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清代中期墨学中兴之原因

 June茕 2016-10-04

摘要:曾经显著一时的墨家学派,在历史上的某一特定时期留下了“非儒即墨”的鲜明痕迹,然而自战国后期始,尤秦大一统之后,墨学逐渐销声匿迹,为后世所不传。直至满清乾嘉时期,对《墨子》一书的研究突然兴起,著述数量大增。无论是墨学的衰微,或者在清代的中兴,都有很多值得追问和讨论的地方,本文即从此两点入手,简单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墨学;衰落;中兴

作者简介:郑妙苗(1989—),女,重庆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B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0-0224-02

在《韩非子·显学》中有云:“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1】又《吕氏春秋·当染》中说,墨翟的追随者极多,“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2】可见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代确为流行极广、势力极大的一家,乃是“百家争鸣”中最著名的派学之一,与儒家学派业著于世,同得“显学”之称。《韩非子·显学》篇又说:“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剩余3523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