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内外论7

 jingx 2016-10-25

肺内外论7

(2013-03-30 08:5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懂疾病

痰湿停聚,阻遏气道的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常有一些哮喘患者,稍感一点外寒,就喘声大作,同时喉内、气管内痰声隆隆。《伤寒论》名方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即体内水饮受到外寒引动,发作为喘;性质即属此类。体内痰湿水饮停聚,应该是水道通行出了问题,对气道又有何影响呢?

鉴于后面还会对水道作详细解读,这里只先作个简单的介绍。或许因为文字太过形象,提起水道,直接映入脑海的常常是河流沟渠。从现象上看,我们喝进去的水,最后以尿液形式排出,似乎真的有点象河流。不过,稍作细想,这一小段距离,如果真的是河水流过,恐怕只是瞬间的事。但在人体,这个过程可以长达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水在体内,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素问·经脉别论》中的一段描述,历来被认为是中医对水道的经典阐释:“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文字本身并无太大难度,无疾这里只对其中几个重要环节稍作注解。

水进入胃后,主要经历了一化、一升、一降三个过程。所谓一化,就是脾气将水化作水精。我们知道,喝进来的水,无法直接被身体吸收,发挥滋养濡润的作用。只有经过“气化”过程,水从可流动的液态,变成如雾气般飘移,才会对人体有用。这些如雾飘移的水汽,即是所谓水精。

脾脏的作用尚未讲完。水精呈雾气状,在脾脏的升举作用下,向上输布至肺。这个过程,放在自然界,就是所谓“地气上为云”,“云出地气”。肺脏与脾脏相对,肺在上,脾在下;肺主气,脾主运化水谷。故肺气通于天,脾气通于地。也可以说,五脏之中,肺为天,脾为地。这个水气从地上天的过程,就是第二步“一升”。

肺在天上不断收集从脾脏上传的水精,目的无非一个:将水精以雨露的形式,遍洒周身。试看肺脏的位置形态,居高临下,如伞如盖。哪里还有另一脏腑,可以胜此重任?雨露润物,滋养一身脏腑形体。如此“天气降为雨”的过程,即所谓“一降”。

以上是正常的水道周行,化而后升,升而后降。如果此间运行出现异常,结果又会怎样呢?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