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冠心病心绞痛

 柴桂苓 2016-10-20
经方冠心病心绞痛


《 伤寒论》 98 条: “ 伤寒 五六日, 中风 , 往来寒热 , 胸胁苦 满 , 默默不欲饮食 , 心烦喜呕 , 或胸 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 或胁下痞硬 , 或心下悸 , 小 便不利 , 或不 渴 ,身有微热 , 或咳者 , 与小 柴胡汤主之。 ” 《 伤寒论》 233 条: “ 阳明病, 胸胁硬满 , 不大便而呕 , 舌上 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 , 津液得下 , 胃气 因和, 身濈然汗 出而解 ” 。
小柴胡汤证 的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 , 其病机关键是少 阳居中调节全身。《 伤寒论》 中出现的小柴胡汤治疗 四逆脘 满之 阳微结者 , 治疗 四逆身 热 之厥 阴中风者 , 治疗经期寒热 之热入血室者 ,治疗产后多汗便难并郁 冒者 , 其病机都是少阳斡旋作用 不利 , 以致表里 营卫失 和; 以致肝胆脾 胃失 调;以致肺气胸 阳失宣 ; 以致阴阳气血失衡。因此 , 抓住“ 斡旋作用不利”这一病机 , 只要是少 阳枢机不利的病变都可用小柴胡汤 。
《 伤寒论》 142 条 : “ 小结胸病 ,正在心下 , 按之则痛 , 脉浮滑者 , 小陷胸汤主之 ” 。 小 陷胸汤证的病机是痰热结于胸下 , 其主要表现是胸痛 , 其病机关键要抓住一个 “ 结 ”字。凡是胸痛 的疾病如痰瘀互结 之冠心病都 可用 小陷胸汤。
《 金 匮要略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 治第九》 第六条 : “ 胸痹 , 胸中气塞 , 短气 , 茯苓杏仁 甘草汤主之” 。茯苓杏仁甘 草汤证的病机是饮阻气滞 , 其病机关键要抓住一个 “ 塞” 字。只要饮邪致胸 中气塞短气的都可用《 金匮要略》 茯苓杏仁甘草汤。


