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咳嗽案

 123xyz123 2016-09-29

孟某,2012年6月29日诊。

病史:患者为余好友之妻,远居上海。发热三天,体温:37.6到38.2°之间,服抗病毒口服液、泰诺感冒片汗出热退旋起。刻下:咽痛、饮水进食困难,口干苦,纳差,有汗,头昏,偶咳,彩信发来舌象:质红苔黄。电话来询,口授一方:

辨证:少阳阳明:小柴胡汤加石膏合桔梗汤:

柴胡30g、黄芩15g、半夏15g、党参30g

石膏60g、桔梗15g、杏仁15g、射干15g

甘草15g,生姜3片,红枣5枚引。

1付,水煎急服。

次晨电话来复,体温正常,咽痛大减,唯腹泻两次,瞩暂停药观察。下午电话再询:上午无热,下午体温37.2°(谓基础体温偏高),未再腹泻,咳嗽明显,痰黄稠成块量少,口干苦,精神及胃口俊佳。

辨证:少阳阳明:小柴胡汤合苇茎汤合桔梗汤:

柴胡24g、黄芩15g、半夏15g、南沙参30g

桔梗15g、甘草20g、芦根30g、冬瓜子30g

射干15g、桃仁10g、杏仁15g、薏苡仁30g

开金锁30g,生姜3片,红枣5枚引。

       1付,水煎,日一付,分三服。

服上方发热退,仍有咳嗽、痰多,守方3付。后电话告,药后基本痊愈。

按:两诊均辨证病位在少阳阳明,初诊以阳明气分有热为主,故重用石膏。药后腹泻,可能与石膏寒凉有关,也可能与柴胡有关,《本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既然可以去肠胃结气,当有理气通便的作用,大剂量应用尤显。当代以柴胡剂治疗便秘者屡见报道。二诊时虽去石膏,少减柴胡,但加冬瓜子、桃仁、开金锁等,亦未见腹泻。故也可能腹泻是药后热邪外出的一种表现。

二诊仍辨证在少阳阳明,此时发热渐退,咳嗽痰黄,以阳明痰热为主,仍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苇茎汤和桔梗汤清化痰热合方而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