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风帆的艺术(一)

 peterchiu60 2016-10-14
1765年试航的第四代胜利号(今天保存于朴茨茅斯古代船务)在逆风航行(学名:“近迎风”航行)
看到这两幅画中战舰翩然张开风帆稳健行进的雄姿,博主我不禁暂时停下追忆19世纪旧事的脚步,细细品味画中操帆行船的种种巧妙之处——毕竟已经写了这么多回,还几乎没有讲过风帆战舰的帆。当然,作为一头文艺的理科胖达,博主的这种品味还是充满了姿势,尽量通过图片与形象描述让它便于理解。
但凡描绘帆船的绘画作品里,背景一般都是天光云影和船体下时而汹涌狂暴时而万顷碧波的海面、航道,就像这两幅画一样。但其实画中除了船、天、海,还有一个无形的重要配角,那就是风。比如这两幅画,风向是怎样的呢?不管船往那边开,帆总是尽量迎风张开的,相信即使没有出过洋,图上那样的帆也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
没错,上面两张图里帆“打开”的角度给人感觉是不同,风仿佛就从帆的后面吹来。但这是无形的,有形的标志在所有的帆船画里也都存在,那就是桅杆和船尾插的旗子。上面第一幅图里,战舰朝左行进,旗子也朝左,说明战舰是顺风航行;而第二幅图里,战舰朝画面里左前方行进,但是旗子却朝战舰右后方飘着,说明战舰在逆风航行。
写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觉得纳闷了,图中这种帆能够逆风航行么?这种帆都是迎风张开、被风兜起来,然后推着往前走的,怎们能逆风航行呢?
这种疑问很有道理。博主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在物理和数学课上,学过“向量分解”和“相对运动”的知识,也许不少的朋友也都学过了吧。根据这些科学道理可以推论,战舰上旗子瓢摆的方向,其实是风相对于船只航行方向的一种“表观”体现,并不是真实的风向,18世纪后期的海军军官才开始隐约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下问题就复杂了,战舰到底能不能逆风航行呢?还要从了解战舰上的风帆开始。

如图是一艘17世纪的英国三层甲板战列舰(加冕号 HMS Coronation, 1685)。模型特意没有挂帆,整个林林总总、迷宫般的绳索就是操作那些帆,让战舰能够灵活顺分和逆风行驶的必须设备,那这样看来是可以告别本博客了——这至少200多个零件是不可能记得住的。
但这种充满韵律感,具有平衡的、秩序美感的“桅桁帆索”(Rigging)是每艘战舰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帆船推力的来源。不过好在这看似复杂的索具,原理非常简单,跟几千年前人类刚刚学会驾风使船的时候是一样的,就像下面的古船模型:

这是一艘北欧帆船,只有一面帆,跟船体首尾方向大致垂直,可以顺风航行。当然顺风很少是从正后方来的风,学名“正尾风”(Following wind),一般会从左右侧后方来。那么为了获得最大推力,显然这面帆需要能够左右转动、偏转,保持时刻迎风张开。就像上图那样,如果左边是船头,那么风就是从右后方来,帆稍稍朝右舷偏转。(实际上这是一艘双头船,前后都可以行进,不用转弯)
还有另外一种风帆,比较类似今天的风帆赛艇运动,如下图17世纪的瑞典仿荷兰风格“游艇”(Yacht,当时就是小快艇的意思,国王金碧辉煌装饰天鹅绒地毯的,也叫yacht,村头二愣子家的摆渡船,破麻绳加破木板,也叫yacht):

这种帆是大致沿着船体首尾方向张开的,除了顺风航行,还可以逆风航行。比如风打北边吹来,那船可以朝东北、西北方位航行,而且往往还可以朝更贴近风向的方向航行,比如正北方偏东30度、正北方偏西30度。
第一种帆显然思路比较直接,所以人类早期的文明,比如古埃及时代,就开始采用了。这种称为“横帆”(Square sail),因为是“横过来”,与首尾方向有很大角度的,适合简单的顺风航行。洋人思维比较线性,从古埃及到古希腊再到古罗马再到欧洲中世纪,这面横帆都是他们几乎唯一的航行设备

如图,一艘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帆船,至于是柯克船还是什么的胖达没兴趣纠缠概念,总之那3000年前古埃及壁画上已经存在的横帆仍然巍然屹立,对照1755到1860年的所谓“风帆战舰”来看,后者也只不过挂了好几层这种横帆而已。
上图,一艘英伦74炮战列舰,巨大的三面横帆,它们上下还各有处于折叠状态、没有打开的类似横帆。
因此按道理讲,这种以横帆为主的笨重战列舰是没法逆风航行的。
第二种帆就更加构思机巧,可以逆风使船,这种帆最早是通过中亚的阿拉伯人等,从东方,即印度和南洋等地,逐渐“东法西渐”到西方的——不是因为东方人就是比西方人思维跳跃,实在是天气条件的无奈。我国东南沿海直到南洋,都是季风气候,风向非常混乱多变;而西方文明则面对相对平静的地中海和气流规则的大西洋信风带。所以东方帆船必须采用第二种帆,每当气流突变,即使帆不能够大角度张开、迎着风向,船只仍然能够前进,甚至是逆风前进。

上图,中国的蓬帆,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纵向沿着首尾设置,用于适应多变的风向。
上图,地中海各民族使用的大三角帆,也称拉丁帆,都是基于阿拉伯人的三角帆而来的,显然是类似于我国的蓬帆纵向前后设置的。
再加上前面欧洲的类似帆装,这种沿着首尾纵向设置的帆就称为“纵帆”(Fore & aft sail)。
横帆只能顺风航行,纵帆可以顺风、逆风随意航行,看上去,欧洲人要是放下他们的高傲自尊,把风帆战舰都改成纵帆那不就更加如虎添翼了么?
其实横帆、纵帆各有利弊。
横帆虽然只能顺风航行,但因为把大部分风都“兜起来”了,所以推力很强大。

