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夏厚朴汤方证 (1)半夏证 *营养状况好 *眼睛大而明亮,圆眼睛 双眼皮,有光彩 *其人皮肤滋润、油腻;面色黄暗无光泽 *面有浮肿貌 *形体中等,肥胖者多 *主诉多而怪异,表情丰富,眉飞色舞 *容易情绪化 *多疑多虑,反复询问 *易精神紧张,眼神飘忽不定 *情感丰富,起伏大 *易受惊吓、易有恐惧感 *易患白大衣高血压 *恐高 晕车 *易有恶心感、咽喉异物感或粘痰 *刷牙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 *易头痛 头晕 失眠 多梦,尤其多噩梦(注意!半夏证) *容易心悸 *肢体易麻木 疼痛 *脉搏正常或滑利灵动 *舌正常,或舌苔偏厚 或干腻 或滑苔粘腻 或边有痰线 或舌边齿痕 *生理-心理皆敏感,症状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2)厚朴证: *舌苔厚腻 *胸闷 腹胀。? 加减法: (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 (2)眩晕、心悸 水舌、水肿、小便不利 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 (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 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 (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 (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 (7)腹痛 腹泻:合黄芩汤 (8)心烦 焦虑 失眠 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 2半夏泻心汤方证 (1)黄连 黄芩证:(烦 痞) *唇红、舌红、咽红、眼红 *心烦失眠 *舌苔黄腻 *心下痞闷不适 *HP感染 *肛门灼热、大便粘臭、排便不爽 (2)半夏证(呕症候群) *胃胀 嗳气 早饱 返流 *舌苔厚 (3)干姜证(利) *脐下松软、皮温低 *舌面水滑 *大便稀溏 *胃脘喜暖喜按,不能食冷食或寒凉药物 (4)人参、大枣、甘草证: *其人瘦弱。 加减法: (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 (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 (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 (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方证 (1)石膏证 *其人消瘦、肤白细腻、湿润多汗 *严重口渴 喜冷饮 喜大饮 *大便干结如栗。 加减法: (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 (2)关节疼痛 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 (3)关节疼痛 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 (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 (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 (1)柴胡证 *其人中等或偏瘦 *营养状况中等 *面色黄白、抑郁神情 *表情淡漠、疲倦貌 *主诉以自觉症状多,但体检无明显器质性改变 *睡眠障碍、噩梦、易惊,常有不安感 *食欲不振、性欲不振 *疲劳疲劳 *怕风怕冷 *大便或秘或泻 或关节疼痛 *脉弦 *身长、脸长、眼长、脉长、手长、脚长 表情郁闷 *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 *其人心理-生理皆敏感,症状易反复、情绪易波动 (2)龙牡证 *心动悸 *脐动悸 *易惊易恐。? 加减法: (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 (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 (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 (4)失眠 头痛 恍惚 舌淡红:合酸枣仁汤 (5)高血压 烦躁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6)焦虑不安 胸闷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见于过度疲劳、大量出汗、饮食无规律的人) (1)柴胡证: *疾病迁延不愈 *食欲不振 *疲劳疲劳 *面色黄白 *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 *怕风怕冷 *情志郁闷、抑郁 *颈肩酸痛 *胸胁按之不适 *中青年女性多见 (2)黄芩证: *焦虑 失眠 *心烦 口苦 (3)桂枝 甘草 牡蛎证: *易惊悸 *头面颈部易汗出或盗汗(气上冲,但头汗出) *脐动悸 *心动悸 (4)天花粉证: *口干渴 *大便干 *舌光红无苔 (5)干姜证: *腹泻,大便不成形 *胃中振水音 *舌面水润 *脉搏无力。 