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朋友圈有人晒这样的皂片: 小编有点按捺不住想粗去晒太阳了呢~ 而阳光至少有八方面的保健作用! 钙在体内的吸收、代谢、骨化,都离不开维生素D,所以即使膳食中不缺钙,也可能因为维生素D不足,而影响钙的利用导致软骨症。
维生素D在食物中分布不广,畜肉、禽类、谷物、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D很少,它只存在于一些脂肪丰富的鱼类、动物肝脏、蛋黄和奶油中,这些食物并不被人们普遍食用,人体要想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最简便经济的方法就是晒太阳! 研究表明,1平方厘米皮肤经中等强度的阳光照射10分钟就能产生1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而成年人1天维生素D的需要量是200国际单位。
近年来发现多例先天性佝偻病的婴儿,他们的妈妈几乎全为白领丽人,其原因就是对阳光“严防死守”经常适度晒晒太阳,也是条强身健骨之道。
晒太阳还能使脑部分泌一种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的特殊的激素----褪黑素,研究表明,人在40岁以后总的睡眠时间大约每10年减少27分钟,他们在夜间经常醒来,醒来后清醒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 有人认为,可根据这一新发现来利用人造阳光的照射来改变患者的生物钟,以利用由此产生的生长激素,来减缓人到中年时出现的衰老迹象。如果您时常忙于应酬或是从事室内活动,别忘了休息日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这样身心才会健康! 人的精神状态与接受的光照息息相关,而精神状态又影响着饮食量。冬季易肥胖,与光照不足关系微妙。
经常不晒太阳会使人的食量增加,不少人回家后常整晚不停地吃小食品来消愁解闷。这些人每天可能比平时多摄入500千卡的热量。因缺乏阳光而造成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脂肪在腹部积聚,尽管人们至今还不能确切地对此作出解释,但认为激素分泌异常是一大因素。 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受天气影响,如果缺乏阳光,会导致人类情绪低落。在气温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显著地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则为缺乏阳光;同时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冬天缺乏阳光的情况绝少出现,但在一连多天下雨的日子里,人们也会感到因缺少阳光而出现情绪低落。 这种因为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忧郁问题,在医学上特别叫做“冬季忧郁症”或“季节性情感障碍”,在冰天雪地的国家特别容易发生,这可能是因为日晒不足、气温寒冷、褪黑激素作用失调、血清张力素协调失当等原因。 当发生这种状况的时候,会让别人误以为你得了忧郁症,还会出现疲劳爱睡、爱吃又闷闷不乐的状况。虽然抗忧郁药物的治疗很重要,但是医学界也发现,让病人照射光线,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症状。
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天然杀灭细菌病毒的利器,经常晒太阳,是一种借助阳光来健肤治病的自然疗法。人的细菌感染,先从皮肤开始,经常接受日光浴,可以有效杀灭细菌或对细菌起抑制作用。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促进人体生成内啡呔(天然鸦片)的作用,它是日光浴使人感到舒适愉快的原因。 有人发现,在夏天,人们的性欲指数比冬季高出60%,而居住在热带的人种与居住在寒带的人种相比,其性能量几乎是后者的3倍。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就是阳光!
性生活要节制,房室过度,也容易损耗人体肾的阳气,导致阳萎。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孕期因缺少阳光照射而造成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过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维生素D对大脑发育的作用,直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趋势,欧洲和北美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春天出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中医讲要春夏养阳,好多人觉得不好理解,春夏自然界阳气那么多,干吗还要养阳呢?这主要是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论,因为,正因为春夏阳气旺盛,怕人们不知珍惜存蓄到秋冬真正需要时,却没有了,于是容易得一些阴寒性的、机能下降的病症。
喜欢看动物世界的人知道,有些动物就是通过晒太阳来获取能量的,如鳄鱼、蛇等。 进行日光浴时间,应根据地区和季节差异有所不同,冬春季可在中午,夏季可在半上午9~11点、半下午4~6点进行;每次可晒2小时左右。 进行日光浴时,不宜空腹,不可入睡,酌情暴露身体,经常转换体位。可戴草帽和墨镜以保护头、眼,天冷要适当穿得厚一些,一般不宜外露身体,预防患感冒引起其他疾病。 (作者冯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新媒体编辑:刘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