16世纪直到17世纪早期的人们,凭感官觉得,帆被风吹成了弧形就是“兜住了风”,推力大,于是那时候油画上常见上图这样的情景。后来到了17世纪后期才发现这是浪费风力,被“兜住”的风都化作了湍流(其实横帆上被帆拦住的气流总是最终化为涡流)。但不管怎样,横帆这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推力很大。
相反,纵帆优点就是灵活地逆风前进,如下图10门小炮的武装独桅快艇(Cutter)逆风航行:

这道理就是跟飞机的机翼一样,风从帆左右两面流过,但是帆都朝下风一侧鼓起来,就像上图,于是帆两面的风速不同,对帆产生的气压不同,就造成了一个横向的推力(上图,由画面里朝外),其中有那么一点沿着首尾方向的,可作为推进力。所以纵帆船也不能完全逆风航行,只能在风向左右最小20度角的范围内“逆风”航行,好让纵帆上横向的推力尽量用于推进。简单地说,纵帆上的气流大部分都顺着帆面流走了,只有一小部分算是被“拦住”,产生了推进力。
所以纵帆逆风航行的代价是推力小。
所以风帆战舰还是只能依靠横帆——因为风帆战舰太肥了,而肥是搭载火炮的需要。

这是一门18世纪的英国32磅炮(不是鸦片战争缴获英夷的就是英国佬黑心买给天朝的陈年旧货,鉴于这种重炮都在战列舰上,被天朝缴获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所以应该是中英奸商勾结所为。),可以看到那三米长的炮管。
铸造火炮的模具就像在地上打一口井,往里面灌注铜水或铁水。在16世纪,因为铸造工艺落后,为了让融化的铜水、铁水倒进模具后,能够靠自重把自己压得更加结实、紧密,从而铸造出更加坚固的炮身,当时火炮比上图这炮还长,可达3米半以上,所以叫它们长炮(Culverin,国内通用音译寇菲林,差评,读到这几个字的人,连这是炮的名字都瞧不出来)。这样的炮,发射时后座还要至少一米半,结果战舰两舷配备这样的炮,就要至少宽12米以上,这样才能在中间留下人员来往和搬运物资的过道。

上图,16世纪的舰载锻造大铁炮,可见整个装置至少四米半。
前文说了,木船不可能造得太长,50来米已经是极限长度了,所以长宽比4:1不到的战舰,真是肥硕得不行(今天战舰一般在8:1以上,这样不用功率超大的主机,也能开到30节以上航速,苏联二战后的柴电潜艇,有达到12:1这样细长的,因为常规动力潜艇推进功率更加可怜),必须横帆顺风才能把她们推动。任何长距离的航渡,比如跨越大西洋,靠横帆顺着信风前进都是少不了的,这样才能达到比较高的航速,不然航行时间太长,根本到不了目的地,船上的人就因为没有淡水和食物而死了。
但是战舰还要战斗。此时,哪怕对手逆风航行能力再糟烂,只要我方只有横帆,无法逆风航行,对手就可以朝我方战舰去不了的方位上转向,从那里发起攻击,令我方无法还手。

上图,15世纪地中海排桨船(Galley,通译“加莱”)大战“卡拉克”(Carrack)船,也就是那时候的大型武装商船,风帆战列舰的前身。可见远景,也就是上风处大量排桨船驶来,画面左下大卡拉克被排桨船从四面包围、攻击。划桨船不依赖风帆,所以可以随意逆风行进,尽管200号人划船的速度也不过是最高4、5节,但大卡拉克几乎无法逆风航行,于是排桨船就得了便宜。
上图,地中海排桨船,可见船头盒子一样的部分里面有大小三门船头炮,后面船身里全是桨,上百号人凄惨地在被鞭子抽打着划桨(仅限于疲劳了没跟上整体节奏的时候)。航渡时可用前文介绍的大三角帆。排桨船可以逆风划到卡拉克舰载大炮射界之外,用船头炮轰击对手。
所以以横帆为主的风帆战舰,还是需要几面纵帆,拥有一定的、微弱的逆风航行能力,至少风帆战舰相互格斗的时候,可以大大增强机动性。

弗兰德斯大卡拉克战船,约1560年代(弗兰德斯大约是今天法国北部、比利时这块地方),可见艉楼上的两座小桅杆都挂了拉丁大三角帆。如此肥硕的身躯靠它俩应该是推不动,推力还是来自前面两根桅杆上的横帆。但是这两面艉纵帆远离船体重心,又产生的主要是侧向的推力,所以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战舰转向——力臂很大的侧推力,就是“空气舵”。
18世纪上半叶,瑞典的64炮小型三等战列舰,可见战舰首尾都有三角形的纵帆(把横帆转过来“压扁”到画纸上,是历来帆船设计是帆装示意图的惯例,今天还是如此)。纵帆在首尾,也是因为中间部分被横帆给占满了,纵帆也可以布置在横帆之间,就是用得少,主要依靠战舰首尾的纵帆,来作为“空气舵”帮助战舰转向。如下图,红色标注横帆,黄色纵帆。
即,沉重肥硕的战舰必须依靠大量横帆航渡,但作战时如果有一些逆风航行能力,就能盖过对手一头。
可是以横帆为主的战舰,纵帆很少,推力微弱,主要用于帮助转向。
要是能把横帆当纵帆用,从而逆风行进,岂不美哉?——就像上图这艘战舰一样。具体实现的办法且看下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