加减法: (1)腹中疼痛 面黄 眩晕:合当归芍药散 (2)口渴(水少) 浮肿(水多):合五苓散 (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方证 (1)大黄人底板: 其人壮实(基本条件),中老年人多见 (上)胸闷 气短 (中)上腹部充实、饱满、胀痛,进食后加重,按压后轻则有抵抗感 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腹肌紧张。伴嗳气、恶心、呕吐、返流,舌苔厚腻 (下)大便秘结 (2)其人易患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支气管哮喘(大柴胡汤 半夏厚朴汤)。 加减法: (1)心中烦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2)面红赤、舌紫暗 少腹压痛 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3)焦虑 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 (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 (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 (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 (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注意:体质虚弱的人、消瘦的人、贫血的人忌用! 7大承气汤方证(抓住臭秽的矢气臭秽的便) (1)大黄证: *高热持续不退或如潮水时起时落 *昏睡 昏迷,说胡话 或烦躁不安,病势危重 *舌苔黄厚干燥 或焦黑如锅巴状,中间有裂纹 舌红,舌面可见充血的舌乳头(大黄舌) *脉沉实有力 或滑数 或脉数而软 *体征:腹部隆起而充实,按压后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 症状:腹胀腹痛,减不足言 *大便秘结,数日不解,矢气极臭或泻下物为臭秽稀水或臭秽粘液便。 加减法: (1)痞满燥实之轻症者:去芒硝,厚朴 枳实减量(小承气汤) (2)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 (3)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 (4)胎死腹中:合桂枝茯苓丸。 8大黄附子汤方证 (1)大黄证: *其人壮实 *大便秘结 *舌苔厚 (2)细辛证: *剧痛难忍 *舌面水滑 (3)附子证: *精神萎靡 *面色灰暗 *畏寒肢冷 *舌暗。 加减法: (1)体格壮实 精神萎靡、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粗糙、肌肉酸痛、反应迟钝(麻黄证):合葛根汤; (2)汗出而肿、手足麻木(黄芪证):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面红赤、舌紫暗 腰背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4)胆囊炎 胆石症引起的胆绞痛急性发作伴发热:合大柴胡汤。 9大黄蛰虫丸方证 (1)地黄证 甘草证: *其人羸瘦。 (2)诸活血药药证: *面色晦暗; *两目青暗色; *皮肤干燥如鱼鳞; *舌体紫暗; *少腹疼痛、腹满、腹胀,按之有硬块(盆腔瘀血 内有肿块)。 10大青龙汤方证 (1)麻黄证: *体格强健的中青年人 *肌肉发达 *面部轻度浮肿貌 *恶寒发热 无汗身痛 *脉浮紧有力(提示心肺功能好)。 (2)石膏证: *高热 烦躁。 加减法: (1)咽喉充血疼痛:加连翘 (2)腹胀 便秘:加大黄。 11当归芍药散方证(黄脸婆) (1)当归证(血虚、血瘀): *中年女性 *面色萎黄 *黄褐斑、皮肤干燥少光泽 *月经量少、闭经 *常腹中疼痛 *痛经 (2)芍药证: *大便干结如栗 *下肢无力、抽筋、麻木(芍药腿) (3)白术证(水证): *浮肿貌 *眼袋大 *面肌松弛 *腹部柔软(注意!) *大便不成形 *腰腹部松软 重坠,有大量赘肉 *浮肿 头痛 头晕 心悸 肌肉痉挛跳动 水舌 *口渴 小便不利。 加减法: (1)舌体紫暗 少腹充实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2)口渴(水少) 浮肿 小便不利(水多):合五苓散 (3)腹中痛、四肢冷、脉搏弦:合四逆散 (4)颈项疼痛、容易疲倦、月经后错未至:合葛根汤 (5)水肿 附子证:合真武汤 (6)自身免疫性疾病、久久难愈伴抑郁:合小柴胡汤(柴归汤) (7)伴严重恶寒感、极度疲倦感,脉沉: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8)伴多汗:合桂枝加附子汤 (9)伴关节疼痛:合桂枝加附子汤。 12当归四逆汤方证: (1)大枣 甘草证: *其人瘦弱; (2)细辛证: *神情萎靡 懒于言语 *手脚冰凉,指尖尤甚,伴麻木、冷痛、青紫,覆被加热也不易转温,夏天亦阴冷异常 *甲色、唇色、面色苍白 *局部冷痛:如头冷痛、少腹冷痛 *女子多有腹冷痛经。 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性欲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汤。 13苓桂枣甘汤方证: (1)大枣 甘草证: *其人瘦弱; (2)桂枝证: *气上冲:心悸动、脐悸动、头晕动 *桂枝脉:脉虚缓 (3)茯苓证(水证): *水舌(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水滑) *胃中振水音 *下肢水肿 *小便不利。 