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小儿“导赤散”| 经典发挥

 369蓝田书院 2016-11-05


导 赤 散

《 小儿药证直诀 》


   【原 文】


1. 导赤散,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2. (目)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小儿药证直诀·卷上·目内证》

3. 目连劄不搐,得心热则搐。……治心,导赤散主之。《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肝有风》

4. 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治心,导赤散主之。《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肝有热》

5. 因潮热,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涎,手足动摇,此心旺也,当补肝治心,治心,导赤散、凉惊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上·日午发搐》

6. 因潮热,亥子丑时不甚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纳津液,当补脾治心,……治心,导赤散、凉惊丸主之。《小儿药证直诀·卷上·夜间发搐》


【解 说】


本方为治小儿心经实热而设,当以心胸烦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以及小儿口中气温,或合面睡,上窜咬牙为辨证要点。后世扩大其临床运用,用治心火下移小肠之小便赤涩淋痛。


因本方原为小儿病证而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不用黄连之苦寒直折心火,而用生地以滋肾阴而制心火,伍木通、竹叶,既能上清心经之热,又能下通小肠之淋,生甘草清热解毒,尤用其“梢”,能直达茎中以止淋痛。


临床上,凡病由心经火热而起,俱可使用本方。并可酌情加入黄连、黄芩、栀子等清心泻火之品。


【病例概况】

“重舌” |  杨迪轶医案


赵某,男,34岁,1899年元月5日就诊。舌生一肿物9天,初时无痛,只觉口腔不适而后肿物渐大,致口舌疼痛,面肿流涎,饮食困难,说话不清,夜间难眠,终日以手捂面,痛苦呻吟。人见之,皆以牙痛询之。在当地医院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周,未见效果,故请中医治疗。


症见面肿唇红,舌下生一小舌,长约2.5cm,红赤肿胀,触之疼痛,口渴,苔黄脉数。中医诊为重舌,辨证为心火上炎。治法:清心泻火,方用导赤散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生地15克,竹叶10克,木通15克,黄芩10克,黄连5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牛膝9克,甘草8克。水煎服,日1剂。


元月7日复诊,上方服用2剂后,面部肿消大半,疼痛减轻,舌下肿物缩小,纳寐好转,精神转佳,效不更法,守上方治疗3剂。


元月10日就诊,舌下肿物消失,诸症悉除,病人痊愈。(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2):44)


【按 语】


重舌,又名子舌、重风舌、莲花舌,由心脾湿热,复感风邪,邪气相搏,循经上结于舌而成。


症见舌下血脉胀起,形如小舌,或红或紫,或连贯而生,状如莲花,多伴潮热,头痛项强,饮食难下,言语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溃腐。


初期宜泻心脾之积热,本案脉证与之相符,故以导赤合黄连解毒获愈。


本文 摘自《温病名方验案评说》学苑出版社出版。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