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目的并非追逐幸福,而是让自己有用

 曹雪南 2016-11-02

#时间不会等你#


#每周多一点感悟#


张辉:曾几何时,我也认为我终生所追求的梦想就是「人生幸福」,但后来发现,这件事情很难实现,因为「幸福」无法度量。凡是无法度量的事情,你就很难设立具体的目标。你到达一个阶段,很难认定这就是幸福或者不够幸福。


所以,但凡需要成为目标的事情,就必须可以度量。而变得有用,是可以度量或者「评价」的。因为你可以选择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你在一件非常具体的事情上可以帮到 Ta。


文中提到的Casey Neistat,也是我每日必看的 YouTube 红人,他今年以来每天发一个10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讲述今日的生活。在他的视频里,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每一天,都自有其意义。


我也在发现自己每一天的意义,并试图用各种方式:文字、语音甚至是视频,来和大家分享这种发现。


人生的目的并非追逐幸福,而是变得有用

原文:The Purpose Of Life Is Not Happiness: It’s Usefulness

作者:Darius Foroux

翻译:终于迎来入职日的拉筋@改变自己

校对:尝试各种可能性的町@改变自己


长久来,我坚信,生活的目的有且只有一个:过得幸福。


不是吗?何苦去经历伤痛与苦难。活着就是想方设法过得幸福。


我不是一个人。举目四眺,每个人都在追逐属于他们的幸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购买无用的垃圾商品、和根本不爱的人同床共枕、沉迷工作却是为了得到讨厌的人认可。


为什么会这样?我不关心确切的原因。我不是科学家。我知道这里会有历史原因、文化原因、还有媒体、经济、心理、政治等各个层面的共同作用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也难辞其咎。这个问题的原因无穷无尽。


这就是我们


我们得接受现实。人们热衷于分析为什么自己过得不幸福、不满足。我对其中的原因并不感兴趣,我只关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就在几年前,我还在竭尽所能地追求幸福。


买买买,仿佛这样就会幸福;


撩撩妹,仿佛这样就会满足;


干自己不喜欢的高薪工作,觉得这样就能开心;


度度假,坚信这会使我快乐。


但当一天结束,你躺在床上(独自一人或在配偶一侧),忍不住想:“追求幸福的道路没有尽头,下一步我该干什么呢”。


我来告诉你下一步该干什么:你会尝试追逐任何你认为可以让你幸福的东西。


全都是泡沫,是一霎的花火,是鬼扯的故事。


当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生活的奥义和目的就是幸福,人类的终极目标和终结就是幸福」的时候,他撒谎了吗?


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句格言。如果你在读到它之前心里就认定幸福是首要目标,那就和这句格言不谋而合了。


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幸福?


幸福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目标。因此它不能被「实现」。


我认为幸福只是「有用」的一个副产品。


每当我和亲友同事谈起这个概念,我总发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里我还是想再试试。


生活的大部分是由活动和经历组成的。度假、工作、购物、喝酒、吃饭、买车....


这些应该足够让你幸福了对吗?但它们并没有用。


你并没有在创造任何事物,你只是在消费、干活。


当然这已经挺不错了。


别误会了,我也喜欢时不时地度假、购物。我只是不认为这些经历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


真正让我感到幸福的瞬间,发生于我觉得自己有用的时刻:比如当我做出一个可以为自己和他人所用的工具。


长久以来,如何解释「有用」和「幸福」,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偶然读到了Ralph Waldo Emerson的一句话,之前零碎的想法才终于串了起来。


Emerson是这么说的:


「生活的目的不是获得幸福,而是变得有用。变得富有同情心而值得尊重,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有一点点的不同。」


在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认知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尽管听起来很沉重,其实它背后的道理很简单。


归根结底就是:在你所做的事情中,哪些在创造变化呢?