加减法: (1)呕吐清水、腹中有水声:加白术(合苓桂术甘汤)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加五味子(合苓桂味甘汤)。 14苓桂术甘汤方证 (1)甘草证: *其人消瘦; (2)桂枝证: *桂枝脉:脉沉缓; *气上冲:胸闷气短、心悸动、易眩晕 (3)白术证 茯苓证(水证): *面色黄浮、轻度浮肿貌 *眼袋明显(局部蓄水) *水舌 *易腹泻 *易吐水 *胃内振水音 *口渴但不能多饮水或不欲多饮水 *小便少。 加减法: (1)消瘦明显:加大枣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呼吸困难、动则气喘:加五味子。 15苓桂味甘汤方证 (1)甘草证: *其人消瘦; (2)桂枝证: *气上冲:咳逆喘息; (3)五味子证: *乏力 多汗 气短少 *咳喘、头昏、心悸、眼前发黑(虚喘、虚冒); (4)茯苓证(水证): *面部水肿 *眼袋大(局部蓄水) *水舌 *下肢水肿。? 加减法: (1)羸瘦之人 严重的咳逆上气、心悸、头昏、多汗、脉虚数: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生脉饮 山萸肉。 16防风通圣散方证 (1)麻黄证: *面色黄暗 暗黑 *较少出汗 *皮糙肉厚 *皮肤易过敏 *皮肤干燥 粗糙 *体格胖壮; (2)大黄证: *形体肥胖壮实、精力旺盛 *面色暗红、有油光 *眼结膜易充血 *眉毛 头发 体毛浓密 *食欲旺 食量大 嗜肉食 *性格开朗 偏急躁,胆量大 *腹部充实有力 *大便干结 *皮肤易生疖肿 痤疮 毛囊炎 *唇肌厚实发达、色红赤(中土敦厚,故食欲旺 食量大) *舌红 舌体厚实有力 *脉实有力 *头昏 胸闷 *口苦 舌干 *易发红疹 *涕唾粘稠 *小便黄短。 疾病谱: (1)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 (2)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便秘。 (3)女性:月经量少、月经后延、闭经、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 17防己黄芪汤方证 (1)防己证: *下肢水肿 *膝关节疼痛; (2)黄芪证: *其人肥胖、肉松如棉 *肤色黄暗或黄白 *易疲劳 易浮肿 *易出汗,皮肤常湿润 *腹大松软如棉 *食欲旺盛 *中老年女性多见。 加减法: (1)喘憋:加麻黄 (2)腹痛:加白芍 (3)下肢疼痛、浮肿明显:加怀牛膝 (4)血脂高:加泽泻 (5)头晕 头痛 腰腿无力:加葛根 (6)胸痛、心绞痛:加川芎 丹参 (7)易感冒、鼻塞、打喷嚏:合玉屏风 (8)下肢肿甚 精神萎靡(附子证):合真武汤。 18附子泻心汤方证 (1)三黄证: *上腹部不适(胃炎) *烦躁不安 *心烦失眠 *头面部易出汗 *高血压 *舌苔干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口腔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急慢性痢疾 *吐血 *鼻衄 *中风; (2)附子证: *精神萎靡 嗜睡 *畏寒肢冷 手脚冰凉 *脉沉 *面色黄暗 *其人多胖 *中老年人。 加减法: (1)舌体胖大、大便稀溏:合甘草干姜汤 (2)便秘:加重大黄量 (3)躁动不安、出冷汗(失血性休克前期表现):加肉桂。 19桂枝汤方证 (1)桂枝证: *其人消瘦 肌肉不发达 *皮肤湿润 细腻 少光泽 *腹壁菲薄、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腹直肌紧张 *桂枝舌:舌质淡红或淡暗,舌体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 *桂枝脉:脉浮高虚缓 *易出冷汗,汗后不舒服 *气上冲:易悸动(心悸动、脐悸动)、头昏、晕厥 *体力低下,容易疲劳,耐力差 *容易失眠、多梦(加龙骨 牡蛎) *不耐寒冷、不耐疼痛 *其人易患心功能不全、低血压、周围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 (2)芍药证: *阵发性、痉挛性腹痛 *大便干结如栗; (3)大枣 甘草证: *其人瘦弱。 加减法: (1)胸闷 腹胀 痰多 咳喘:加厚朴、炒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腹痛 便秘:加大黄(桂枝加大黄汤,一方面用桂枝汤,对体;一方面用大黄,对症;用于外有太阳中风证、里有阳明腑实证的表虚里实状态者) (3)自汗 盗汗 黄汗 浮肿 小便不利:加黄芪 (4)汗多 心悸 头昏 食欲不振 舟状腹:加人参 (5)项背拘急 自下利: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 (6)胸腹部搏动感(如房颤)、上冲感、惊恐感、不安感、失眠、眠浅、自汗、盗汗:加龙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注意:营养过剩的肥满之人(大黄人)、恶寒发热无汗的麻黄人、大热 大烦 大渴 大饮 舌红 苔干的石膏人、脉搏滑数 舌苔黄腻的黄连人、吐血 衄血的三黄泻心汤人,忌用本方! 桂枝汤人关键词: (1)桂枝证(气上冲):心动悸、自汗出 (2)芍药证:腹时痛、大便干 (3)大枣 甘草证:人瘦弱、脉无力。 20桂枝加附子汤方证 (1)桂枝汤证:见上 (2)附子证:出汗更多、畏寒怕冷、身体疼痛、脉沉弱。 加减法: (1)心悸 汗多:加龙骨 牡蛎 (2)更年期:加仙灵脾、巴戟天 (3)关节冷痛严重(细辛证):合当归四逆汤(着重加入细辛、当归) (4)心肌梗死:针对剧烈胸痛,加葛根 川芎;针对心源性休克、汗出欲脱,加人参(内含参附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