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雨村的三首诗

 呆羊 2016-11-12

作者:但见花开落

烛影摇红

—— 悼但见花开落君

雪妃嫣

仙阙灵根,想来也是多情种。

清风明月铸精神,生与群芳共。

笔绽文思泉涌,更堪评、红楼旧梦。

因缘但见,竟若花开,羡君雅重。

却恨清秋,梧桐折雨凋人凤。

乌啼云卷冷红尘,落叶埋荒塚。

而后诗词怎弄?纵得时、问谁可懂。

旧年曾写,怅惘生辰,思来犹痛!

贾雨村作为一个饱学之士,在整部《红楼梦》中却只提到了他的三首诗词(一律一联一绝)。而《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历来都是与文中人物情节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借此机会,也想说说对于贾雨村的这三首诗的一些粗浅看法。

窃以为,雨村在中秋之夜吟成的这一律一联一绝,不仅各有其用意,而且三首之间也并非孤立,含有层层推进的关系。

且来先看他的第一首诗。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背景:寄居于葫芦庙里的穷儒贾雨村来到甄士隐家,正值甄家有客,候于书房。窗外有丫环娇杏者对他看了两眼,雨村遂以为其有意于他,便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娇杏乃一巨眼女子,已然把她视为一红颜知己了,后又适逢中秋佳节,不免对月伤怀,由感而发,便随口吟成此诗。

注释:

1.“未卜”二句——三生,佛教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转生之说。唐代李源与圆泽和尚很要好,圆泽临死相约十二年后在杭州天竺相见。后来李源去赴约,见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见袁郊《甘泽谣》)这是在说前世有缘的宗教迷信故事。后多引申指男女姻缘。小说中“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即借此意。首联言雨村对自身前途颇感渺茫,适逢佳节更添愁闷。

2.“闷来”二句——颔联言自己虽穷困如此,但却仍能博得美人青眼相加。

3.“自顾”二句——颈联言雨村思及现状身世,又不免忧愁。“顾影”,孤单一身,形影相吊,自惭功名未就之意。“风前”,说飘泊淹留,羁旅他乡。“谁堪”,何堪、怎堪。“谁”在这里不是“哪一个”的意思。“月下俦”,指成亲。“俦”,伴侣。用唐代韦固遇一老人于月下翻检婚姻册子为其定婚的故事。(出《续幽怪录》)后称说媒的为月老本此。

4.“蟾光”二句——意思是希望月光也能引起女方的思念。蟾光,月光。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即癞蛤蟆,玉人楼,指所思念的女子的住处。尾联渴望月下老人能够为其喜结良缘,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

鉴赏

这首五律从文字技巧上看作得还是相当工稳的,起、承、转、合皆合法度,对仗多用流水对,气脉流畅。特别是首联,用对偶起而令人不觉。“一段愁”三字借李白诗意而暗切诗题,尤见功力。整首诗很好地表达了雨村喜逢知己红颜,又自感时下身世飘零的复杂之情,生动地描摹出了雨村当时的那种小儿女心态。全诗以抒情为主,基调比较忧伤,却不颓废,尾联更是突出体现了诗人对自己的未来还是抱有美好希望的。

再来分析其中的这幅对联: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背景:贾雨村吟罢前诗,“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搔首对天长叹”,接着高吟此联。

注释:

1.“玉在”句——《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另外《礼记?聘义》载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

2.“钗于”句——与上联意相似。奁,妇女盛妆饰用具的匣子。传说汉武帝时有神女留下玉钗,到昭帝时有人想打碎玉钗,打开匣子,只见白燕从匣中飞出,升天而去。(见托名郭宪《洞冥记》)

鉴赏:对于此联的用意,红楼爱好者有着诸多的解读。所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帖仅从作诗者贾雨村的角度进行评析,不作其他方面的蔓延。上联中,贾雨村显然与玉自喻,巧妙地化用了上述两个典故,借此表达自身不光是有用之才,而且还是个有德君子。在下联,同样利用一个典故,坚信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平步青云一展抱负。

有人认为下联主要表达的是指书中的娇杏(钗)正在等待着雨村(时飞)。窃以为此说失之偏颇了,因为根据上述的典故可知,用钗比喻飞燕,主要取其“一飞冲天”之意。如果真的要载深挖一点的话,我到觉得此处之“钗”也有象征美人之意,而屈原的“香草美人”又是指英雄的。所以,雨村上联以玉自比,下联是否是以美人自喻呢?

