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胜节,要来印度看美景

 昵称jin 2016-11-09

篝火和烟花

拉瓦那纸代木肖像

画在人们前额的红点蒂卡

十胜节,在印度叫 Dussehra


良辰说:十胜节,要来印度看美景...



很久很久以前,在古老神秘的印度,十首魔王抢走了大神罗摩的老婆,大神罗摩于是联合齐天大圣孙悟空前往魔王的老巢,经过激烈的战斗,大神罗摩终于打败魔王抢回老婆!于是魔王和老婆过上了幸.. 单纯的你以为大神和老婆就这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吗?


嘿嘿,欲知后事如何,请往后看?


十胜节是印度宗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重大节日。十胜节来源于史诗《罗摩衍那》,具有几千年的传统。每年9、10月举行,持续10天。按照印度传统,9月份有15天祭祖日,其后的第十天即为十胜节。该节是为庆祝罗摩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而设的节日。


长着十个头的魔王罗波那




罗波那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登场的反派,名字带有“以暴力让人痛泣”的含意。


罗波那对梵天进行过历时数年的激烈苦行,过程中因为愤怒于梵天的无视而将自己的头切下来,但每次刚切下时都会从中生出新的头出来,如此重复10次后梵天终于显灵,在他的肚脐注入不死甘露并赐予他不受凡人以外的神魔所伤的祝福,顺手将全部被切下的头都接驳回他的颈上。获得神力的罗波那带着外祖父的军队到楞伽岛,威胁同父异母的兄长俱毗罗要以武力夺取其政权,俱毗罗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放弃而离开。



凶煞的罗波那


罗波那因为好女色而拐走悉多,悉多的丈夫罗摩因此前往楞伽岛(今斯里兰卡)将罗波那杀死并救回妻子。



罗摩大战罗波那


印度烈女悉多



罗摩和悉多


悉多这个人物在《犁俱吠佗》中就已出现,被奉为农业女神而受祈祷;在《罗摩衍那》中是遮那竭的女儿,是遮那竭从犁沟里捡到的,所以大地是她的母亲,她也故而得名。


罗摩衍那》中,罗摩通过比武获胜,娶了弥提罗国公主悉多。后罗摩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甘愿随同流放。楞伽岛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悉多,罗摩与猴国结盟,猴王坐下有一神猴哈努曼神勇异常,(也为中国西游记孙悟空原型)在神猴哈奴曼及猴群相助下,终于战胜魔王,救回悉多。但罗摩怀疑悉多的贞操,使她投火自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夫妻团圆,流放亦期满。罗摩回国登基为王,阿逾陀城出现太平盛世。



罗摩拯救悉多的古老画作


但波折又起,罗摩听到民间又传悉多不算贞女,为不违民意,忍痛把怀孕在身的悉多遗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生下一对孪生子。后罗摩举行马祭,蚁垤安排孪生子与罗摩相会,并向罗摩辩明悉多的贞节,但罗摩仍认为无法取信于民。悉多无奈,向大地母亲呼救,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收容她。顿时大地裂开。悉多纵身投入大地怀抱。最后罗摩兄弟都升入天国,复化为毗湿奴神。



罗摩和神猴哈努曼(也为中国西游记孙悟空原型)前去营救悉多


尽管如此,对罗波那的描写并非单纯为一个魔王,他是有能的统治者、湿婆的忠心追随者,经父亲指导下熟读经书吠陀和奥义书及通窍军事,又能弹奏维纳琴。


罗波那的十个头代表着十个坏的品质:


Kama vasana (好色)

Krodha (愤怒)

Moha (诱惑 )

Lobha (贪婪)

Mada (骄傲)

Matsara (嫉妒)

Swartha (自私)

Anyaaya (不公正)

Amanavata (残暴)

Ahankara (自我)


这里也有一个只有印度人能懂的笑话,就是如果罗波那出去玩儿会很贵,因为在印度门票都是按人头收的↓(笑)




在“十胜节”期间,前9天到处都在举办歌颂罗摩事迹的盛会。大街上常能看到乐队在前面开道、善男信女簇拥的演艺队伍,间或还能碰上满载演员、披红挂绿的牛车和象车。无论步行的演艺队伍,还是盛装的牛车象车,都是边行进边演戏,一直演到最后一天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为止。这几天,印度各地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不管是地处偏远的乡下,还是车水马龙的都市,到处都群情鼎沸、热闹非凡。许多印度教徒还相信,选择在十胜节期间开办公司、开始项目或一段旅途会获得好运气。



“十胜节”歌颂罗摩事迹的盛会


来印度赶上十胜节你怎能不看一场“罗摩里拉”?


在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庆祝活动更是规模宏大而隆重。“十胜节”的前9天,各地搭台演戏,从罗摩降生始,一直演到罗摩最后彻底战胜罗波那。这种活动被称之为“罗摩里拉”,一般都是在露天举行。



正投入演出的演员


9、10月份是印度一年中最舒服季节的开始,在天高气爽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星空,怡人的凉风轻轻吹来,在悠扬的印度民族乐曲声中,观看一次生动的“罗摩里拉”,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只是这种演出一演就是三个小时,甚至时间更长,舞蹈节奏格外的慢,如果对印度舞蹈语言不是内行,很难领会其中奥妙。可是,印度观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尽管对“罗摩里拉”的剧情可以说早已烂熟于心,但每年前往观看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


正在化妆的演员


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们尽管不像在舞台上那么穿戴齐整,但也一个个披红挂绿,有的骑马,有的坐牛车,在乐队的伴奏下绕场游行。接着,他们又表演罗摩最后战胜罗波那的故事。与此同时,有名的说书人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以浑厚的嗓音通过高音喇叭讲述着故事情节。也是在高台之上,有印度妇女身穿纱丽,面戴轻纱,头顶燃着的叠层油灯,跳起了传统舞蹈。日落时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扮演罗摩的演员成了全场注目的中心,只见他一身英武,动作潇洒,弯弓搭箭,瞄准了巨魔,箭头是一个小小的火球。说时迟,那时快,三支火箭“嗖、嗖、嗖”地向三个巨魔飞去。在人们目不转睛、屏息静气之中,“轰、轰、轰”三声,三魔全部中箭,观众一片喝彩。顿时,爆竹齐鸣,焰火冲天,火树银花,光彩一片。三个庞然大魔在腾腾烈焰中颓然倒下,凄凄惨惨,化为灰烬。罗摩大获全胜,善终于战胜了恶。此时,广场四周的观众为罗摩的胜利欢呼雀跃。


最高潮 十胜第十日


到第10天晚上,庆祝活动进入最高潮,人称“十胜第十日”。好多地方都会选一个大大的空地,上演十胜节的压轴戏。空地上会搭起三个巨大的纸做凶神,分别代表作恶多端的十首魔王罗波那以及与他同流合污的弟弟和儿子。各地的纸人大小不一,有的甚至有几十米高,它们被打扮得花花绿绿,凶相毕露,身体内部塞满了火药和爆竹。三魔一手持剑,一手握盾,龇牙咧嘴,形象可憎。在动人的歌声和


乐曲声中,人们会三五成群地向空地拥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挤得水泄不通。笔者在德里时,曾看过红堡前广场的十胜节盛会,前往观看的人有几十万之众,完全是人山人海的场面。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之间,卖气球的、卖雪糕的以及卖各种零食和玩具的小贩到处可见。




图为“十胜节”上,印度艺术家们在新德里街道两侧创作了各具特色的罗波那雕像,供游人观赏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