2 、方证对应 合用经方
方证对应 , 即有是证用 是方 ,有一证用一方 , 添一证加一方。只要临床证候与仲景的描述相契合 ,便可用是方 , “但见一证便是 , 不必悉具” 。两个以上经方联合运用,既保 持 原方 功效 , 又互 补彼 此 不足 , 效验彰显 。张仲景方证对应 、 据证用方 的典 范 , 如桂枝麻黄各半 汤、 桂枝二麻 黄一汤、 柴胡桂枝汤等。
遵仲景法度 , 合经方小柴胡汤、 小陷胸汤及茯苓杏仁甘草 汤三方 ( 柴 陷汤合茯 苓杏仁 甘草汤)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独辟蹊径。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如下特点 : ( 1)短阵发作 。短时持续 数秒钟或几分钟 , 长时十几分钟 , 休作有时 , 反复发作。正如《 诸病源候论》 云:“ 其久心痛者 , 是心之支别络 , 为冷风所乘 , 痛也 , 故成病。不死 ,发作有 时, 经 久 不瘥 也 ” 。又 说 :“ 夫心痛 , 多是风邪痰饮 , 乘心之经络, 邪气搏于正气交结而痛也。若伤心之支 别络 而痛 者, 则 乍 间乍盛, 休作有时也” ; (2) 特定部位。多在胸骨后 、 胸 前区、 两肋 、 心下、左臂、 左手小指 、 次指等。正如《 素问 · 脏气法时论》 云 : “ 心病者 , 胸中痛 , 胁支满 , 胁下痛 , 膺背肩胛 间痛, 两臂内痛” ; 《 诸病源论》 云“ 卒苦烦满 , 又胸胁痛欲死候 , 此 由手少阳之络脉虚 , ? ?…… 手 少阳之脉 ,起小指次指之端, 上循人缺盆 , 布膻 中, 散落 心包 ” ; ( 3) 特定 症状。其性质多为闷、 胀 、 满 、 塞 , 伴短气或紧缩感, 甚则绞痛。《 诸病源论》云“ 邪气迫于心络, 心气不得宣畅 ,故烦满。乍上攻于胸或下行于胁 ,故烦满而又胸胁 痛也” ; ( 4 ) 时有诱 因。冠心病心绞痛 , 多因情志激动、 饮食失宜 、 内伤劳倦 等因素而诱发或加剧。冠心病心绞痛呈发作性 , 休作有时 , 于凌晨少 阳之时多发 , 证类少 阳; 其胸、 胁 、 背 、 臂等不适部位为少阳经循行之处 , 与肝 、 少阳胆腑关系密切。其共性表现出的闷胀满塞、 气短乏力与少 阳枢机不利、 肝胆失于疏泄有关 , 也与小陷胸汤证之“ 结” 、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之 “ 塞” 极其相似。说 明少阳气机不舒, 枢机不利 , 升降失调 ,则肝胆之 气郁滞 , 气血 闭阻不行 。
古人早就认识到胸痹与肝经有关 ,《 灵枢 · 厥病》 记载 : “ 厥心痛 , 色苍苍如死状 , 终 日不得太息 , 肝 心痛也。 ” 《 薛 氏医案 · 求脏病》 云“ 肝气通则心气 和, 肝气滞则心气乏” 。因此, 肝郁气滞是心绞痛发病的主要原 因。同时,肝胆疏泄不力 , 致脾失健运 , 津液不得输布 , 酿变为湿 , 聚而为痰为饮。痰停胸 中, 湿痰 蕴结 , 以及 肝郁 日久化热生火 , 而致痰热中阻,互结胸中, 阻遏胸阳。终使胸阳不振 , 气血 不畅 , 血瘀 心 脉, 痰瘀交织 , 心脉痹 阻而发心绞痛。因此 ,少阳枢机不利 , 肝胆失 于疏 泄, 日久脾虚生湿, 聚湿为痰为饮是心绞痛之重要病机。肝胆不和, 痰热阻遏于胸 胃, 宜和解少阳, 清化痰热,宽胸开 结 , 用小 柴胡 汤合 小 陷胸汤 , 即柴陷汤。组成为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瓜蒌、 黄连。因病久肝郁脾虚 , 故不去人参 、 甘草 , 既 以益气健脾祛湿 , 又以扶正驱邪外达 。其黄连 、 瓜蒌合半夏为小 陷胸汤, 清热涤痰 , 宽胸开结 , 以解痰热互结 、 胸中烦 闷之 症。本 病 常见 “ 胸 中气塞 , 短气” 之饮停胸膈症 , 故再合用《 金匮要略》 茯苓杏仁甘草汤 , 俾邪去则痹开而气不短矣。三方合成 ,即柴胡、 黄芩、 法半夏、 党参 、 瓜蒌、黄连 、 茯苓 、 杏仁 、 甘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治其根 , 小陷胸汤清热涤痰散其结 , 茯苓杏仁甘草汤蠲饮宣肺通其塞。少佐 理气活血之品。使少阳气机得和 , 肝胆郁(瘀 )得通。胸中气血通达, 枢机运转,心绞痛 自然缓解。
加减化裁, 方证对应 , 合用经方。如《 金匮要略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第七条 : “ 胸痹缓急者 , 薏苡附子散主之” 。故心前 区疼痛 , 痛势急剧 , 胸 痛彻背 时合薏 苡附子散。……“喘不得 卧, 葶苈 大枣泻肺汤主之” 。故心功能不全气促时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另外胸 中懊憹时合栀子豉汤。

唐 某, 女 , 68 岁 , 住株 洲市红旗南路 。2009 年 2 月 9 日初诊 , 诉左胸前隐痛 2 天 , 伴胸 闷, 数分钟可 自行 缓解 , 口苦 , 食纳可。舌淡苔 白脉 细 涩。心率 80 次/ 分 , 律齐 , 心音弱。心 电图 : ST 段轻度下移( Ⅱ、 Ⅳ 、 avF ) 。证属少 阳枢机不利 , 痰 阻胸 阳不 振。治 以和解少阳, 豁痰通阳。方拟柴陷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减 : 柴胡 1O克 , 法夏10 克, 白参 1O克 ( 另煎 ) , 黄芩 10克 , 瓜蒌 10 克, 黄连 6 克 , 杏仁 l0克 , 茯苓 10 克, 葛根 30 克 , 丹参 30克 , 砂 仁 8 克 , 炙 甘草 5 克。7剂。2009 年 2 月 16 日二诊 , 前症大减, 上方 葛 根 、 丹 参 均 改为 2O克 , 7 剂 。2009 年 2 月 27 日三诊 , 前症已除, 以中成药善后。
(按)“ 肝气滞则心气乏” 。少阳主枢 ,枢机不利则气滞不 畅, 痰滞胸阳则胸阳不振 ,经脉瘀 阻则发胸痛。柴陷汤加减和解少 阳, 豁痰通阳清热。柴胡 、 法夏 、 白参 、 黄芩为小柴胡 汤原方 和解少 阳; 瓜蒌 、黄连配半夏为小陷胸汤清热化痰 ,宽胸开结通阳; 杏仁、 茯苓 、 甘草为茯苓杏仁甘草汤, 宣肺利水; 葛根升津扩冠 ; 丹参、 砂仁为丹参饮 活血畅脾。诸药组合治疗 冠心病具有 良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