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换届,如何从档案中识别干部

 金陵一棵树 2016-11-22

换届工作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中央明确提出,在换届工作中要坚持对考察对象的干部档案必审。干部档案作为“静的卷宗”,在考察识别“活的干部”方面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可以全面反映干部的政治品德、工作作风、工作实绩、自律意识等情况。在换届工作中,要有效发挥干部档案的审核把关作用,与谈话调研、深入考察、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工作了解到的情况相互印证,对考察对象做出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准确的判断,为组织选贤举能、知人善任提供最可靠的参考。 

鉴定政治品德

对党忠诚是每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档案真实是干部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反映着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在审核换届拟定考察对象人选档案时,如果发现个别干部档案中存在重要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出生时间、学历等信息因需而填,年龄需要多大就填多大,学历需要多高就填多高,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涂改档案信息、伪造档案材料,通过违规违纪甚至违法手段欺骗组织、投机钻营的问题,考察组就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这样的干部,弄虚作假,政治上不过硬,谈不上对党忠诚,一般不建议列为换届考察人选。

识别工作作风

 

严谨细致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工作态度,档案材料填写时是否整齐规范,体现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不计小节,则伤大雅,透过档案材料也能窥察干部作风。在审核换届拟定考察对象档案时,如果发现干部档案中各种信息填写前后一致,字迹工整美观,整卷档案几乎没有错填误填、乱涂乱改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干部作风严谨、细致,追求完美的特点,其对待工作一般也会认真负责、有板有眼、有条不紊;如果发现干部档案中信息填写混乱,整本档案字迹潦草,涂涂改改,甚至面目全非,无法辨认改后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干部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冒冒失失的特点,其在工作中一般也会是粗枝大叶,失误频频,考察组就要慎重考虑、慎重选择,这样的干部,不严谨不细致,一般不适合用到需要精细作风的职位。

考察工作实绩

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档案材料中记载着对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成绩的历史评价,为我们观其史、察其事、晓其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审核换届拟定考察对象档案时,如果发现干部历年工作考核创新亮点多,测评评议位次靠前,获得的表彰奖励比较多,基本可以判断其工作能力比较强,群众认可度比较高;如果发现干部历年工作考核成绩平平,测评评议分数不高,几乎没有获得过表彰奖励,考察组就要认真分析、认真研判,这样的干部,平庸无功,能力水平不突出,一般不适合委以重任。

检验自律意识

廉洁干净是每名党员干部应该坚守的底线红线,档案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干部的廉洁自律和遵规守纪情况。在审核换届拟定考察对象档案中,如果发现干部任中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材料中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记载,因故受到过党纪政纪处分等,考察组就要反复思考、反复掂量,这样的“带病干部”,需要到纪检监察部门深入了解,如果廉洁意识欠缺、屡教不改,应坚决拉入“黑名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委组织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