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门派》摘记

 矦文摘 2016-11-22

上清派  

尊奉上清经系的道派。上清派创始人是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囗。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杨羲扶乩降笔,称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经》31卷,命杨羲用隶写出,以传护军长史句容许谧及其子许囗,二许又传写上清经,并修行上清经法得道。东晋末,王灵期至许黄民(许囗之子)处求上清经后,传上清经法至五十余篇。江东道士慕上清经法丰博,争相传抄,故在江东地区形成传授修习上清经法的上清派。上清派以晋代女道士魏华存(南岳魏夫人)为第一代宗师,杨羲为第二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师是许穆、许翔、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陶弘景齐梁时居茅山传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上清派遂为茅山派所承袭。 上清派以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为最高神灵。上清派最具特点的修炼方法是存思。认为通过存思,天地之神可以进入人体,人体之神与天地之神囗混融,即可长生不老,飞登上清。上清派的存思、服气、咽津、念咒、佩符等修持方法,对道教斋醮仪式影响甚大。陆修静《三洞经书目录》著录上清经186卷,有127卷流播于世,其代表性经典是《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上清派宗师出身江东士族,其传播的上清经,使道教理论更趋成熟。上清派是东晋南北朝江东地区最有影响的道派。   

灵宝派  

因传《灵宝经》而形成的道派。古《灵宝经》自汉末传到晋代,不断增益繁衍。《真诰叙录》称:“葛巢甫传播《灵宝》,风教大行。”刘宋初年,《灵宝经》增至五十五卷之多,陆修静将其中可信者三十五卷加以增修,立成仪轨,使灵宝派信徒日益增多,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灵宝派重视符箓科教和斋戒仪轨,加强了劝世度人的宗教功能宣扬普度一切人。灵宝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天师道和上清道的长处成为晋末宋初很有影响的道派。金元以来,灵宝派以阁皂山为本山,成为经箓派道教的的重要分支。   

茅山宗  

以茅山为祖庭形成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为发展中心的别称。茅山宗的开创者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师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492),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囗所传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浩》、《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经数十年苦心经营,上清派的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茅山已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故此后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陶景弘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唐宋时期,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得唐宗室的尊崇,他们不时被礼请入京,讲道德醮,出入禁中,备受礼遇。时有茅山为天下道学所宗之誉。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刘混康曾治愈皇后孟氏心疾,哲宗于绍圣四年(1097)敕命将其所居茅山潜神庵扩建为元符观。宋徽宗即位又敕命扩建为元符万宁宫,并赐刘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剑,又亲书《度人经》、《清净经》、《六甲神符》赐之。时茅山已形成三宫五观,“三茅崇奉之严,未有盛于斯时也”。(《茅山华阳先生解化之碑》,刘大彬《茅山志》卷二六)茅山宗从齐梁至北宋,鼎盛百年,成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渐趋衰微,但仍传承不绝,时有高道名于世。元代,名道士杜道坚人勤(力字应为见字旁)元世祖,奉玺书提点道教,住持杭州宗阳宫。其后茅山道士张雨,以能诗善画,享誉于元后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张天师正一道。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四十五代,第一代魏华存称太师,第二代杨羲称玄师,第三代许谧称真师,第四代许囗至四十五代刘大彬皆称宗师。茅山宗传承以杨、许上清经箓为凭,刘混康得御赐印、剑后,传承信物增加了印剑。茅山宗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骗撰人神并列的上清神谱《真灵位业图》。茅山宗的修炼理论在陶弘景时已基本形成,后经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的弘扬而趋成熟。茅山宗传承、修习上清经,也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及天师道经戒法箓。修持方法以思神、诵经为主,也倡行从术合修,结合导引、服食、药饵、外丹和气功养生诸术,以得长生之道。茅山宗著述宏富,为前期诸道派之冠。清笪蟾光《茅山志》著录《上清大洞宝经篇目》一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箓》一部,《上清大洞宝箓篇目》三十五部,及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六十二部。茅山宗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它不仅在隋唐时期成为道教主流,而且有系统的道教理论和组织制度,对修炼方术和斋醮仪规也有较大贡献。茅山宗与龙虎、阁皂鼎立为符箓三宗,合并入正一道后,又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阁皂山派

即灵宝派。汉末以来,葛玄传古灵宝经,经葛洪至葛巢甫,创立经箓派道教的灵宝派道团。灵宝派在宋元间以阁皂山为本山,主要在民间活动。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四十六代宗师杨伯,元代曾被封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宋元间灵宝派主符咒斋醮和度亡祭炼之术,但亦掺合进雷法和内丹术。参看灵宝派条。