总的来说,在这幅对联中,我们看到了,贾雨村作为古代士族的典型代表,其中的博取功名经世济用的儒家思想表现得非常彻底。

至此,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幅对联与上面那首五律之间的关系。从上面的论述可知,第一首五律,其中抒发的更多的是雨村的儿女之情,而接下来的这联,却正是由这种儿女之柔情基础之上,激发出来的大丈夫立身处世的壮志豪情。如果说在第一首的五律中,雨村还表现的有点落魄而忧伤,无助而求助(蟾光)的话,对未来虽不至失望,但也实感彷徨。但在接下来的这幅对联里面,雨村可谓一扫五律之中的颓废,对自己的才学充满了自信,对人生持有很大的抱负,认为只要假以时日,自己的满腹经纶必能出售给帝王家,因而平步青云一飞冲天。

现在接下来分析贾雨村的最后一首七言绝句。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背景:雨村吟前联时,值甄士隐走来,邀至家中饮酒赏月。明月当头时,雨村“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士隐听了,心知雨村“必非久居人下者”,便慷慨解囊,资助他赴京应考。

注释

1.“满把”句——月亮把清光遍洒在玉栏杆上,好似护着它。

2.“天上”二句——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宋赵匡胤将自己尚未显贵时作的《咏月》诗念给南唐徐铉听。念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两句,徐铉以为显露了帝王之兆,大为颂扬。

鉴赏

前面说了,第一首五律贾雨村借以抒发的主要是一段儿女私情,第二联诗吟出的是他的一腔抱负。可知雨村已经言了情,表过志了,那么接下来的这首七绝又有何寄托呢?但从甄士隐听了雨村此绝之后,便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可知雨村此绝所抒发的仍是人生抱负,如果说在上一联中对此表现的还略显含蓄拘谨的话,那么此时的雨村,借着那七八分酒意,情绪不由得变得亢奋起来,把那积压已久的胸中块垒一吐而尽,尽而后快,已经俨然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功成名就的达官贵人了。

至此,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这首七绝和上面那副对联的关系。

从内容上,如果说那副对联清晰地表达了雨村博取功名的人生抱负的话,那么在这首七绝中,表露出来的却更多的是学而优则仕之后的政治野心;从诗人的内心变化来看,如果说在第一首五律中雨村内心还是有些彷徨和忧虑的话,而作联诗的时候已然是在等待时机的自信豪迈,当到了最后的七绝时,此时的雨村已经完全变被动为主动,他已不再乞求“蟾光”的恩惠,而是反客为主地把明月视作了自己,去恩惠“人间万姓”,变得自负而狂妄了。

总之。我认为贾雨村中秋之夜所吟的这三首诗,独立地看,每一首诗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中心。同时,三首诗之间又存在有机的关联,理解其中的这些关联,对于我们更好地去认识贾雨村的人物性格提供了一个帮助。从中,我们知道,初期的贾雨村满腹经纶,有抱负,对富贵功名的追求表现的极为迫切,虽然颇为自信豪迈,但却容易走向自负和狂妄。

贾雨村的这种性格特点,无疑在后文革职的事件中得到了体现。复出的雨村已不再“恃才侮上”,而是攀附“四大家族”作为“护官符”,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走过他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对于贾雨村的这种转变,多少还是可以从他的三首诗中找到一些深刻根源的。

最后附带说说曹雪芹。作者在塑造贾雨村这个人物时,作者以忠于现实的笔触客观地刻画了这么一人物形象,并没有因为自身的个人好恶,来任意将他描黑或粉饰,无论是对其外表的刻画,还是在摹拟其吟咏时也能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并真实地表现出来,这确是很不容易的。

点击下图即可关注“红楼梦研究”

微信公众号:hlmyj001;

投稿邮箱:hlmyj001@163.com ;

小编微信号:dongzhu196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