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

 yg760 2016-10-24

与福建湄洲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称为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的天津天后宫,不仅是妈祖文化在北方传播的中心,也是天津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地方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

天津东临渤海,北倚盘山,背负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运河南下,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运河与海上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经济地位。金代在此建立直沽寨,自元代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2年)开始海运漕粮,后来海运漕粮连年猛增,漕粮运量从数万石增至350余万石,大直沽至海河上游三岔河口就成为漕粮转运京师的中转码头。元代在大直沽设立了接运厅,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将直沽寨改为海津镇。从此天津进一步兴旺起来,元人王懋德所写“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景象。

这时,作为城市概念的天津卫还没有形成,万灶沿海河及运河而居。以元代至元年间始建、泰定三年(1326)又由朝廷下令敕建的天后宫为中心,先后建起宫南大街、宫北大街、宫前街、水阁大街和玉皇阁大街等。直到明代永乐二年( 1404),朝廷才在这个天子渡津之地正式筑城凿池,如此算来天后宫早于天津设卫筑城近百年。因此可以说,天后宫与天后娘娘不仅伴随着天津人的民俗生活走过漫长的岁月,而且还见证了天津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与这座运河、港口城市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精神血缘关系。“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即是这种关系的真实写照,更为天津民间留下了脍炙人口、意蕴深刻的历史佳话。

在天津历史上共有16座天后宫,其中最著名的两座,建于1316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东庙”,多年之后为八国联军战火所毁。现已建成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建于1326年的坐落在三岔口小直沽的天妃宫被称为“西庙”,幸免于难保存下来,即现存的天津天后宫。

天津大直沽天妃官又称天妃灵慈宫 , 是天津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通柱式妈祖雕像成为该宫的标志。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遗址见证了历史上大直沽成为海运、河运、漕粮的枢纽,成就了“天津东南第一村”的繁荣。

明永乐二年在天津卫设城,城廓范围日益扩大,南粮北运,南北物资交流进一步发展。天津盐业、渔业、航运业、手工业、商业日益发达,天津城东的天后宫香火越来越兴旺。到清代对于天后宫的信仰从保护航海扩大到成为保护天津地方的神灵,誉天后宫为“天津福主”,烧香膜拜的已不仅仅是船工、渔户、航海船家,而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老媪少妇。随着天后宫道士(天后宫原属道教的寺观)为适应人们的迷信心理,不断在宫内增添各类神像及神殿,诸如天后宫圣母身旁的子孙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乳母娘娘以及王三奶奶等;正殿两侧设财神殿、龙王殿、河伯殿、关帝殿、火神殿、灶君殿等等,供奉大小100多位各类神像,适应了天津旧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们的迷信需要,所以香火极盛。

天后宫内供奉的天后是一位保护海上航行的神,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被众人崇拜而附会为神的。传说她是福建莆田人,因从出生到满月一直没有听到她的哭声而取名单字“默”。据记载林默自幼“生而神异”,聪明伶俐,习水性,“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间”,曾多次救助遇难船只,被众人称道,赞她为龙女。雍熙四年(987),林默在一次海上救助中被特大台风夺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时年仅27岁。她逝世后,当地百姓十分怀念,每当在航海中遇到风险时,就幻想一种超人的力量来拯救,祈祷林默的保佑,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当人们航行闯过风险而平安渡海之后,就越加附会于神女林默的灵验。起初只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后被官方承认并启奏当朝,在南宋绍熙元年开始封林默为“顺济夫人”,元代至元十八年(1272年)晋封为天妃,经历代多次晋封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又晋封为天后。民间尊称“娘娘”、“圣母娘娘”,南方新昵地称“妈祖”、“娘妈”。

天后宫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350平方米。传统庙宇一般是坐北朝南,而天后宫的主体建筑则坐西朝东,面对海河。究其原因,庙门朝东开正好直冲着海河,往来船只可以就近在三岔河口抛锚,赴庙进香;一些无法靠岸的航海者,甚至可以直接在船上面向庙门朝拜天后。

