以弥补大量蛋白质的流失。这一观点是写在教科书中的。先生早在70年代初就反其道而行之,在临床上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慢性肾病的治疗获得较好效果,并提出了丢蛋白忌蛋白的新观点。国际上80年代始有报道,用动物实验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少尿蛋白的流失。国内只是在近几年才采纳这一观点并用于临床。先生所提出的丢蛋白忌蛋白的观点领先国际10多年。
----先生的肾病理论与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在临床上得到了完全的验证。患者许某,年40余,80年代中患肾功能衰竭,当时,血肌酐已超过5mg/dl,西医建议尽快进行血液透析,或实施肾移植,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患者于1985年求治于先生,先生为其制定了一个以内服中药凉血化瘀为主,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患者能够谨遵医嘱,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十数年来,病情保持稳定,患者得以正常上班工作。经治西医觉得这样的效果有些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一个特例。先生去世后,该患者因遭遇意外的变故以致病情恶化,住进某大医院,经会诊认为非行透析或换肾不可。患者鉴于先前的治疗经历,遂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会诊中心就诊。根据患者的现状,我们在先生的肾病理论指导下变通施治,经过近1年的治疗,不仅使患者转危为安,而且使其血肌酐数值下降到了十几年前的水平。近几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肾病会诊中心继承发扬先生的肾病理论和辨治方法,救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危重肾病患者,以大量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先生肾病理论的正确性。
----先生从医60余年,其临床特点,在诊断方面,注重合参脉、舌、色、症,去伪存真,以求辨证准确。先生尝言:脉、舌、色就是中医诊断的客观指标,一定要把脉、舌、色、症结合起来进行诊断,才能做到辨证准确。中医辨证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把握病机。在明确病机的前提下,先生又特别重视立法,即针对病机确立治法。先生认为,一病必有数证,每证各有其病机。所立治法必与其与病机丝丝入扣,处方用药才能有效。先生所著《赵绍琴临证400法》汇集临床常见病证治法处方400余,以法统方,用药少而精。以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不过七、八味,看似平淡无奇,却能愈疑难大证,真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已故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曾盛赞先生"平正轻灵一名医",是对其医术、医德、医风的生动写照。先生医德高尚,心怀仁慈,志在普救生灵。凡有病痛来求治者,不问贵贱贫富,一视同仁,精心调治。常有疑难大证患者,多方医治未效,辗转前来求治,经先生精心诊疗,无不应手而效。先生虽诊务繁忙,诊余笔耕,数十年不辍,发表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近百篇,撰写出版了《温病纵横》、《温病浅谈》、《文魁脉学》、《赵文魁医案选》、《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要》及《赵绍琴内科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在现代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彩的一页。
----余自80年代初即追随先生,侍诊左右,不间寒暑者10余年,目睹先生起沉疴,愈顽疾,救人无算。三指脉诊辨病源,数味草药可回生, 中医之神奇功效在先生的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先生之一生以临床为阵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为后学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先生以其宽广无私之胸怀,将其精心妙术,倾囊相授,毫无保留。师恩如山,无以为报,惟有将先生传授的宝贵经验发扬光大,造福人类,以慰先生在天之灵。值此先生仙逝周年之际,占小诗一首,以表怀念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