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竟然是黟县

 山乡老人与海 2017-10-18

    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人人都能熟记心中,但是关于历史上的桃花源究竟在何处,一直争论不休,而且,似乎地点越争越多,包括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益阳市安化县奎溪镇达坳村黄桑坪、湖北省汉水流域竹山县等30多处,但《桃花源记》原型地至今也并无最后定论。

      桃花源到底有没有原形,原形在哪里,众多的推论可能都不会有最终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而黟县却和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央视视频介绍。


    《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意境有几个特征:从地形地貌、山水风物和情境特征看,溪河相连,捕鱼为业,有青山绿水,芳草遍野,桃花夹津;完全隐秘且与世隔绝,山有小口,舍船可以穿行,穿洞而过,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个风景和黟县一带十分相似。

      由黟县桃源洞北行约一公里,景色幽邃,黛峰峻秀,山回水复,柳暗花明。漳水逶迤流至石墨岭下潭中,潭深如镜,时有赤眼鱼浮游水面。潭旁一巨石,即浔阳台,又称太白钓台。相传李白访新安高士许宣平来黟过此。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载:钓台在徽州黟县南十八里,名浔阳台,相传李白尝钓于此,并留有诗云: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有洞可入,有鱼可捕,房屋整齐漂亮,良田、美池、桑竹,这些在古黟县桃源洞一带都不缺乏。

  从黟县发现的陶氏宗谱看,陶公来过黟县并非臆断之言。上世纪80年代,黟县发现《黟县赤岭陶氏宗谱》,这是古黟一些名村望族的宗谱中的一种。该宗谱系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为手抄本,计有48页,由陶氏族人陶学仁倡导重新进行整理,至今保存于今西武乡赤岭村陶族后裔处。

        黟县入口处的洞,叫桃源洞,清道光年间,洞两边增刻有白云芳草疑无路,流水桃花别有天的对联;此洞解放初尚存,可惜上个世纪50年代开凿公路时,将进入黟县的桃源洞炸开,令人遗憾;    

    《桃花源记》给黟县留下太多的悬念,黟县山水、民风民俗恰像按《桃花源记》打造的仙境。


  黟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在形神方面与《桃花源记》所写极其接近。她就是我们徽州人心目中的桃花源,寄托了我们徽州人的对这种与世无争、安定祥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如今的黟县正以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的美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的这里追寻心中的桃花源!

注:照片源自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