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篆比秦篆的别开生面

 闲庭斋阁 2016-11-06

在汉代,隶书虽然不再被普遍使用,但是作为一种字体,它仍旧被使用着。

石刻篆书

汉碑中仅有少量以篆书刻石的,其中较为标准的小篆碑刻代表有《袁安碑》和《袁敞碑》。

两碑篆书风格相差无几,线条挺劲,结构匀称,两碑立石相差仅25年,后人猜测猜测这两碑的书写者可能是同一人。

刻于东汉元初四年的《祀三公山碑》被称为“缪篆”的代表作。

所谓“缪篆”就是将篆书线条的圆转改为方折平正,其结构也不是长方形,而是改为了方形或者扁形。

颜师古曰:“缪篆,谓其文屈曲缠绕,所以摹印章也。”

严格来说,“缪篆”已不算是纯粹的篆书,而是一种“非篆非隶、盖兼两体而为之”的一种新作。

碑额篆书

汉碑正文为隶书,但其碑额皆采用篆书为正体,因此在汉代用于碑额的篆书大都庄严华丽,富有特点。

在此之后,篆书作为艺术化的字体,成为了碑额的专属文字。

《孔庙碑》碑额竖题“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两行10字,端庄典雅,舒展华丽,极富装饰性。

《鲜于璜碑》额题“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别具一格。它将“汉故”两字置于顶端,下面分两行各四字;文字采用阳刻;线条挺直,方笔起收,令人难忘。

《赵宽碑》碑额为“三老赵椽之碑”六字,分两行竖题。其字体不拘成规,线条下垂似悬针,劲健爽利,别开生面。

汉印篆书与瓦当文字

汉印也是用篆书文字铸刻的,文字平正方直,其分间布白的章法和线条之美,成为后世篆刻艺术追求的境界。

瓦当,本来是用来遮挡屋子椽头的,最早应用于西周,秦汉时期使用最为兴盛。但秦朝瓦当多用花纹装饰,汉代更多的使用文字装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篆书。

瓦当形状多为圆形或者半圆,为了适应这种形状要求,篆书字形在美观的前提下,做出了相应调整。

瓦当文字都是吉祥文字,如:“长乐未央”“亿年无疆”“与天无极”“千秋万岁 舆地无极”“永受嘉福”等。

这些瓦当文字内容的吉祥与字体的美感结合起来,装于屋上,增加了建筑的人文内涵,别有生趣。

汉人的这种诗意栖居,直令后人羡慕模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