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为背诵正名——高三背诵范文的实践与思考

 许愿真 2016-11-05

 

为背诵正名

 

——高三背诵范文的实践与思考

 

刘金练

 

近的月测,我们实行流水式的批改,考生的个人信息都是被遮盖着的。但我班的一些作文,依然能够被我一眼认出来。为什么?因为字里行间有着他们背诵过的范文的痕迹。譬如,“也许有人会说……但我要说……”,这是我要求他们背诵的时评句式;再如“虽然不乏……但……依然占据着时代的主流”,“既然……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表达都“镶嵌”在他们所背诵的范文之中。而且,这些“范文”大多来自我本人的手笔,怎能不令我熟悉呢?

 

我之所以自己操起笔来,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文章有多好,而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最基本的示范。好的范文必须要切近学生,能够为学生所轻易地模仿,也就是要符合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即可摘到果子”的教学原则,切忌标准过高或过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切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像我所带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语文成绩甚至不能及格,这就需要从作文的基本功开始练起。

 

背诵范文,是练就作文基本功的快捷门径,对于临近高考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尤其需要如此。因此从高三的第一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背诵范文,而且要求他们高考前至少背上十篇。这十篇,当然要精挑细选,才能保证其发挥最大的效用。语言晦涩、文采华丽型的一概不用,层次过丰、结构“含蓄”型的一概不用,思想偏颇、内容深奥型的一概不用。我为学生制定的写作目标,是要中心论点明确、结构层次清晰、语言表达通畅,是要在高考中达成二等卷的层次,如此而已。尽管我的要求不高,但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范文还真是不多!于是只好自己动笔,或者“怂恿”同事动笔,或者从其他班的同学、往届同学佳作中寻找,以求切近学生,能够发挥模仿与迁移的效用。

 

然而,亲自动笔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做到论点明确、层次清晰的前提下,我还必须考虑诵读的效果——朗读起来顺畅,才能益于学生的背诵,于是就只能边朗读边修改,直至读起来没有“疙瘩”才算完事,这是第一个苦处。在写了几次“范文”之后,自然就会想到避开重复累赘的问题,想到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的问题,于是就要作“锦上添花”的功夫,或者让文章的结构不同于往前,或者让文章的内容更为充实,直至觉得学生背诵此篇定会有别样的受用方才停止,这是第二个苦处。诚然,受了这些苦处,必然也会伴以甜头。

 

这第一个甜头,便是令自己对于学生的考场写作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对审题、构思、写作的速度、其间的困难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了。每每讲述自己的写作经历,把战胜困难的过程和盘托出,学生往往会眉开眼笑,此时我知道,学生与作文的距离又近了一步。因此,把自己“下水”的经验告诉学生,对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应该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第二个甜头,便是学生的作文进步了,他们写得越来越顺畅了!这应该是背诵范文的最大收获!月测中我改到一篇作文,一眼便认出他模仿范文的痕迹,但其他同事是不知道的。于是我特意将它呈给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批阅,她评价说:“此篇有见地,但某些句子表达有点古怪。”最后她打的是45分。我将此篇作为模仿范文较为成功的案例在班上宣讲,当然也不放过对古怪句子的评析——这恰好是迁移范文不够成功的地方。我让这位同学回忆写作的过程,他说很顺畅,写得比以前快了。再看作文的平均分,所带的两个班都过了41分线,竟然和更高层次的班级持平了!究其原因,范文的背诵恐怕是立了“大功”。

 

当然,背诵范文也会有负面作用,比如生搬硬套、不懂变通,我在月测作文中就发现了这样的例子——作文的要求是要谈“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但他却把自己所背诵的关于“中国人敬业”的某段话“硬塞”进去了。我把它作为模仿失败的案例与前文所提到的成功案例作了对比讲解,以尽可能多地消减背诵范文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许多人担心死记硬背对于写作的恶性作用,于是反对范文的背诵。但我认为,背诵范文仅仅是提升写作的第一步,要让范文发挥正面的作用,还必须施加第二步的功夫,那就是引导学生灵活迁移、纠正机械的套用。这就好比耕作,播种仅是一步的功夫,不能播完种就算了事,还必须配以施肥、除草和其他各种看护的工夫,方能有所收获。学生背诵范文后,一定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也一定会出现灵活运用的情况,如果我们收集好案例,做好对比的功夫,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这样一来,范文就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了。

 

为了能让学生深信背诵范文的作用,我不惜亲身示例,将自己背过的骈文和后来自己写的骈文展示出来,据此总结一番:若往日没有背诵的功夫,是不可能有后来的“得意之作”的。此举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致,他们因此更乐于刻苦“背诵”了。

 

然而,临近高考,我的学生并没有背诵到十篇,于是我开始醒悟:第一学期缺了严格监督的功夫,导致一些同学偷起懒来、蒙混过关了。于是5月赶紧补上两篇,一篇时评,一篇非时评,并且还要做足检查登记的功夫。于是,意外的情况出现了。背诵检查接近完成时,我发现有六位同学没有背诵,于是找来询问,他们都说不打算背诵了。这自然刺伤了老师的感情,但我隐忍不发,只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这些同学并非没有背诵的能力,他们的成绩也并非最差,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意识到,是他们的思想认识出了问题(当然还有可能是笔者威信不足的缘故)。但现在“兵临城下”,已经来不及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我相信未来会给他们一个交代,时间也是一种教育啊!

 

六位同学放弃背诵的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大可以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个老师都有教不了的学生”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搪塞过去,但是我无法为一种错误的思想释怀。我在想,如果这六位同学从小就背有文章,腹里有些诗书,养成了背诵的习惯,那么,还会有后来的事情发生吗?我想,没有登过高山的人会有一百条不去登山的理由,正如没有素食习惯的人也可以有一千个不吃蔬菜的借口——自己对某事的价值没有切身的体会,就很难产生从事其中的积极动力

 

所以,行文到最后,我要为“背诵”正名。一提到背诵,许多人就联想到“死记硬背”,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联想。古人读书,别看他们小时候摇头晃脑的,待到长大,经典诗文烂熟于胸,许多人便有了出口成章、援笔立就的本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老同事也和我说,他们年轻时背诵几十上百篇的文章,简直如拉家常,平常得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分析过这种现象,他说:“把几十篇文章读得烂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个话好像含有神秘性,说穿了道理也很平常,原来这就是锻炼语言习惯的意思。”(叶圣陶《怎样写作》,中华书局2007年8月北京第1版,第58页)可见,语文大家都视背诵为养成语言习惯的绝好法门。

 

然而到了今天,除了必考的古诗文外,我们的学生却很少背诵了。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他们没有背诵文章的习惯,肚子里几乎空空如也,如何能写出好文章?许多学生甚至连一段、一句话都写不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培养好语感(或良好的语言习惯)。语感固然源于多说、多读,但我认为最牢靠的语感一定是源于背诵。今天,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不背诵、怕背诵、难背诵,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而在于我们的语文教育界有许多人都对“背诵”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背诵不等于死记硬背,背诵只是培养语感或语言习惯(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好处)的第一步,我们还有后续的步骤和方法去防止死记硬背。不能见到有人生搬硬套,就说背诵不好,以偏概全,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这种做法是无异于因噎废食的

 

因此,我是极力主张学生要多背诵的,尤其是在当下!背诵好的文章,背熟它背透它,对于写作,尤其对于急需“立竿见影”的高考作文,就一定能发挥大的效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