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州百村】黟县陶村风光

 白水清风 2016-10-14

陶渊明后裔迁居地——陶村旅游开发项目,座落在黟县碧阳镇赤岭村境内。该村距离黄山仅40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分别为14公里和17公里。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主要有保存较完整的《陶氏宗谱》、陶氏祖莹、陶氏宗祠、陶家亭等遗址,此外还有百余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旅游资源丰富。以《寻梦桃花源》为主题开发陶村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项目先期投资兴建旅游票房、公厕、接待处,改造古代砖瓦作坊恢复文昌阁,扩建陶氏祖莹,恢复陶氏宗祠和祠前牌坊,恢复陶家塘,修复王柳庄,修缮古民居,修复街道石板路。后期修建度假屋,为游客提供住宿、休闲场所。

陶潜的《桃花源记》广为人知。关于桃花源的出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过一番激烈争论。有的说在湖南武陵桃源县,缘于文章开篇是武陵人捕鱼为业;有的说在江西庐山脚下,缘于陶渊明是东晋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有的说在浙江天台山,还有的说在福建龙溪。总之,众说纷纭。其实,安徽黟县这一带的山水形胜、风情掌故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景象十分挈合。桃花源莫非就在黟县?至少黟县的环境、风物对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有一定的影响。

黟县四面环山,古时候要穿过山洞方能与外界沟通,鲜为外人所知。该县的渔亭镇坐落在漳溪和西溪交汇处,是湘赣经徽州通往江浙的必经之地,有七省通衢之称。从渔亭溯漳溪而上,两岸青山溢翠、林木葱茏,河中奇石嶙峋、流水潺潺,山牵水行,水随山转。在这山道弯弯、峰回路转处,原有一个桃源洞可供进出,可惜上个世纪50年代开凿公路时,当地人还不知道保护名胜古迹,便将此洞炸开,至今想来实在令人遗憾。如今在悬崖边、漳水旁留下的岩壁上尚有桃源洞三字的石刻,系张光年先生手书。

唐代李白在游览了黄山后到过黟县,在桃源洞不远处的浔阳台垂钓,吟诗曰: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从桃源洞前行,峰回路转,约数里,豁然开朗。一块数十平方公里的大盆地跳入眼帘,其间阡陌交错,房舍栉比,炊烟袅袅,莺啼鸟啭,更有那古藤老树,修竹新篁,桑麻稻菽,柳绿桃红。对照之下,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洞凿石为门,开一径,仅通人,石绝处支木以行,生活于其间的居民,与世隔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黟县桃源洞将一片田园深藏山间,这和陶公笔下的武陵源氛围何等相似!如今,徜徉于黟县古民居,如西递,不少建筑的门额、楼额上仍留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石刻、木刻。而黟县境内仍然风光依旧,民风古朴,是令人向往的休闲及居住之地。

不仅如此,在黟县境内,还有与《桃花源记》中同名的武陵水、淋沥山(亦称南山),有陶岭和陶村,陶村于今住户不多,但却有陶渊明正宗的后裔。十多年前,陶氏后裔保存的宗谱透露出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当时安徽省委书记的陪同下,亲自观看了这本《陶氏宗谱》。保存这份宗谱的陶贤传先生,年轻时在部队服役,转业后曾在黟县县委组织部工作。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所以即使在当时,能直接看到这本宗谱的人也不多。如今,陶贤传先生早已过世,其子陶路路现在黟县工作。据记载,这本宗谱是清同治三年所续,由陶氏族人陶学仁倡导重新进行整理的。宗谱称,这次续谱参考了皖江之谱,上溯其源,而源有本,下穷其流,而流不紊,用以示后世子孙。《宗谱》第一页的黟南陶氏源流序,用一段简练的文字把黟县南部一带陶氏的来龙去脉、血脉传承,叙述得清清楚楚。其关键处如:兹溯我支派衍,浔阳祖讳潜字元亮号渊明,侃之曾孙也。生于东晋,授令彭泽,因宋篡晋,公托以五斗米不仕,解组归田,赋归去来词一篇而隐处焉。纲目书晋处士者,以其不屈节于宋也。”“公嗣有五,曰俨曰俟曰仿曰佚曰佟以我支考云俟而下历历可稽至三十五世我公庚四,同胞六而行四,禀性迥异,只知读书好道,时因元季兵乱出游于外,遍览山水,赏心悦目,或吟或咏,怡然自乐,至黟南淋沥,见其山川奇胜,风俗淳美,爱之因家焉。从这一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黟南陶氏一脉,系陶渊明嫡传;陶潜当年主要是因不满南北朝时的宋篡晋,为守节而辞去彭泽县令。黟县陶氏系陶潜二子陶俟之后,而迁居到黟的始祖则是元代的庚四公。可见其脉络十分清楚。

该谱系以东汉陶丹为始祖,东晋时曾任荆州刺史的陶侃为二世祖,侃之曾孙亦即五柳先生陶渊明列为五世祖。而最先从江西鄱阳迁入黟县的则是陶氏35世祖庚四公,其性格与其先祖陶渊明多有相似之处。他性情与众不同,读书好道,无慕于富,无求于贵。出游于外,遍览山水,吟咏自乐,至黟县南淋沥山,爱其山川奇胜,风俗淳朴,遂卜宅居之。曾作《五律》以明志:卜宅南山下,依然气象新。地钟淋沥秀,俗爱古风淳。怀德多君子,论交有善人。故乡今不问,从此结芳邻。颇有其先祖陶渊明遗风。

这位庚四公生有二子,取名光礼、光义,陶光义曾将自己住的地方取名靖节里,还建造了土地庙,称五柳社,将陶渊明供奉为社神。明弘治年间的《徽州府志》就称陶村又叫靖节里、五柳社。这位光义公甚至将其两个儿子取名为社子社孙。这本同治年间的宗谱,就记载了从陶丹始至三十七世祖陶社子共37代人的名讳、生辰、忌日、葬地及妻妾、儿子的姓名。按照世序,陶路路的父亲陶贤传为六十六代孙,陶路路则是六十七代传人(若从陶渊明算起为第63代,从庚四公迁居黟县算起为第33代)。据陶路路和赤岭村(陶村属赤岭行政村,现已联成一体)党支部书记回忆,他们小的时候,还见过靖节里的碑碣,但现已不存,村中的陶氏祠堂规模也很宏大,可惜毁于火灾,现仅有当年的地基。但是陶氏祖茔的碑碣尚存,至今还在林木和庄稼的掩蔽之中,四个尺方楷书大字,十分醒目。

如今陶村的陶氏后裔已经为数极少,其原因有三:一是明清时代外出经商,二是清同治二年清军刘典部与太平军在赤岭激战,致使村民离散,三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陶岭水库将村民迁移。而今残存的古建筑也为数不多了,但却仍保持着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意境,令人久久回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