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图上的明代襄阳交通

 恒大名 2016-11-19

地图上的明代襄阳交通

□冯博文

先秦时期,北津戍(襄阳城前身)为楚国北上必经之地;汉魏以来,襄阳从来都是南北要冲;而唐代至明清的荆襄驿道更是在全国交通网络中有重要地位。

根据明代的几部襄阳地区地方志所绘制的《明代襄阳县交通图》(如图),清楚地展示了明代襄阳的水陆交通网络。

荆襄驿道穿襄阳城而过,在襄阳境内设置潼口驿、汉江驿、吕堰驿等驿站。来往的商人、士子往往自靠近宜城的潼口驿北上,或经岘山西侧到襄阳城西的汉江驿,或经习家池、岘山到达襄阳城,晚上便在襄阳城内歇脚。

次日,再乘渡船至樊城,随后依次经过团山铺、柳堰铺到达吕堰驿,在此停留歇息后,经黄渠铺出襄阳界,抵达河南新野。不仅商旅士子如此,明代嘉靖帝南巡也是走的这条路。

明代文学家袁中道经此路南下,记录下吕堰驿附近的风景。他说,经吕堰而南,“沿路多木香花开如锦幄”。

明清两代不仅在吕堰设置驿站,还在此设置巡检司和驻兵,扼守交通要道。清代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吕堰驿巡检王翼孙在抵御白莲教教众袭扰时殉职,嘉庆皇帝特下旨褒奖,王翼孙也成为清代少有享此殊荣的一位九品官。

襄阳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驿道,经东津、襄阳可向西抵谷城、武当山。因为武当山在明代中后期崇奉道教的氛围中地位尊崇,所以这条道路也是人来人往,颇热闹。

除了陆路交通外,襄阳地区有汉水、唐白河、清河等江河流经,构成了襄阳水路交通的基础。自汉水北上,经过宜城的诸多港湾,可以在襄阳的凤林关渡口、东津渡口、大北门及樊城牛首港、竹条港等港湾停歇、卸运货物。

清末民初,始自汉口、纵贯中国的“万里茶道”也是经汉水北上,在东津、襄阳、张家湾、老河口等港口转运,或由唐白河北上至新野,继而一路向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陆交通优势,使得襄阳成为汉水中游的商贸中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