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养心就是养生?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6-11-11

为什么养心就是养生

有人说:“人只有在胃痛的时候了,才知道胃的存在,只有在心跳异常的时候,才知道心脏的存在……”

这虽是戏言,但试问自己,难道不是这样子吗。


当一个年轻人不再有强壮有力的心跳的时候,当他总是诉说自己很累的时候,很可是说明他的心脏功能已大不如从前了。这就是健康。人一旦失去它的时候,才知道它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着,才知道本来应该好好的珍惜它,才明白自己过去对健康是多么的不重视,才意识到健康原来对自己是那么重要。

没病的时候,恐怕谁也不会去想得病是怎么回事,谁也不会主动去了解自己的心脏、自己的胃。可是,生活的压力,岁月的伤痕,脂肪的堆积,都给心脏增添了不小的压力。当你发现自己血压增高了,大脑不再清醒了,你才终于发现健康原来如此事关重大。

生活在瞬息万变的e世代,人的身心不由自主地徘徊在许多忧虑苦恼之中。如何舒缓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呢?答案就在于养心。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而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心。


糟糕的心境可以导致许多疾病的出现。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祥和的心理,这正是医治疾病的良药。

古语说:“心正才能身正。”意思是精神养好了,病患才会消除。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内经》也指出:在治病养病过程中,要适时的根据自身的生理变化调整、控制自己的精神情绪,这样才能以良好的心理控制和影响生理机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心脏主要有两项功用,一是推动血液在经脉内运行,使血液运行到全身以滋养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再一个就是心能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人的心志正常了,人就会精神饱满,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反应迟钝、忧郁健忘等症状。有些人因为心志不正常甚至出现精神失常、不省人事及昏迷等症状。

春秋战国乃至更早以前,诸子百家就对中医心理养生做过较精辟的论述。此后,历代的医学家也都很重视心理养生。历朝历代的心理养生方法不计其数,至今仍在不断地指导着人们的医疗实践。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精神与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精神情绪可以使人致病,健康的精神情绪也可治病。很多养生大师认为,过度的心理压力是疾病的根源。所以说,人要想拥有健康,首先应该有个健康的心理。

健康长寿贵在养心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看重名利是很有害的,私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万病之源。

如果一个人整天被官欲、利欲、色欲、贪欲所侵蚀,那他定会有烦恼、焦虑、抑郁、愤怒的情绪。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长期存在,就会使人脑的“生物钟”紊乱,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免疫能力下降,人就会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加速衰老和死亡。

孟子提倡寡欲,他认为人的清静无为能净化心灵,能使人获得一种怡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摒弃一切私欲杂念和过度的欲求。东晋著名养生家葛洪、南北朝时期的养生家陶弘景、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等,也有相似的论述,都认为只有拥有淡泊空灵、虚怀若谷的心境,才能活得潇洒自在,快乐长寿。


纵观古今中外,有所作为或是长寿延年的人,大都心情开朗,豁达大度。他们想得开,忍得住,放得下的人。晋代文豪陶渊明有“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佳句,其实正体现了他的追求。在这空灵愉悦的境界中,诗人物与心融,境与意会,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乃成为长寿之代名词。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因为不得志,写下了“难得糊涂”这四个很被现代人赏识的字。从养生角度来看,“难得糊涂”可以解除许多心理压力,化干戈为玉帛,对调整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原始点按推是一套简单、易学、速效、安全的中医外治法,是错误医疗和庞大医疗费的克星,是被当前腐败的医疗体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数患者的福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