楼观道

亦称楼观派。南北朝至隋唐间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道派。该派的创始人为谁,现已难于稽考。《楼观本起传》称,该派由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所创,历秦至汉,传承不绝。此说自然不可信。据现存资料看,魏晋时已有道士住楼观,但在南北朝以前,其道士一直很少,对社会影响也不大。楼观之开始形成为一个道派盖始于北魏太武帝时。《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载:始光(424—428)初,尹通事马俭于楼观,“太武好道。钦闻其名,常遣使致香烛,俾之建斋行道。自是四方请谒不绝”。其后,道士牛文侯、尹法兴等人接踵而至,道士增至四十余名。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道士王道义又从姑射山将门弟子六七人来楼观,大修观宇,土木工匠就役者,日常数百。楼观坛宇,一皆鼎新。王道义又“令门人购集经书达万余卷”。置楼观。再后,西魏文帝又恩遇楼观道士陈宝炽,召入延英殿问道。又召其弟子李顺兴至都,试以法术。此时大约是楼观道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楼观道鼎盛时期,是在周、隋之际及唐初。北周至隋朝间,楼观道士王延与严达皆谙悉经典,博通法术,很受朝廷尊崇。北周武帝废佛、道后,曾选王延、严达等数十名楼观道士入通道观习道。隋文帝开皇初,严达又重修楼观宫宇,度道士满120员,楼观道的规模和影响更加扩大。至唐代,因皇室认道教教主李耳为始祖,楼观道士岐晖在李渊起兵时,又赞助过李渊,李渊为皇帝后,对楼观特别青睐。武德初,敕修楼观宫宇,并赐田十顷以充基业。又令改楼观为宗圣观,以岐晖为观主。至高宗时,以尹文操为昊天观主兼知宗圣观事。安史之乱前,楼观道因王朝支持,一直比较兴盛。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落。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此尹喜已非春秋时之思想家,而是被改造后的老子弟子。据称,当老子将出关时,他曾请老子写下《道德经》;在老子出关后,又随老子西去化胡,成为老子化胡的得力助手。他在南北朝激烈的佛道斗争中,被道士们塑造成十分显赫的化胡人物,其形象相继出现在继《化胡经》之后的《玄妙内篇》、《出塞记》、《关令尹喜传》、《文始内传》等书中。楼观道士将所尊祖师造成如此形象,表明该派是坚持老子化胡说最力、反佛思想最浓的一个道派。楼观派以《道德经》为主修经典。《老子化胡经》和与之相关的《老子西升经》、《老子开天经》和《妙真经》等亦受重视。《道教义枢》和《甄正论》有尹喜从老子受《道德经》、《妙真经》、《西升经》的说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三十《韦节传》说楼观道士韦节曾“注《妙真》、《西升》等经”。另外,据《楼观经》佚文,许多楼观道士又传习上清经。如《黄庭经》、《太上隐书》、《灵书紫文》、《天关三图飞行之经》、《采服日月黄华法》等十五种,足证楼道受上清派影响颇深。楼观道士的修炼方法,与其他道派不同,不限一、二种特别方术,而是杂采众家,符箓、丹鼎样样皆习。如行气、导引、断谷、服食、吞符箓,但以服食丹砂、丹药最为普遍。

升玄派

升玄为灵宝支派。以信奉《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而得名。道士授升玄五戒后成为升玄内教弟子,逐次晋级,授以相应的经戒和法箓,直至升玄派最高一级的无上登天毕券,唐代后升玄派融入灵宝派。

重玄派

道教哲学流派。重(音虫chong),为重复之义。其意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来,该派以重玄之义解《老子》,认为老学要义在于“玄之又玄”,以达到哲学思想上的无滞。重玄哲学,始于东晋孙登,后来梁道士孟知周、藏矜,陈道士诸柔,隋道士刘进喜,唐道士成玄英、李荣、蔡子晃、黄玄颐、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杜光庭、王玄览,皆阐发重玄之义。重玄家融汇佛学的的“双遣法”,以《庄子》“无为”、“忘心”说为基础,采佛教破除妄执意,不但超越玄学,而且超越佛学,将道教哲学深化为一种“重玄”哲学,这就是道教的向老庄哲学复归且深入发展的标志。道教重玄学既遣有、无,又遣非有非无;有无双遣,本迹俱忘,遣之又遣,忘而再忘,方入重玄之境。重玄哲在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思维、修持理论上融会贯通,为内丹学哲学支柱之一。该派盛行于唐,以成玄英最为突出,后杜光庭、陈景元亦继承其学说,影响甚大。

行善去恶的主体为人

人能知善,但知不一定去做,知与行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分裂,只有能知善又能行善,才算真知实行,真正有德。所以,道教说的积功累德,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修德,主要靠实践。通过实践前面提到的各种行善的准则,逐步体悟其中的真谛,慢慢积累,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时时戒省

