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经专题 | 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平淡人生a9 2016-10-2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罗本燕

神经专题 | 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人体心脏和血管的急、慢性疾病的统称,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针对心房颤动(房颤)与认知功能障碍、心力衰竭(心衰)与认知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3个方面予以阐述。

房颤和认知功能障碍

20世纪90年代荷兰鹿特丹研究就已发现,房颤与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相关,尤其在是AD伴有脑血管病者。2012年发表的ONTARGET和TRANSCEND两项大型研究发现基线已有房颤、随访过程中的新发房颤均与痴呆、日常生活功能下降明显相关,房颤患者的总体预后更差。荟萃分析显示,房颤使认知损害和痴呆的风险增加1.4倍,使卒中后认知损害的风险增加2.7倍。其可能的机制包括:直接损害,如脑栓塞、低灌注,前炎症状态或栓塞状态;伴其他血管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合并脑部病变脑微出血、白质病变、颞叶萎缩等。

心衰和认知功能障碍

心衰根据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心衰往往为失代偿性,慢性则根据左室的射血分数分为射血分数下降型和非下降型。研究发现80%的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至少出现执行功能、加工速度和记忆障碍中的一项认知受损。谵妄的发生率则高达17.1%,可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增加再入院率。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MMSE得分呈非线性相关,左室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来自心血管健康研究的结果显示心肌梗死、心绞痛与痴呆相关。冠状动脉钙化能够反映机体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负担的严重程度。来自冰岛的AGES-Reykjavik Study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越重,认知得分越低,脑白质和灰质体积越小,脑梗死、脑微出血及脑白质疏松程度越重。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发现,冠心病患者存在多处脑灰质体积的减少,包括左侧额叶内侧、中央前/后回、左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和扣带回,右侧颞叶,提示前后联络皮层中断可能是冠心病患者认知障碍的解剖基础之一。尸检也发现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脑内存在弥漫性Aβ斑块沉积。

总之,心血管疾病与认知功能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机制复杂。心脑相通,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6年第19期】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微信号:xinxidaobao

欢迎关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1986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刊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长按指纹

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