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益剂之补阴篇

 感通天下 2016-10-07

四、补阴

    适应证:阴虚(心、肝、脾、肺、肾)证

    临床表现:肢体消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腰酸遗精,骨蒸盗汗,咳嗽咯血,口燥咽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

    配伍用药:以补阴药为主,配伍清热药、补阳药及行气药等。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阴虚火旺加知柏,养肝明目杞菊煎,若加五味成都气,再入麦冬长寿丸。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虚+阴虚。肾阴不足——腰腹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牙齿动摇、小便淋漓、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组成特点: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用量比例为8:4:4:3:3:3。

    配伍特点: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为主。

    使用注意:脾虚泄泻,不宜用。

    临证加减:

      如阴虚而火旺较显者,加知母、黄柏,变成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如肝肾阴虚而伴有视力障碍者,加枸杞子、菊花,变成杞菊地黄丸(《医级》);

      如肾不纳气,咳嗽气喘者,加五味子,变成都气丸(《张氏医通》);

      如肺肾阴虚较甚者,加麦冬、五味子,变成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

      如耳鸣耳聋,头晕目眩较甚者,加磁石、柴胡,变成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

      如腰有膝酸较较重加怀牛膝、桑寄生;

      如遗精较甚者加覆盆子、龙牡。

    现代运用: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可加减应用。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的常用方。

    《成方便读》:此方大补肝脾肾三脏,真阴不足,精血亏损等证。故用补必兼泻邪,邪去则补乃得力。故以熟地之大补肾脏之精血为君,必以泽泻分导肾与膀胱之邪浊为佐;山萸之补肝固精,即以丹皮能清泄厥阴,少阳血分相火者继之;山药养脾阴,茯苓渗脾湿,相和相济,不燥不寒,乃王道之方也。

补益剂之补阴篇

左归丸(《景岳全书》)

    方歌:左归丸用大熟地,枸杞萸肉薯牛膝,龟鹿二胶菟丝入,补阴填精功效奇。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纯甘壮水,阳中求阴。

    主治:真阴不足证。真阴不足,精髓亏损。

    组成:六味地黄丸去“三泻”,加杞、龟、鹿、菟、膝而成。

    配伍特点:补肾滋阴,纯补无泻。龟版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两药皆为血肉有情之品,用于益精填髓。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菟丝子、川牛膝— 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临证加减:

      虚火上炎者,去杞子、鹿胶,加女贞子、麦冬;

      虚火烁肺而干咳少痰者,加百合;

      夜热骨蒸者,加地骨皮;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

    现代运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肾性肾炎、多发性神经炎属真阴不足者可用本方。

    使用注意:用药滋腻,易滞脾碍胃,不宜久服,脾虚泄泻者慎用。

    《医学举要》:“左归宗钱仲阳六味丸,减去丹皮者,因丹皮于动汗,阴虚必多自汗、盗汗也;减去茯苓、泽泻者,意在峻补,不宜于淡渗也。方用熟地之补肾为君;山药之补脾,山茱之补肝为臣,配以枸杞补精,川膝补血,菟丝补肾中之气,鹿胶、龟胶补督任之元。虽曰左归,其实三阴并补,水火交济之方也。”

补益剂之补阴篇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方歌:大补阴丸熟地黄,龟板知柏合成方,脊髓蒸熟炼蜜丸,滋阴降火效力强。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本方为治疗阴虚火旺证的基础方,龟板、熟地与知母、黄柏用量比例为3:2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使用注意: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

    《丹溪心法·补损五十一》降阴火,补肾水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朱震亨:“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痨瘵、潮热、盗汗、骨蒸、咳嗽、咯血、吐血等证悉作。所以世人火旺致此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疾者百无二三。是方能骤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盖因此时以六味补水,水不能遽生;以生脉保金,金不免犹躁;惟急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制龙家之火,继以知母之清以凉肺,则能全破伤之金。若不顾其本,既使病去,犹恐复来,故又以熟地、龟板大补其阴,是谓培其本,清其源矣。虽有是证,若食少便溏,则为胃虚,不可轻用。”

补益剂之补阴篇


补益剂之补阴篇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方歌: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枸杞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功效:滋阴疏肝。

    主治:阴虚肝郁证。肝郁——肝经循行所过部位之胀痛、吞酸吐苦;阴虚——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细。本方为治疗阴虚气滞而致脘胁疼痛的代表方。

    配伍特点:滋水涵木,金水相生,补中有行。养阴药与理气药配伍,顾及肝体阴而用阳之特性,使滋养阴血不郁遏气机,疏肝理气又不耗伤阴血。重用生地,生地是所有药物总量的二分之一,是川楝子的十倍。

    临证加减:口苦燥者,加酒炒黄连;大便秘结加瓜蒌仁;虚热汗出加地骨皮;胁肋胀疼,按之硬加鳖甲;腹痛加白芍、甘草;不寐加枣仁;舌红而干,阴亏过甚者,加石斛。

    使用注意:本方滋腻药较多,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现代运用: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

    《中风斠诠》:“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舒,刚木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然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州此方,虽是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调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

补益剂之补阴篇

补益剂之补阴篇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方歌: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功效:滋润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痰中带血,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脉细数。

补益剂之补阴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