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泉城贤人 2016-10-25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今天上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新版指南建议公众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毫克,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其他高危人群,每天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的20%至30%。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20至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 1 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建议每年检测血脂。

据统计,目前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40.40%,比较2002年患病率水平大幅增加,其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33.9%。

今天发布的新指南依据流行病学数据和临床研究进展,对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分层做了重大更新,对缺血性心血管病极高危人群提出更严格的控制目标。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新指南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这些致死致残性疾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病残率均很高的常见病,以前,这种疾病大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人,而45岁以下发病者比较少见,但近几年来,有关45岁以下青年人发病者的报道逐渐增多。临床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逐渐年轻化,其中部分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

这些人群最容易被血脂异常盯上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

(1)20~40 岁成年人至少每 5 年测量 1 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

(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住院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 24小时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看看自己是否中招

(1)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病史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防治血脂异常,这6个小建议要记牢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

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1、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

2、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 mg,尤其是已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

3、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 30 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4、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 25~40 g 膳食纤维(其中 7~13 g 为水溶性膳食纤维)。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5、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

6、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 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有心脑血管病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身体活动。

血脂异常的4大误区

1、血脂就是血管里的垃圾,是有害的

正解:血脂过高过低才有害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有人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在我们强调了诸多血脂异常的危害后,一些人开始认为血脂是有害物质。其实任何事物都不能走极端,血脂异常对健康的威胁的确很大,但正常水平的血脂是机体必需的基础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如果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过低,不但可造成心理障碍,还有增加脑出血及增加某些肿瘤的患病风险。所以,没有胆固醇就没有“生命”。

2、血脂降得越低越好

正解:血脂并非都要降而应调

在血脂的成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乳糜颗粒)并非都是越低越好,所以对于血脂异常的情况也并非都是降得越低越好,其中高密度脂蛋白就是完全相反的,它是对抗动脉硬化的,升高反而是对身体有益的。而其他成分则是降至良好状态时,对身体才有益。

3、降脂药副作用大,血脂正常了就该停药

正解:血脂正常不是停止服药的指标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或许你还记得,当年他汀类药在降脂领域曾出现过副作用,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敢轻易使用,其实这类副作用在临床中并不多见。由于他汀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很多患者因为害怕这类副作用,就拒绝“持久战”。

但是血脂异常的治疗是长期的,并非是化验血脂达到或趋近正常水平就停药。因为血脂的异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如运动、饮食、自身代谢情况、遗传等都是原因,任何一种调血脂的药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长期坚持服药才是根本。

如果停药后,在控制饮食、运动的情况下, 3~6个月可复查血脂水平,但若发现血脂水平不达标,则仍需继续服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服用他汀类药物,只要定期观察肝功能和肌肉情况,就可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在用药上不能“因噎废食”。同时,服用降脂药时,绝不能忽略饮食节制和多参加体力活动。

4、胆固醇高一些无所谓

正解:不能忽视胆固醇的危害

脑梗死你怕了嘛,这4类人最易中招!权威发布预防6招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血液脂肪含量的指标,但是在一些人眼中,更重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指标。但这种只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不抓胆固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胆固醇是血脂指标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是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不能忽视降低胆固醇。

此外,血脂检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切勿相信街头或公园等地区的免费测血脂检测,其准确性是很难保证的。

再者,血脂的测量是有严格前提的,如在测量血脂前要禁食至少12小时以上;24小时之内不能饮酒;24小时内不做剧烈的运动;抽血前要停服某些降糖药、降压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类药物;对于孕妇、产褥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而言,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测量的血脂数值会略高于正常值,是否血脂异常需要找专科医生确诊。

同时,临时性的血脂测量,这些前提未必都能满足,其参考价值本身也不大。

本文综合整理自药疗君、中国循环杂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