依中轴线由东向西,主要建筑为戏楼、幡杆、山门、牌楼、前殿、正殿、凤尾殿、藏经阁和启圣祠。南北两侧设有过街楼张仙阁、钟鼓楼、碧霞元君殿、台湾殿、财神殿、关帝殿和元辰殿等。

戏楼与山门之间是能容千人的广场,戏楼上“乐奏均天”的匾额与山门门额整砖上镌刻“敕建天后宫”五个字遥遥相对。每年皇会均有曲艺名角表演助兴,许多老艺人如程长庚、谭鑫培等,都以参加妈祖诞辰纪念的义务演出为荣耀。

远眺天后宫山门,两棵高达26米的幡杆直上云霄。昔日津门夜晚,幡杆上大串灯笼红光摇曳,在黑暗中为夜航人指引方向,被誉为海上“神灯”。两大幡杆每逢节日即将旗幡悬上,两面旗幡上绣着:“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浴日济运通航。”

天后宫山门外北侧是过街的张仙阁

山门为传统布局的青瓦歇山顶式,门额为砖刻金字“敕建天后宫”,中间的圆形拱门内正上方悬挂“佑护三津”匾额,山门背面是“灵护万方”的砖额。

山门后方在石台之上是飞檐斗拱式牌楼,正面中央为“天后宫”的竖嵌匾额,下方为“海门慈筏”,背面为“百谷朝宗”。

两侧是重新整修的钟鼓楼,寓意钟鼓齐鸣。

牌楼后方的前殿,是天后宫的早期山门。殿内为护法神王灵官、加善、加恶、千里眼和顺风耳,前殿外部正上方匾额上书“三津福主”,后方为“普天同济”。

正殿是天后宫等级最高的建筑,七檩单檐庑殿顶,整体为三勾连式,前接悬山抱厦,后接卷棚凤尾殿,正面悬挂“护国保民”“资生锡类”和“宇宙精灵”三匾,殿内供奉天后娘娘塑像,凤冠霞帔,雍容端庄。四名彩衣侍女捧印、抱瓶、执扇恭立两旁。上方悬挂匾额为“垂佑瀛堧”“盛德在水”和“万里波平”,表达人们对娘娘的歌颂和美好愿望。

大殿后是面阔五间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藏经阁,在阁内,分别镶在下层南北山墙上的壁碑,可见“重修天后宫后楼牌记”,是民国12年重修的记录。

藏经阁后是启圣殿,系供奉天后父母的面阔三间的小殿。在这次修葺时,在小殿南墙内侧发现壁画,内容是道教的“四值功曹”。正殿和藏经阁两侧重建共20间配殿,最后在启圣殿西北角重建面阔四间、上下两层外廓式的皇经堂。

现在的天后宫内设有天津民俗博物馆,在庙内两侧厢房陈列,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明永乐年间设卫建城时,朝廷从皖北凤阳调大军驻守,这些人便成为津城的主要人口,他们带来了与北方人迥异的生活方式,一口独特的天津话(凤阳腔)600年没变。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经济,吸引了操着南腔北调的人来此定居,天津就此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融合了各地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

旧时天后宫每月初一、十五两次开门,这新年头一次开门,众多商贾堵在天后宫旁宫南宫北两条大街的集市上,巴望着赚取新年的头一份财。无数善男信女争着抢着挤进天后殿,要去给妈祖娘娘烧头一炷香。因此,每年正月初一官府都会派出大批差役在天后宫附近站岗巡逻。为了避免男女混杂发生意外,差役们不论良莠,推推搡搡地把所有男人隔在大殿以外,任凭他们在院子里猛灌西北风,生性幽默的天津人把这个景象形象地称为“长袍胡同”。

