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王新志调理秘方,原来家人很多小毛病都不用看病

 昵称30203394 2016-09-30


▲ 王新志  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

导读  

经常有人问我,平时会给岳父带什么好吃的,我都会说,“啥也不带,带仨核桃俩枣就够了。”很多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历代医书对核桃的保健作用都极为推崇,有通经络、润血脉的效果,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而大枣可以养脾胃、润心肺,也不是普通之物。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


老中医是怎么照顾家人的?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有很多实用的小方法。今天把他所有的家人调理方一 一公开给大家!


1

老寒腿:用这个泡脚方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竟然香香地打起呼来了。在父亲泡脚时,我还给他开了个处方:


威灵仙、伸筋草                       各30克

桑寄生、当归、丹参、鸡血藤  各20克

白芷                                            12克

秦艽、苏木、羌活、独活         各15克


每天晚上把药熬好后,把药渣捞出来,在药汁中加入适量热水就可以泡脚了。嫌这样麻烦的话,也可用开水把这些药材泡上半小时,用药汁泡脚,但药效会差一些。


2

血压高:吃核桃和大枣

岳父年轻时做事雷厉风行、凡事总不愿意落在人后,他脾气自然也不小,他老人家60岁那年被查出有高血压。


经常有人问我,平时会给岳父带什么好吃的,我都会说,“啥也不带,带仨核桃俩枣就够了。”


很多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其实历代医书对核桃的保健作用都极为推崇,有通经络、润血脉的效果,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而大枣可以养脾胃、润心肺,也不是普通之物。


除了服降压药外,每天固定吃三个核桃和两枚大枣,时间一长,岳父以前病歪歪的身子骨现在也强壮了起来。我们还可以把核桃和大枣做成红枣核桃粥食用。每天一碗,既安神,又养脾补胃。


3

浅表性胃炎:喝道养生汤

有一次堂弟心急火燎地赶到我家,说他家老爷子近来一直感觉烧心、胃里有堵塞感,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


到医院做了个胃镜检查,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吃了半年的药,吃得老爷子闻到药味就想吐,结果,还是没治好。


我听后,感觉这病似乎和胃炎没多大关系,和老爷子聊了聊,请他放宽心,老爷子的胃就舒服多了。其实,浅表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经过一般治疗都可痊愈。如果您按照医嘱吃了一段时间还没好转,就要多养养脾胃了,学做一道养生汤。


乌贼骨  30克

煅瓦楞  15克

萝卜      150克

排骨      100克


先将排骨煮熟,再把准备好的乌贼骨、煅瓦楞、萝卜一起放进去,煮熟即可,一天两次,不仅可以治疗腹胀胃酸,还能安抚脾神,少想点事儿。


4

减肥:吃点冬瓜粥

从中医上讲,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根据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痰湿的人多是由于脾虚湿阻所致。为胖患者们推荐一道清热利湿的食疗方,冬瓜粥。


选鲜冬瓜100克或者冬瓜子15克,大米100克,生苡仁50克,做的时候要注意,如果用鲜冬瓜的话,只要将瓜皮上的白霜洗掉即可,不要把皮切掉。煮汤的时候把冬瓜连皮切成薄片,大米淘净,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成粥即可。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稍加点盐。


这道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每天中午或晚上坚持喝上一小碗,喝上个把个月,效果就会出来了。 


5

太瘦了:喝点山药粥

有些人减肥,就有人想增肥,特别是一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瘦如竹竿,想长肉,那怎么办呢?


一个人的脾胃功能下降,运化功能不强,必然导致他的肌肉不丰腴、肢体乏力、身体消瘦。因此,体形过瘦的朋友要想增重,必先健脾。山药滋补脾、肺、肾,并且药性平和,


因此,脾胃虚弱要吃山药粥。选山药100克,洗净切片,与100克粳米一起煮粥食用。


门诊中一位老太太,72岁的时候体重仅有36公斤。虽然做了很多检查,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让她回家后坚持每天喝点山药粥。两个多月后再见到她,老太太的体重就回升到了40公斤左右。


6

止咳平痰:杏仁是好

我有一个侄女,24岁的时候面色淡黄,经常咳嗽个不停,还多痰。我让她每天吃十粒炒杏仁。


吃了一个月,她不但咳嗽没有了,脸色也变得红润了。


杏仁入脾、肺、大肠经,能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


杏仁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做成零食,比如,炒杏仁,也可以做成杏仁茶、杏仁粉,还有的人做菜的时候,还把杏仁当成调味品使用。


7

口腔溃疡:喝甘草泻心汤

一次同学聚会,我发现一个同学的爱人坐在位子上,不怎么说话,也没怎么吃东西,时不时还咧咧嘴,表情很痛苦。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口腔溃疡了,反反复复发作已经两三个月,嘴唇上、舌头上、腮帮子里面长满了泡,晚上觉也睡不好。


