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柱山 汉武帝拜岳台

 平面居士 2016-10-06

汉武帝拜岳台是当年汉武帝封天柱山为南岳时祭拜的地方。莽莽苍苍、绵亘千里的大别山东南麓,在安徽的西南面,异军突起大小42座花岗岩山峰,雄视南面的长江,重峦叠嶂,逶迤巍峨,这就是中外闻名的天柱山;在众峰拱围之中,一峰高标峭出,耸立如柱,它就是整个天柱山景区不朽的主题——天柱峰。


  天柱山以雄奇灵秀著称,在中国古代帝王中,自周武王封其为皖国,到清乾隆帝登临飞来峰留下逸闻,其间与之扯得上关联并有文字记载的不下50位;而其中最为密切的当属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06年,他亲率浩浩荡荡的皇家船队,从长江直入潜河登礼天柱山,封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享此尊号700多年,后隋文帝杨坚志在南疆,改南岳为湖南衡山,直至今天人们仍称天柱山为“古南岳”。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是西汉中期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位54年,将大汉王朝推至全盛时期。据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冬,武帝“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汉书武帝纪》也有相同记载:“五年冬,行南巡猎,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


  据此,专家研究认为:汉武帝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带)即东下,先至盛唐湾(今安庆市区西南),由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转舟入皖河,进抵谷口(今潜山野寨,林家河入潜水河口),舍舟登陆。那时,皖河又深又阔,到谷口可以行大船。故旧志多有汉武帝“法驾到谷口”的记载。汉武帝行经善士坊(今野寨附近林家河边),路过一桥,后人称此桥为旌驾桥。北上到一岗,设坛祭拜,遗址在今潜山野寨中学院墙后边。


  祭岳台3层高5米多,占地500多平方米。最上层是汉武帝祭台,气魄宏伟;中层是随从官员陪祭处,地面宽阔;下层是护卫之地,森严壁垒。祭岳台两侧有石雕门神两面,面像为勇士,身佩长剑,怒目圆睁。祭岳时,汉武帝亲自点火祭拜,号天柱山为南岳,臣民叩首跪拜,高呼“万岁万万岁”。祭台上,当时有一座“汉燎亭”,明末时毁于兵火。乌以风《天柱山志》载:“汉武帝祭岳所用之大镬(锅)四口,四百年前犹存于山谷乾元寺,明末始毁。”相传,汉武帝祭台时,看见五岳在云中出现,随命当地官员在祭岳台前建五岳祠。据《安庆府志》载,五岳祠也毁于明末兵火,今天仍可见一段砖墙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