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学习的意涵和五大特征

 高占国 2016-11-17
相当长时间里,“教学即传递”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定位,人类认识成果是传递物、教师是传递者、学生是接受者。虽然也有批判者认为教学并非“传递”而是“体验”“创新”。在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知识来源相对单一的时代,在“知识就是力量”,在信息需要索取而非选择的时代,当发布的知识具有权威性而无需个人做评判而只需接受的时代,“传递”足以应对,因而有着实践的合法性基础。
人教社《课程 教材 教法》2016年第11期,刊发北师大郭华教授的文章《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摘要】深度学习的提出,既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代挑战的主动回应。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为理解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消解种种二元对立观念提供了理论支持。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确立了学生个体经验与人类历史文化的相关性,落实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模拟性地“参与”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形成有助于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而教师的作用与价值也在深度学习中得以充分实现。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规律;社会历史实践;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
1.联想与结构: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通过调动以往的经验来参与当下的学习,又要将当下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结构性的关联,从而使知识转化为与学生个体有关联的、能够操作和思考的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零散、碎片式、杂乱无章的信息,而是有逻辑、有体系、有结构的知识;学生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联想、调动、激活以往的经验、知识,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的知识结构。
2.活动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机制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回答的是学生的学习机制问题。”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活动,而非简单的肢体活动,”体验“是指学生作为个体全部身心投入活动时的内在体验。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地去容纳外在知识的灌输,也不是从实践开始的盲目试误,而是通过主动的、有目的的活动,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及其过程的学习与体验,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课堂讨论中的互相启发、小组作业中的相互依赖与信任,等等,这些活动本身,也典型地再现着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人与人的相互依赖、信任与合作。在深度学习这里,教学不再是人们所讽刺的”颈部以上的“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理智与情感共在的,鲜活的、有温度的活动。
3.本质与变式:对学习对象深度加工
”本质与变式“回答的是如何处理学习内容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去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孤立的知识点或记忆更多的事实性知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是直接从教师的嘴里听到关于事物本质的文字描述,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主题活动去把握,或者是”质疑“”探究“或者是”归纳“”演绎“,或者是”情景体验“等,让学生与自己的正在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一种紧密的灵魂联系。
4.迁移与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
”迁移与应用“解决的是间接经验直接化的问题,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它需要学生有综合的能力、创新的意识,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有学习就有迁移,甚至”学习就是迁移“”学习为了迁移“。”应用“则是”迁移“的表征之一,也是检验学习结果的最佳途径。
在一个学习活动中,先有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把握,才有”迁移与应用“,”迁移与应用“是对”本质与变式“的印证与检验。”本质与变式“是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而”迁移与应用“则强调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外化。
有”联想“才能有”迁移“,有”结构“才能去应用。“迁移与应用”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现实在教学活动中对未来要从事的社会实践的初步尝试,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的重要体现。

5.价值与评价:“人”的成长的隐性要素
“价值与评价”回答的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及意义,明确教学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以人的成长为旨归。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要自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自觉引导学生能够有根据地评判在教学活动中所遭遇的人、事与活动。
对所学知识及其过程进行评判,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其终极目的则在于养成学生自觉而理性的精神与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否关注学生理性精神与价值观的形成,是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传递知识、盲目探究)的根本差别。
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既是隐性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给予特别关注。


参考文献
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课程 教材 教法  [J] 2016.11 p25-p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