我告诉她,口腔溃疡多是心脾积热造成的。说白了,就是胸膛里面有一团火,这团火往上走,走到口腔这个地方的时候,停下了。


于是,我给她提供了一个很经典的方子,叫甘草泻心汤,熬水喝


生甘草   10克

黄芩、干姜、半夏   各9克

大枣   3枚

黄连   3克


在用这个方子的同时,每天三餐过后,一定要用淡盐水漱漱口,把口腔里的细菌杀一杀。果然没过几天,同学就打电话过来说,这方子真管用,他爱人现在不但口腔溃疡消失了,脾气也没以前急了。


8

治背痛:用失笑散

我每次到附近公园去散步,都会碰到一个老人家,整天拿着小木锤边走边敲背。得知他是因为背痛的缘故,我就告诉他两个小方法,让他每天坚持使用。一个月后再见他,他已经把那个用了3年的小木锤彻底丢弃了。


一个小方法就是:沿着脊柱两侧进行按摩。让老人趴在床上,家人用手掌,沿着脊柱及两侧(距离脊柱0.5~1cm处)从上到下按揉,10次左右就可以,然后再双手握拳,把大拇指伸开,用大拇指指端沿脊柱两侧,次数可以根据老人的感觉来定。


另外一个小方法,就是去药店买五灵脂、蒲黄各10克,把药磨成末状;然后放入50毫升酽醋中熬成膏状,再加入300毫升水,熬制150毫升。每天早晚服用,就可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这个治疗背痛的方子,就叫“失笑散”。


9

肩周炎:甩胳膊画圈

其实肩周炎就是一块冰,这块冰在肩膀那,把这里的血、气及各种营养物质都给冻着了,它们往前走不了,堵在那了。中医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所以,要让这块不痛,就要把冰给化掉。


动能生阳,人一运动起来,阳气就生发了,冰也跟着化了。所以治疗肩周炎,我们就要从小范围开始甩胳膊画圆圈,让阳气慢慢地把肩膀里的冰给融化掉。冰化了,气、血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又能往前走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


甩胳膊时从甩小圈开始,每天根据自己的情况甩几十次,几百次都可以,不过要量力而行。正着画完倒着画,胳膊酸了,痛了,就停下来。无论是走路还是看电视,甚至散步的时候,都可以做。


10

嗓子干痒:用温水熏一熏

一天夜里10点多,邻居家的老太太找到我,说:“明天就要参加区里的合唱比赛了。没想到,今天我的嗓子又干又痒,总会不自觉清嗓子。”


我笑着说:“教您一个方法,不用吃药打针,用了一准好!”


我给老太太找了一个水杯,在水杯中倒入大半杯热水(水温不超过50℃),让她对着杯子大口吸气。老太太吸了大约5分钟,感觉水凉了,我就帮她换了一杯热水。在换水的过程中,她明显感觉嗓子没以前发干、发痒了。


如果出现嗓子刺痒、干疼、有灼烧感或需要不停地清嗓子等情况,就可以试试这个法子。当然,水温不要超过50℃,感觉咽喉部舒适时水温最为合适。如果水温过高,它所释放的热气会伤害到口腔黏膜。


11

调理坏脾气:揉太冲穴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在女儿的陪同下找我来看病,老人家一进门就说:“我有高血压。”他女儿补充说:“我爸爸不仅有高血压,还头痛、头晕、胸闷。他脾气不好,经常动不动就发怒,拍桌子瞪眼的。”


我告诉他们,像高血压这样的病,不能只关注血压有多高,还得留意老人家的情绪。别动不动就发怒,引起气血上行,这只会使血压再度升高。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调节坏情绪。


我还教给老人一个方法,每天早上晚上和发脾气的时候,用大拇指点按脚面上的太冲穴,时间不用太长,3分钟左右即可。




太冲穴又叫“消气穴”,按揉它既降低了血压,又可以“消气”。血压和脾气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经常按揉太冲穴,这些孩子就会“听话”了。


过了一段时间,父女二人又来找我,老人的女儿说,效果太好了,爸爸的血压控制住了,而且脾气也好多了,很少发怒。


12

泻心火:劳宫穴效果最好

我有一位朋友,他在年轻的时候非常谦逊温和,但是人老了之后反而变成激进派了,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拍桌子,后来他因为生气,心脏病突然发作被家人送往医院,医生抢救了四五个小时,放了两个支架才转危为安。


后来我告诉他的家人,每天沿着心包经上的几个穴位为他进行按摩,每一个胳膊按摩5分钟,尤其是手掌上的劳宫穴,一定多按揉一些时间。后来朋友的心火下降了很多,整个人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跟我交流时,觉得这个方法很神奇。






【延伸阅读】


几招助你大脑健康有活力


来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想让大脑健康充满活力吗?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教授教你几招。



 

捏腋窝每天早晚各捏腋窝5分钟左右。具体方法是: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捏右腋窝,右手按捏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食、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按捏腋窝肌肉。腋窝内蕴藏着9条动脉、1条静脉、12条神经、5群淋巴结。按捏能使血液在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周而复始地回流通畅,加速循环全身,并调节好脑血流量,稳定血压。



鼓掌自然站立,全身放松,排除杂念,鼓(击)掌,动作宜缓慢,连击30次为一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遍。掌心、手指末端和手背经络上,布满了许多敏感的穴位。“十指连心”、“心脑相通”。中外医学专家对手、脑关系进行研究后证明,拍击手掌,不但能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能力、消除疲劳,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症,并且疗效十分显著。




