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不收门票的最大历史建筑群在哪儿?

 感觉在呼吸 2016-10-19



成都,2000多年历史的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而建筑,往往更能直观的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


如果问成都人一个问题,“成都的古老建筑在哪儿?”十有八九会说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等这些几百年上千年的建筑,不过,他们不都要收门票么……,话说其实好多成都人都不见得去过武侯祠或者杜甫草堂。也千万不要说锦里,那是新修的……




成都著名古建筑



在成都,有一个片区,有一所学校。这里的建筑物都称得上是 “文物级别的老建筑”。

这里便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不过成都人,还是习惯称这里为“华西医大”。


华西校园内的建筑,不仅仅是学校里的文物、古董,也是成都历史的一种痕迹,华西的校园,更是一处“建筑史上的奇观”。




鸟瞰华西建筑群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始于1910年,当时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也是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从上世纪20年代起,华西就逐渐建设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医学城堡”。而这些建筑,在今天看来更是当年的建筑经典、医学殿堂,同时也是华西所独有的标志,可谓活着的历史




华西历史照



漫步在华西的校园里,看着这些建筑,体会那份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带你走进百年历史的“华西医大”。




钟 塔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塔, 1926年落成,又名柯里斯纪念楼,英文名The Coles Memorial Clock Tower,由美国柯里斯捐资建成。钟塔南倚月荷池,北临一条人工渠。塔顶原为哥特式造型,悬挂一口大钟,铭刻“纪念基督”。钟塔曾是成都最高建筑。1954年,钟塔去掉原来的哥特式塔顶,改建加高为现在的样式。




过去与现在的华西钟塔



月荷池因形似月牙而得名,与钟楼相伴构成了华西坝八景之首的钟楼映月。




钟楼映月




懋 德 堂

华西医学展览馆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懋德堂,1926年竣工,英文名The Lamont Library and Harvard-Yenching Museum,系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捐建,两层楼,建成后即为华西协和大学图书馆;1932年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成立,懋德堂二楼作为博物展馆。 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展览馆。







怀 德 堂
华西校区办公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5年动工,1919年建成,为原华西协和大学事务所,又名怀德堂,英文名The Whiting Memorial Administration Building),由美国纽约罗恩甫为纪念白槐氏所捐。该楼建成后即为校行政事务办公室、礼堂、文科教室和照相部等。其二楼上的大讲演室还是星期日礼拜、聚会之所。现仍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办公楼。






嘉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竣工,为原华西协和大学生物楼,又名嘉德堂,英文名The Atherton Building for Biology and preventive Medicine,由美国夏威夷嘉热尔顿兄弟捐建,建成后为生物化学系、化学系、生物系、生理系。现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






懿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二教学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9年动工,1941年建成,为原华西大学苏道璞纪念堂,又名化学楼,英文名Stubbs memorial building 由 华西大学、内迁来蓉的金陵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资兴建。为纪念已故来华英国化学家苏道璞博士(StubbsCM.),命名为苏道璞纪念堂。现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第二教学楼。






树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三教学楼


三教较为年轻,拥有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组织胚胎和病原生物以及寄生虫教研室,此外还有自习室。






合 德 堂
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5年动工,1920年建成,又名合德堂,英文名The Hart College,加拿大(英美)美道会为纪念最早到西南传教的赫斐氏所建,故又称赫斐院。建成时为物理系、数学系、农学院、宗教系教室,现为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第四教学楼。







育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五教学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8年竣工,为原华西协合大学教育学院,英国嘉弟伯氏捐建(东头),为教育学院教学楼。1948年刘文辉捐建该楼西头。在十栋教学楼中唯一不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五教也许最不为外人所知,拥有华西无敌景观阳台。现为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使用。






万 德 堂
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德堂,又名万德门,还叫明德学舍,英文名The Vandeman Memorial 。建于1920年,系国浸礼会万德门夫妇捐建。建成时处于华西协合大学西部,即今人民南路上。由于人民南路工程的需要,1960年万德门被拆除,搬迁至现在的位置。一砖一瓦,均按原貌重建。该楼建成后即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早年华西师范学校亦设于此。






志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七教学楼
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单位


始建于1915年,初为华西协合大学的加拿大学校,后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及办公所用,“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曾在此教书,堪称中国近代公共卫生的摇篮。






启 德 堂
华西校区第八教学楼 


学校档案馆现存最早关于八教资料为1928年的建筑设计图纸,一期工程为两翼,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道会所捐建,东边为医科楼,西边为牙科楼,总称为医牙科楼。1938年受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将两翼连接,成为现状。现在华西临床医学院驻扎于此,内有教室,为同学们上课教学楼之一。







敬 德 堂
华西校区第九教学楼

 

教学楼中较新建筑,除图书馆之外的自习圣地。还拥有华西医学中心感染免疫教研室和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室。






仁 德 堂
华西校区第十教学楼 


建筑风格与六教颇为相似,门口石阶两侧有萌萌的狮子。除八教、九教外主要上课教学楼,教室窗外便是风景绝美的月荷池。







华西协合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单位


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位于人民南路3段14号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内,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曾是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办公地,著名学者陈寅恪、吕叔湘、闻宥、韩儒林、刘朝阳、刘咸、李方桂、董作宾、何文俊、杨佑之、江晴芬,以及海外学者李约瑟、傅吾康、石泰安、西门华等曾在此工作生活,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稚 德 堂
华西幼儿园


广益大学舍又名稚德堂,英文名Friends'College Building,1925年竣工,英国公谊会亚兴氏捐建。该学舍大楼屋顶是中式歇山顶,屋顶下的重檐是一楼的屋檐,入口为中式木牌坊门楼。该学舍大楼原为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学楼及学生宿舍,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幼儿园。






水塔楼
八角亭
华西行政楼


历经风雨的水塔楼及八角亭现已成为华西的办公行政楼所在。




华西水塔楼




过去与现在的八角亭



* 以上内容部分资料来源于四川大学官方网站、官方微博


美编:棐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