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廷瑶 小儿阳亡欲脱喘逆案

 清茶清清 2016-10-08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中医大儿科泰斗董廷瑶

 

董廷瑶(1903—2000),字德斌,号幼幼庐主。出生于浙江鄞县中医世家。弱冠之年,家父病逝,即继祖业,独立应诊,以其家学渊源,医术精湛,名闻江浙。抗战避难迁沪,悬壶上海,专擅幼科,名噪遐迩,享誉海内外。1959年晋升为沪上首批主任医师之一。历任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长、上海市中医门诊部顾问等职。从事中医工作70余年,以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救治危重病儿无数,被尊为当代中医儿科泰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小儿阳亡欲脱喘逆案

验案赏析

王××,女,2岁。

主诉:素体羸弱,近日发热(就诊时体温38)。

诊查:咳逆喘促,鼻煽面青,痰声漉漉,自汗淋漓,眼眶凹陷,四末厥冷,大便泄利,舌苔白腻,脉沉细数。

辨证:症属阴盛于内,阳亡于外,正虚欲脱。

治法:急拟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救其逆。

处方:麻黄4.5g 淡附片2.4g 细辛2.4g 茯苓9g 淡干姜3g 五味子2.4g焦白术9g 1

二诊:药后阳气渐回,面色稍润,二目见泪,自汗亦减,舌苔转腻,发热未除(体温38)咳逆,便泄一天五六次,小溲短少,四肢不温,脉象细数。里寒有温化之机,尚未离乎险境。宗原法真武汤为主出入。

处方:淡附子3g 淡干姜2.4g 茯苓9g 焦白术9g 细辛2.4g 五味子2.4g陈皮3g 姜半夏9g 桂枝2.4g 川贝粉3g(包) 1

服药后阳回肢温,面润泄瘥,唯痰咳气逆,苔腻脉滑。乃肾不纳气,痰饮未化。以二陈合三子,参入黑锡丹,2帖告平。

按:本例之病,起于太少两感,旋呈阳亡欲脱,故勉以麻黄附子细辛合真武。因其下利,去芍药而用五味子,以干姜代生姜,守中阳而纳肾气。一剂症见好转,续予原法,去麻黄易以桂枝,重在安表。药下阳回肢温,已出险境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