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变证(续二)作者:姚荷生 原撰 整理:姚梅龄 伍炳彩 来源:姚荷生研究室 日期:2010-12-30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变证(续二) 姚荷生 原撰 整理:姚梅龄 伍炳彩 (江西中医学院姚荷生研究室 江西南昌 330006) 风温犯表 《伤寒论》虽然是讨论外感风寒所致伤寒病的专书,但其不可避免地须在书中谈到其他疾病,谈到伤寒病与温病等其他疾病的鉴别。《伤寒论》第6条所说的“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即是为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而设的,为伤寒初起太阳风寒表证与温病初起太阳风热表证的鉴别而设的。 温病的性质与发病机理,《内经》年代尚偏重于“伏气温病”之说,即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到叶天士时,则主要从时病的角度来认识温病,认为时邪温病初起的风温表证,即风热表证,无非“温为热之渐”而已。 今日作者之所以将本节名称命名为“风温表证”,而不命名为“风热表证”者,原因有二:第一﹒《伤寒论》第6条中就有“温病”和“风温”的名称;第二﹒伤寒与温病均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二者既可融通,两类著作亦应合编,而融通与合编的难点在于对表证以及对营卫的认识方面同中有异,故作者虽受篇幅之限不能全面讨论这方面问题,但仍借太阳风热表证对伤寒温病进行初步的沟通,故有意将其命名为“风温犯表”。 根据《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柯韵伯悟出“六经各具六气”,即太阳病不仅有风寒证,同样也有风温证。不过,太阳主表,以寒为主气,因而,太阳以表之风寒证为主证,而风温表证则属太阳表证中的变证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