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人有术:孔子教你的相人大法

 胜武工作室 2016-11-19

识人有术:孔子教你的相人大法

经典新知腾讯儒学唐东辉2016-11-17 10:20

文/唐东辉

看相算命,在世界各地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虽有迷信的成份,但也不乏经验的总结,科学的分析,如魏晋时刘劭所著的《人物志》,就是我国一部系统品鉴人物的著作,曾国藩将其置之案头,朝夕研磨,而曾国藩自己则著有《冰鉴》一书,说“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穷通看指甲,寿夭看脚踵,如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内,等等。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代表不会“看相算命”

孔子号称不语“怪力乱神”,但他也有一套相人大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号称不语“怪力乱神”,但他也有一套相人大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视其所以

“视其所以”,就是说要看一个人做了什么。通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可以知道他的目的和志趣所在。东汉末年的管宁和华歆,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但管宁通过观察华歆的所作所为,最后跟他绝交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天,二人在菜园中锄草,看见地里有一块金子,管宁挥锄不已,视金子如瓦石;华歆则不免心动,捡起金子看了看才把它扔掉。

又有一次,二人一起同席读书,这时外面有位高官坐着豪华的车驾从门前经过,管宁还是像原来一样继续读书,华歆则放下书出门去观看。等华歆回来时,管宁就割断席子,跟他分开坐,说:“你不是跟我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就是著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管宁本人不贪财富、不慕荣华,而通过这两件事,他见微知著,知道华歆对财富与高官的向往,所以才跟他割席断交。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代表不会“看相算命”

管宁割席断交(资料图 图源网络)

观其所由

“观其所由”有两解,一说是观察一个人做这件事的缘由即动机;一说是观察一个人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来做这件事。二说都有道理。就动机说而言,同一件事,动机不同,性质可能完全两样。如同样是偷窃,若是为生活所迫、走投无路,人们多能谅解,而如果是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人们则无法容忍。

就方式说而言,同一件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甚至德性。如赚钱,儒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奸商则昧着良心,伤天害理;又如做官,有的人又是请客又是送礼,无所不用其极,而孔子则是“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孟子·万章上》),绝不通过宦官癰疽和瘠环去疏通关系。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代表不会“看相算命”

儒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察其所安

“察其所安”,就是说观察一个人平时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一个人的行为,偶尔还可以假装,但内心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却是无法掩饰的。我们知道,孔门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但孔子最得意、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为什么呢?这不仅是因为颜回聪明好学,还因为他能够安贫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箪食瓢饮,穷居陋巷,其他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苦的忧愁,但颜回却能安于这种穷苦忧愁,并且“不改其乐”。颜回能够安贫乐道,所以孔子才那么喜欢他。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代表不会“看相算命”

安贫乐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就是说这个人的本性怎么还能隐藏得了呢?孔子两次反问,意在表明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三个步骤,一个人的本性就表露无遗、无所逃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