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与好茶的距离,只差一款懂茶的器

 汉青的马甲 2016-09-28



知盏间韵、识茶里味,方为懂茶人


喝茶,讲究一个静字,松下竹前,寻一方静谧之处,独自一人或邀二三好友,置茶席,方能静心细品,知晓其味。壶中水沸,若松风鸣响,一撮茶叶,沸水注入,茶叶翻滚沉浮,茶香袅袅,杯中茶汤清明,一览无余。细啜慢饮,浮尘冲淡,思绪沉淀,涌动的凡心归于平静,舌尖、两颊余韵留存,悠悠回味。



水之至柔,茶汤之烫,可品可观,以器为介,方可置于手中把玩。品一杯深浅浓淡的茶,赏一番雅器,器物浸透掌心温度,温润服帖,人、器、茶此时似相识多年的友人,有不用言明的默契。君子应不器任优游,杯里藏乾坤不忍释手,茶能明心,器可载道,茶尽人散,杯中有淡淡的茶香,有一段品茗的好时光。


懂茶的盏,不打扰茶之本味


一片茶叶,从土地生长,被精心养护,采摘,制作,最后在沸水中舒展沉浮,一杯茶汤入口,细品其味,是茶的一生,在土地生长之时、在茶人手中重生之时,记录在一杯小小的茶杯中,等待入口时展现其生命的历程。



茶由茶器入道,不同的品杯呈现茶汤的气质万千,唯有懂茶之器,能做到不干不扰,不急不躁,任茶汤徐徐而至,顺其天成,在盏中展现茶叶本真的样貌和味道,这是器对茶最高的尊重。茶足以令人动心,无须杯盏增减其味,只需自然呈现茶之姿、味便能通晓人心。


苦、涩、甘、甜都是关于茶最真实故事,娓娓向我们道来,我们需要的仅是执杯细品,静心聆听茶事。



课植窑,懂茶之器


器是茶的说书人,若仅止步于简单地复刻古时之貌,便无法说好当下的茶事。课植窑的创作团队认为,胎、釉、人、烧制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器应传承传统,更应融入当下的生活中。



茶是主角,茶器便是最佳配角。一种型制,烧制大小十款后,才能得出理想的尺度。


观其型:既有古韵,又融合了创作者的审美──简法,将多余的线条、点缀舍去,自然收口与精调圈足,优雅地衬托茶之姿彩。


其色:制薄胎,施厚釉,高温烧制,只为呈现器物的玉质光华,使之通透若玉,挂香悠长,在入口前保持茶汤最佳温度,茶之本味完美呈现。


不打扰水,不打扰茶,才是真正懂茶的器。食人间烟火而不俗,雅而不奢,课植窑带来的茶和、人和、境和,让人在一杯清茶中品得茶的味,品得心的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