在你的一生中,可曾做过一些有用的事情?这不一定要求你改变世界,而是,因为有你,世界会变得稍稍更好一些。


如果你还不知道该干什么,这里有一些小建议:


帮助老板做一些你职责之外的事情;


带老妈去做一次Spa;


为你的伴侣手工画一幅画像;


就你日常所学写一篇文章;


帮帮那位推着婴儿车的孕妇;


给朋友打个电话,了解下有什么可以帮到他/她;


动手做一张站立式办公桌;


创个业,招募人手,好好对待你的员工。


这些都是我喜欢做的,你一定可以想到别的点子。


注意到了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情。只要每天都做一些有用的小事,积累起来就是一趟不虚此行的人生旅程,有意义的一生。


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临死前突然意识到,这世上根本不会留有我存在过的痕迹。


最近我拜读了Laurence Shames和Liberty Media创始人Peter Barton合著的《从未消失》。Peter在书中分享了他罹患癌症的心路历程。


这是一本极具感染力又催人泪下的书。Peter在书中讲述了他的生活方式和帮助他找到使命的方法。他去过商学院,对于他的同学们,他有这样的看法:


 “关键是:他们够聪明,聪明到总能找到办法什么都不做,对社会不做任何贡献,也不留下任何遗产。我觉得这真的很糟糕,就这样浪费潜能真的很可惜。”


这段话对我们所有人都适用。当他在三十多岁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创办了一家公司,让他跻身百万富翁之列。


另一个总是让自己变得“有用”的人是Casey Neistat。我在Youtube上订阅他已经一年半了,每个视频里他都在忙活着。


他也总是谈到自己对于尝试更多事物和“创造”新事物的愿望。他甚至在小臂上刻了一个“Do More”(尝试更多)的纹身。


总有人会问,“为啥要没事找事做”,于是他们就打开Netflix(译者注:美国在线视频网站),反反复复地看《超胆侠》。


不管怎样,也是另一种思维模式吧。


 “做有用的人”是一种思维模式,跟其他思维模式一样,你需要先做决定。某天起床后,我扪心自问,我有在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吗?答案是,并没有。


就在那天,我开始写作。你可以尝试画画、制作产品、帮助老人,等等。


也别太把这挂在心上,别过于在意。你只需要做一件有用的事,一件就好。


原文链接:https:///art-of-practicality/the-purpose-of-life-is-not-happiness-its-usefulness-65064d0cdd59#.e15j57f92

封面图 by Emily Dove

本文由「改变自己」编译,转载请先得到我们的授权。 授权方式:请在微信后台发送消息:转载。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张辉:在我的上一期会员语音《如何发现和打造自己的职场优势?》中,我讲了类似「晒加班」这样的职场误区,而真正的职场「稀缺人才」从来不花时间晒加班。


我们要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稀缺人才」,就需要深刻理解职场的本质,避免这些职场误区。我们需要从职业生涯的长度去思考现在的职业选择与职场形象塑造。


下面是精选的会员反馈:


@会员   峥嵘

刚刚换了一份工作,感觉很认同辉哥的观点。有很多相同的感悟,但是有一句话触动很深:一旦有顾忌,才会开始走正确的路。很多时候知道对错,但是总是想放纵一下自己,现在感觉放纵的太多已经到不能自控的状态了。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醉重要的方法。

张辉:本周我们会找时间深入谈一下「自律」。


@会员   文文

这篇语音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用两个小时用文字把语音记录了下来,并且听了很多遍。我现在才发现我之所以现在工资较低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职场优势和核心的竞争力。到了这个年纪才发现也许还不晚。现在正在学习一项技能,通过正确的学习应该可以把这项技能应用好,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辉哥今天语音讲的这些话真是及时雨,给了我更加强劲的动力去学习。谢谢辉哥!

张辉:很多时候就是首先转变自己的观念,正确的观念可以引导你的日常行为。


@会员   秋秋

每次都反复听辉哥的语音,每次都收益良多!不管是在职场还是社交上,真的深刻发现个人品牌很重要!精深比广博更加能让人在职场上站稳脚跟!谢谢辉哥的分享!


@会员 候峰

觉得辉哥的分析的每个论点都直击要害,给了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关于职场努力的方向,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发现我的优点可能是在归纳总结和演讲上面,我在想要不要去走职业培训讲师的道路,但是同样矛盾的是我内心又是恐惧当众演讲的,只是在有了充分的准备时,在台上每次又能发挥的很好。

张辉:如果是刚毕业的话,可以先不急着去选方向,多工作几年再看看。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无论它是什么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