修德靠自己,别人无法代替。至于修与不修,全在每人的自觉。没有自觉,要别人耳提面命,那样修不了德,即使偶尔为之,也不可能持之以恒,踫到艰难险阻,难免半途而废。道门中历代高尚之士,之所以受到人们敬仰,无一不是发大宏愿,道心坚定,持戒不懈。

唐朝高道司马承祯,名高德重,受到皇帝征召,许以高官,但他视富贵如浮云,坚辞还山。另有一位道士卢藏用,原来也隐居修道,名气响后,便应诏出来做官。他在送承祯还山时,指着京都附近的终南山说:“这儿本来就有好去处,何必跑去天台山呢?”司马承祯嘲讽地回答:“以人我看来,这不过是当上大官的捷径罢了。”后人从此概括出“终南捷径”的成语,专讽刺那些用心不坚希望走捷径捞好处的行为。卢藏用半途而废给人留下笑柄,也留下教训。修德必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住外界的干扰引诱,关键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见善即行,见恶远避,有过即改。

必须少私寡欲

上面提到卢藏用守道不终,原因在于他带着自私之心,又怀着追求荣华富贵的动机。也许他开始时还不是这样,但一旦成名,便改变了初衷。上面提到的种种善行,都要求自己无偿付出,若是用利己之心去参与,最多可以行之一时,决不能持久。老子说的“少私寡欲”正是行善修德的根本指针。若是处处从个人出发,以自己为中心,就不会有对人类对万物的慈爱之心,甚至于对同胞的痛苦麻木不仁,又哪里谈得上济人所急?怎么会去从事那些为人尤其是穷苦人而设的慈善事业呢?在现代社会里,以个人为中心,往往表现于为一己的享受而追求物质利益,被物欲牵缠既久,迷不知返,离纯朴之德越来越远。所以对现代人来说,寡欲尤其显得重要。

具体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将功德和过失都加以量化,使每人可以从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过多于功,还是功大于过,并且知过而改。道教中历代高士经过反复实践、研究和改进,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功过格》便是这种量化方法的经验总结,也是提供给人们的有效修身工具。

《功过格》的方法

《太微帝君功过格》这样介绍:“凡受持之道(方法),常于寝室床首置笔砚簿籍,先书月份,次书日数,于日(日期)下开功、过两行,至临卧之时,记终日所为善恶,照此功过格内名色(每一细则)数目(指某事合多少功或多少过)有善则功下注,有恶则过下注。不得明功隐过。至月终计功过之总数,功过相比,或以过除功,或以功折过。折除之外者,明见功过之数,当书总记(计),迄,再书后月。至一年大比(总评估),自知罪福,不必问乎休(吉)咎(过失,凶)。”

《功过格》要有具体的细则,以便于操作。比如:

  1. 赈济鳏寡孤独穷民百钱为一功,贯钱为十功。
  2. 一钱散施积至百钱为一功。
  3. 米麦币帛衣物以钱数论功。
  4. 饶润穷民债务亦同此论。
  5. 济饥渴之人一饮一食皆为一功。
  6. 济寒冻之民暖室一宵为一功。
  7. 救有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十功(谓驼骡牛马驴畜等)
  8. 救无力报人之畜一命为八功(谓山野禽兽之属)
  9. 虫蚁飞蛾湿生(指水中生物)之类一命为一功。

过的量化

  1. 穷民不济为一过,复加凌辱一人为三过。
  2. 偷盗人财物或教人偷盗百钱为一过,贯钱为十过。
  3. 若见偷盗不劝为一过。赞助偷盗为五过。
  4. 不义而取人财物百钱为一过,贯钱为十过。因而谋害其过加倍。

每一功过格实际所载的内容非常具体,条目也很多,这儿只举一些例子。有具体的条目和功、过的数量,二者相比较,就可以判定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同时通过逐月、逐年的比较,也可以评判自己在道德修养上有没有进步。

人的自觉

功过格提供了帮助修养的方法,但能否正确运用,还在于自己。如果有功就记,有过则瞒,那么非但形同虚设,而且欺人欺己又欺天,反而过上加过。

高道德要求的道戒

道士是道教的专业的神职人员,或者是主动出家专以追求成仙获得宗教解脱的人员。他们献身于道教,平时受到严格要求,比常人更亲近神仙,除了自己修炼以外,还要指导一般信众,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素质,包括道德水准。在他们内部,作为行为约束和道德规范的,主要是遵守道戒。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反复强度,行法之士,戒行为先。[1]道士随道阶的不同,要受严格程度各不相同的戒律。一般道阶越高,戒律越严。比如全真道士在初真(初受戒)和中极(第二阶段受戒)都有几十至三百不等的戒。在道教经书中,戒律形成一大类,每一组戒从五戒到数百戒不等。在各宫观中,还依据道戒和自己的具体情况,编定若干清规。戒律和清规,对道士的言行和思想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指导。它们规定了道士道德修养的基本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