张闭嘴闲暇时经常做“张闭嘴”运动,即最大限度地将嘴巴张开,同时伴之深吸一口气,闭口时将气呼出。如此一张一闭,连续做30次。可通过面部的神经反射刺激大脑,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脑血管弹性,有利于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摇头晃脑平坐放松颈部肌肉,不停上下点头3分钟,再左右旋转脖颈3分钟,每天2~3次。可增强头部血管的抗压力,及颈部肌肉、韧带、血管和颈椎关节的耐力,减少胆固醇沉积于颈动脉,不仅有利于预防中风,还有利于高血压、颈椎病的预防。



   耸肩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如此一提一松,反复进行,早晚各做5分钟左右。耸肩运动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了驱动力,迫使流动迟缓的血液加速流向大脑,可减少脑血管供血不足和梗塞危险。■




【延伸阅读】


王新志:秋冬巧防心血管病



秋冬季节对于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来说可是一道“坎儿”,因为秋冬季节气温骤然降低,容易导致血管痉挛收缩,从而诱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危及中老年人的生命。事实上,如果病人能学会以下五门“手艺”,就可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可大大降低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手艺一:学会自测血压,气温骤降及时调整降压药


进入秋冬季节以后,气温开始出现大幅下降,昼夜温差比较大。很多高血压病人都有个“经验”,当气温下降的时候,人的血压往往会升高,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新志说,这跟多方面的原因有关,比如说,气温下降时,人体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减少散热,毛细血管会收缩,这就会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另外,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体散热比较快,为了保持体温,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


因此,为了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并根据所测的结果找专业医生调整降压药。在监测血压方面一定要灵活,不要太过机械。除了固定时间监测血压以外,还要注意天气情况,比如天气变冷、气温骤降的时候可以多测血压。另外,感觉自己出现头晕、胸闷的时候也要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如果感觉自己的血压波动比较厉害,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然后及时将血压的监测结果告知医生,由医生来决定是否调整降压药。


手艺二:学会保暖,护好血管就不得心脑血管病


天气寒冷,学会保暖这门手艺对于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就显得尤为重要。王新志说,这里说的保暖,除了要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服外,还要注意室温调节,由于气温较低尤其是在早晚时刻,气温会更低,高血压患者在早晨醒来时不要马上离开被褥,可先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再出被窝,这样可防止因为温差导致的血压升高。洗漱不宜用冷水,更不可用冷水洗脚,以免冷水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如厕时要穿暖,不要怕麻烦,小便应在室内为好。外出要增加衣服,特别注意头部保暖。不能在寒冷处停止不动,要不断原地走动。温差骤然变化,是脑梗塞发作的诱因。


手艺三:学会看天气预报,遇到极端天气及时应对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病人要注意收看天气预报。由于冷空气侵袭,人体血管会收缩,引起血压偏高。这时候,寒冷刺激就会导致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冠状血管)痉挛,这样就会造成心肌缺血,有时可以直接造成心肌梗死。另外,寒冷刺激诱发血压升高时,还会造成脑血管壁薄弱处发生破裂,引起脑溢血。而血管收缩,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如果超过脑血流的代偿能力,就会引起脑缺血或梗死。


王新志说,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气温的高低,及时增减衣物。其次,要注意看昼夜温差的变化,秋冬季节气温会骤然变化,可能上午还是二十多度的天气,下午一阵寒风来袭,就降到了十多度甚至十度以下,气温的急度下降和气压急剧升高非常容易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再者,还要注意一些极端天气,比如寒潮、雾霾、大风、沙尘暴等,这种恶劣天气也一定要引起重视。


手艺四:学会看信号,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先兆”


很多人觉得脑中风、心肌梗死发病非常突然,让人防不胜防。王新志提醒,其实,这些心脑血管疾病在早期都是有“信号”的,如果能把握住这些信号,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首先是脑血管病,如果老年人出现一过性的言语不清,说话舌头发硬,手脚无力或麻木、视物重影、视物不清、头晕等,症状可以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自行缓解,可以反复发作,有时数天发作一次,有时一天可以发作数次,因为每次症状可以缓解。这些信号在医学上叫短暂脑缺血发作,是脑梗塞的先兆,大约有1/3的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进展为脑梗塞。


其次是心肌梗死,约半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起病前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变为不稳定型,或以前没有心绞痛,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同时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恶心呕吐、充满恐惧感等。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


如果老年人出现以上的信号,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切勿延误时机。


手艺五:学会“偷懒”,天冷了还要会休息


中医证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谓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也就是说,秋冬时间,人们在养生的时候要注意,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以免伤阴耗气,对身体造成伤害。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在秋冬时间要注意,运动不要过度,要学会“偷懒”,学会休息。比如,避免久坐,有很多老年人冬天闲暇无事,喜欢看电视、打麻将、下象棋,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增加血管的负担。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与人聊天,长时间聊天会劳神伤气,对心脑健康不利。


最后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便会升高,容易诱发心绞痛,严重的会导致心肌梗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