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我不屑于教育你,就是在教育你

 昵称10553561 2016-10-29
内容提要

· 男孩——男生——男人——男子汉,男性如何实现人生境界的蜕变?
· 孟子为什么要开办“国王培训班”?
· 人格修养有哪四种境界?

 
要做就做
大丈夫

  孟子的主张,是要活就活出个样儿来!
  什么样儿?
  大丈夫。
  什么是大丈夫?


  孟子是大丈夫吗?
  是。
  有一次,齐宣王派人来说:

 
“寡人原本应该去亲自看望先生的。可是寡人感冒了。如果先生肯来,寡人就上朝,不知能见到先生不?”
 
“不好意思,碰巧臣也感冒了。”


  但其实,孟子没病。


  孟子为什么要装病?
  因为直觉告诉他,齐宣王是“托疾以召”,也就是借口生病来召见他。
  这当然不行。
  对此,孟子曾做出解释:

“天底下最尊贵的有三样:一是爵位,二是年龄,三是道德。在朝廷,看爵位;在乡里,看年龄;要平治天下,就首先看道德。因此,哪怕贵为国君,也只能登门求教,哪有随随便便把有德之士呼来唤去的道理?”

  所以孟子宁肯装病,也绝不迁就。


  没错,孟子跟孔子一样,也想游说诸侯。但他同时认为,这就先得不把那些家伙放在眼里,叫“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为什么能这样?因为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正义。我们又不比他少什么!
  难怪他能办“国王培训班”了。
 

 
国王培训班

  马陵之战五年后,孟子到了魏国。
  这时的魏国已迁都大梁,所以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梁惠王是战国七雄中除楚以外第一个称王的,可见魏国实力之雄厚。然而五年前,他们败于齐国孙膑;第二年,又败于秦国商鞅。梁惠王很是着急。
  因此,孟子来见他时,梁惠王开口便说:

 
“老伯!不远千里而来,总该对寡人的国家有点好处吧?”
 
“王!何必言利, 只讲讲仁义就好。”

  
  真是话不投机。
  话不投机是肯定的。因为梁惠王的切肤之痛,是“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很需要有些“管用”的东西,哪有工夫听这老头慢慢吞吞讲仁义?
  呵呵,梁惠王有实际需求,孟轲则空谈误国。
  但,孟子却非讲不可。
  这是他的 使命 


  孟子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他曾两次说,老天爷诞育万民,就是要“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让我们这些社会精英去启迪和教育人民。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做,谁做?又有谁能做?
  是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所以孟子要办“国王培训班”,给他们换脑子,讲王道和仁政。培训班起先开在齐国,学员是齐宣王,授课方式则是一起聊聊。
  哈,启发式。

故事 1 

  一次,孟子问齐宣王:

 
孟子:
有人要出差,把老婆孩子托付给朋友,回来后却发现老婆孩子在挨饿,在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
齐宣王
绝交!
 

 
孟子:
如果长官管不了部下,该怎么办?
齐宣王
撤职!
 

 
孟子:
一个国家政治搞不好,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
······
 

  齐宣王该怎么回答?
  王顾左右而言他,看着随从们说别的去了。

故事2  

  另一次,孟子与齐宣王聊音乐。

 
孟子:
听说王上喜欢音乐,有这事吗?

(宣王马上就脸红了。因为他喜欢的并非古典音乐,而是流行歌曲。这在贵族是丢人的。)

 
孟子
喜欢流行歌曲也没什么不好,音乐都是一样的嘛!不过臣想问一个问题:王上认为欣赏音乐,是一个人快乐呢,还是跟别人一起快乐?
齐宣王
当然是跟别人一起啦!
 

 
孟子
那么好了,跟全国人民一起快乐,岂不是最快乐?要知道,与民同乐,就是王道呀!减轻人民负担,放宽各项政策,关注弱势群体,就像周文王当年那样。
齐宣王
先生这话说得真好!
 

 
孟子
王上既然认为好,为什么不做呢?
齐宣王
寡人有病,喜欢钱财。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
这有什么关系?王上喜欢钱财,老百姓也喜欢,王上跟民众一起喜欢不就行了?王上喜欢女人,老百姓也喜欢,王上跟民众一起喜欢不就行了?

(齐宣王无话可说,但也不照做。)
    
  孟子只好去培训梁惠王。
  而梁惠王那里就更谈不拢了。
  想想也是,秦国用谁?商鞅。楚国用谁?吴起。齐国用谁?孙膑。

  结果怎么样?富国强兵,转败为胜,称霸称王。这样的事孟子做得了吗?做不了。那梁惠王为什么要听他的?
  也只好霸王硬上弓。

 
孟子
用棍子杀人和用刀子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
没有。
 
 
孟子
用刀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区别吗?
梁惠王
也没有。
 
 
孟子
现在,王上厨房有肥肉,马厩有骏马,民众却面有菜色,田有尸体。这是什么?是率领野兽来吃人!兽类相残,人类尚且厌恶;主持国家政治,却率领野兽来吃人,又有什么资格为民父母?

  呵呵,这哪里是上课,明明是训人。


 
顶天立地
男子汉

  其实孟子的培训班,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齐宣王和梁惠王,算是上了分数线。惠王的儿子襄王,孟子就看不上眼,说是“望之不似人君”。
  对于这类上不了培训班的国王,孟子的说法是:我不屑于教育他,就是在教育他。
  如果考试及格呢?
  也不能跟孟子平起平坐。孟子曾经借孔子的孙子子思之口说:论地位,你是君,我是臣,哪敢跟你交朋友?论道德,你是徒,我是师,怎么能够做朋友?
  这就是 傲骨 了。
  的确,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傲气则骄人,无傲骨则媚人。不骄不媚,是为大丈夫。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大丈夫?
  养浩然之气。
  有了浩气,会怎么样?

 
浩气充盈胸中,就是“美人”,叫“充实之谓美”。
 
如果还能放射出光芒,就是“大人”,叫“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如果这光辉还能感化影响别人,就是“圣人”,叫“大而化之之谓圣”。
 
如果这感化和影响还不知不觉,就是“神人”,叫“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美、大、圣、神,是人格修养的四种境界。
  境界是需要提升的。但,只要有此浩然之气,就会以天下为己任,以正义为担当,至大至刚,至正至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是怎样的侠义,又是怎样的坦荡!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正文完」
注释:

① 见《孟子》之《尽心上》《公孙丑下》《滕文公下》
② 见朱熹《孟子章句集注·公孙丑章句下》
③ 见《孟子·公孙丑下》
④ 见《孟子·尽心下》
⑤ 见《孟子·公孙丑下》
⑥ 见《孟子·梁惠王上》
⑦ 请参看《史记·魏世家》
⑧ 孟子说了两次,一次在《万章上》,一次在《万章下》
⑨ 见《孟子·公孙丑下》
⑩ 见《孟子·梁惠王下》
 请参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见《孟子·告子下》
 见《孟子·万章下》
 见《孟子·公孙丑上》
 见《孟子·尽心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