置办年货时,已经成家的女人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就是去“洗娃娃”。旧时天津女性求子是要去天后宫的。妈祖神像的脚下放置有许多精工细作、惟妙惟肖的泥塑小娃娃,每逢初一、十五天后宫开庙,已婚妇女向妈祖进香祷告之后,就可以用红线拴一个泥娃娃回家,这就是天津特色风俗“拴娃娃”。还有那求子心切的女子会趁人不备,偷偷“顺”一个泥娃娃回家,人称“偷娃娃”。不论是拴来的还是偷来的泥娃娃,都被当做亲生的孩子“养”在家里,尊称为“娃娃大哥”,津城老话讲“娃娃大哥坐炕头,老大吃喝不用愁”。一旦此女日后产子,就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亲生的孩子只能排在泥娃娃的后面,排行第二。因此,旧时天津人彼此的称呼多为“二哥”“二姐”,没有“大哥”“大姐”。在孩子过百天之前,产妇必须回天后宫还愿,还得从娃娃铺买来99个泥娃娃还给天后娘娘,预备给后来求子的人拴。 既然娃娃大哥是神仙赐的,过新年了,如果娃娃大哥没有长大,就是当妈妈的失职,没有照顾好孩子,万一天后娘娘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呢?不用着急,聪明的天津人自有办法。每年腊月十五,女人们就成群结队地赶去天后宫南面的袜子胡同,那里聚集着大大小小的娃娃铺,花上几个钱就可以拿旧娃娃换一个大一些的新娃娃,天津人管这事叫“洗娃娃”。娃娃每年都去洗,结果娃娃越洗越大,从区区两三寸那么高,一点点地长到了一尺二寸,这时再洗娃娃就不是简单地让其再长高一点,而是要让它从孩子长大成人,换下童装穿上长袍马褂,慢慢地蓄起胡子,坐上太师椅,辈分也跟着长了,成为“娃娃大爷”。还有些娃娃伴着长寿的妈妈一起慢慢变老,长成了两鬓如霜、鹤发童颜的“娃娃太爷”。那时候天津卫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大小各异的娃娃,很多娃娃已经远远超越了求子祈福的最初意义,而是代替那些不能常伴双亲左右的子女,成为老人们的心灵寄托。

早年,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三天后圣母华诞之日,津门都要举行独具地方特色的“娘娘会”和酬神演出。这本属民间花会的娱乐活动,何以后来一步登天,被冠以“皇会”之名呢?这还和乾隆皇帝御驾南巡有段不解之缘。  话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天津时正值东门外天后宫举行娘娘会。乾隆爷玩兴大发,挤在人群里仰着脖儿直愣愣地看了一天。那场面果真气派:只见法鼓喧天,中幡耀眼,各路花会集结在天后宫依次出行,沿街表演:抬黄旗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好不热闹!一过午夜十二点,主角“娘娘会”开始正式上场,一时间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就连见过无数大场面的乾隆爷都看呆了。第二天天大亮,文武群臣这才发现皇上不见了,一通好找终于在天后宫门口见到了万岁爷。乾隆意犹未尽啊,拍着手高兴地说:“好好好,演得好!朕赏你们黄马褂、金项圈,外加两面龙旗。今后每年的娘娘会,就改叫皇会吧,还得热闹才好!”打这儿以后,天后宫的娘娘会就晋升为皇会了,而且越办越红火,甚至都把召开皇会的海报都贴到上海去了,很多南方人竟然专程赶来赴会,可见皇会在当时有多么轰动!  天后宫皇会的一大亮点,就是戏楼上举行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酬神演出。这座与东门外天后宫山门遥遥相望的戏楼,曾是津门最早的露天舞台和大众自娱场所,更是令梨园名流争相登台的演出胜地。

如今,每逢天后诞辰、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天后宫内仍然经常举办民间喜闻乐见的高跷、中幡、小车、狮子和大鼓等民俗表演。宫内依然人头攒动,游人如织,盛景不减当年。

600年时光流转,当年的小渡口已经演变成现代化大都市。而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也伴随着城市的变迁,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奇。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经济化的时代,天津这样一个大城市无法始终在过去的辉煌中浅吟低唱,而只能用“现代化”这一名片,确定自己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身份和地位。天后宫恰似一块反映天津历史年轮的活化石。来到了这里,你就能从一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中追寻到那些已然逝去的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