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河医学】中国地域医学流派(六)

 严医生j117ka14 2016-10-08


孟河是唐朝常州刺史孟简拓浚河道修建的连接南运河和长江的一条运河,此运河周边地区称为孟河地区(孟河镇),古称南兰陵,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西北,水上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故而经济文化繁荣,信息交通便利,人才汇集,诞生了一批名医,这批名医以及他们的后辈们被称为“孟河医派”,其中尤为显著的医家有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余听鸿等。正如1927年丁仲英在其父丁甘仁的《喉痧症治概要·跋》中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


论孟河医学的发端向上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彼时该地就深受华佗弟子吴普和葛洪世家医药活动的影响,故可谓为葛洪医药余绪。

宋代名医许叔微为常州人士,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普济本事方》等书,其中《本事方》是医案类早期著作,是历史上经方派的创始人之一,影响了若干孟河医家对临床的重视


明代江苏金坛王肯堂著《证治准绳》,曾被《四库提要》称赞为“医家之圭臬”,对后学费伯雄著《医醇剩义》很有启迪。


明末清初,常州汇聚了法徵麟、法公麟兄弟,邹澍、曹青岩等一批医学同仁,他们以当时该地的沙、马、费、杨、贾、奚六大世袭医学家族的学术思想为根基,构建了孟河医学的最初雏形。此后,孟河医学名医辈出,以费伯雄和马培之为杰出代表,医名远扬,传至京城,各地求医者纷沓而来,是孟河医学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费伯雄尤为擅长治疗虚劳疾病而闻名江浙一带,道光年间受诏入清廷治愈太后的肺痈,被赐匾:“是活国手”。后期著有《医醇剩义》《医方论》《费批医学心语》等书。马培之出身医学世家,尽得家传,曾进京为慈禧太后诊病,医名远播,有“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赞誉,撰写了《马批外科全生集》《医略存真》《青囊秘传》等著作。孟河其他家族在费伯雄和马培之的影响下,纷纷投身医学,诊治民生之疾,留下了《医学读书志》《本经疏证》《本经续疏》《本经序疏要》等著作。这一时期是孟河医学最为鼎盛的时期。


民国时期,孟河地区的医学开始走下坡路,孟河医家开始向全国迁移,往各地开行业医,将孟河医学传播到全国各地,尤以上海为多,著名医家丁甘仁便是其中代表。这个时期可称为孟河医学的外传期。

孟河医学成就突出,在著书立说方面,共有医学著作100余部,涉及医经、伤寒金匮、本草、方剂、外科、骨伤、妇科、儿科、喉科、医案、针灸、刮痧、气功、脉学等领域;在临床与学术方面,孟河医家所面对的病家多为普通老百姓,因此更注重临床用药的疗效,有一种接地气的朴实;在传承上具轻门第,重传教,融寒温,参中西的特点;在医学教育方面,早期多为家族传承或师承,后面丁甘仁吸收了当时西方教育模式,力排众难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医学校,对后来的中医院校教育开创先河。孟河医学在杏林界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医生冠吴中”的赞誉。其历史影响甚为深远,是中医地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陈丽丽

I 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侵删

I 文章:内容系郎中工作室,转载需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