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读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要点

 公孙云1204 2016-11-24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二级预防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中外指南又如何推荐?


整理:L

讲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崔炜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为什么会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如果想控制患者病情,医生该如何进行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国内外指南又给出哪些治疗策略和建议?11月19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崔炜老师,在“医生站”APP就这些问题为大家带来了详细讲解。


STEMI为什么发生?


考虑二级预防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STEMI为什么会发生。


引起STEMI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造成斑块破裂,以及斑块破裂以后造成的继发的血栓失衡。如果想预防STEMI再次发生,需要保证斑块稳定,防止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


病人STEMI发生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1.心肌梗死后,机械功能异常及心室重构

2.电不稳定:心律失常


综上,STEMI患者二级预防重点在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以及得了STEMI后,机械和电不稳定所造成的恶性事件。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如果想要斑块稳定,需控制三高,改善病人的生活方式。


一、控制病人血压


已经得了STEMI的患者,我们首先要有效控制其血压。


2015年中华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这样规定:STEMI患者出院后应进行有效的血压管理,应控制血压<140 0="" mmhg="">,结合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降压目标,STEMI患者一旦进入稳定期,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患者出院后,血压应该至少控制在140 mmHg以下,有条件应控制在130 mmHg以下。


2013年ESC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治疗指南强调,冠心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90 mmHg,但是ESC指南中也推荐病人血压能控制在收缩压130~140 mmHg,舒张压80~85 mmHg最好。


2015年ACC/AHA界定的冠心病病人的血压,也建议收缩压130/80 mmHg


二、血脂治疗目标及策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血脂治疗目标及策略:


1.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07 mmol/l="" (80="">,且达标后不应停药或盲目减小剂量。

2.对较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仍不能达标者可联合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注意,刚刚出炉的201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治疗目标及策略中已建议极高危病人(包括STEMI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8 mmol/l="" (70="">


最新2013 ACC/AHA胆固醇治疗指南(表1)不再强调血脂治疗下限,只强调他汀类的治疗强度。


表1



三、血糖的治疗目标及策略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血糖控制目标及策略:


1.STEMI患者病情稳定后均应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合并糖尿病的STEMI患者应在积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给予降糖药物治疗。


血糖控制目标(HbA1c):

<7.0%:适合于一般健康状况较好、糖尿病病史较短、年龄较轻者。

<8.0%: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长、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后血糖难以控制者。


血糖控制用药及选择(见图1),应优先选择二甲双胍等能明确证明有心血管保护的降糖药。



图1


四、改变生活方式


STEMI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归根结底应追寻维多利亚健康宣言: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生活方式干预及康复:膳食


合理膳食,控制膳食总热量和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以及胆固醇摄入(<200>




虽然国外指南对胆固醇摄入量不再做要求,但国情不同,我们不应过分迷信。胆固醇含量与摄入量有关,摄入的多,胆固醇也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之所以患病率明显增高,与我国近年生活方式改变,尤其是膳食结构改变相关,所以我们还是应要求病人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图2)。



图2 每100mg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


生活方式干预:减重


减重人群:超重和肥胖的STEMI患者。

减重目标:BMI控制在25kg/m2以下。

减重速度:6~12个月内使BMI降低5%~10%。

减重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生活方式干预及康复:运动


以体力活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可降低STEMI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再梗死,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危险因素、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STEMI后早期行心肺运动试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如病情允许,建议患者出院前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客观评估患者运动能力,为指导日常生活或制定运动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病情稳定的患者出院后每日进行30~6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行走等),每周至少5 d。阻力训练应在心肌梗死后至少5周,并在连续4周有医学监护的有氧训练后进行。


体力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诱发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中等度体力活动:   200千卡/天消耗(病人运动过程中不感到气短,这种强度一般是比较适合病人的体力活动。)


步行(120-140步/分)        50-60分钟/天

自行车                             50-60分钟/天

耕种花园                         50-60分钟/天

太极拳                             30分钟/天


运动过程:建议 5分钟热身、20分钟运动、5分钟恢复。

运动强度:安全最高心率  170-年龄, 谈话试验。


生活方式干预及康复


STEMI患者应永久戒烟。医生要特别注意识别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治疗。


五、如果患者斑块破裂,需进行如下治疗


1.所有STEMI患者出院后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日剂量为75~100 mg,有禁忌证者可用氯吡格雷(75 mg/d)代替。


2.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术后(无论放什么支架)应给予至少1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预防重构心室重构


1.CEI 或ARB

2.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3.β-受体阻滞剂


虽然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存在争议,但已经得了心梗的患者,它在应用证据非常充分: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最大耐受剂量长期治疗(I,B)。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可改用ARB类药物。


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和高血钾的STEMI患者,经有效剂量的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其LVEF仍<>


预防猝死:ICD


STEMI患者ICD一级预防适应证:


1.STEMI 40d后经最佳药物治疗仍存在心力衰竭症状NYHA心功能Ⅱ~Ⅲ级且LVEF≤0.35和预期寿命1年以上。


2.STEMI 40d后虽经最佳药物治疗仍存在轻度心力衰竭症状(NYHA心功能I级)LVEF≤0.30和预期寿命1年以上。


STEMI患者ICD二级预防适应证:


1.有明确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存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持续性室速。


2.非急性期内发生室颤存活的患者。


六、STEMI二级预防的ABCDE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两套ABCDE完全适用于STEMI。




第一套ABCDE:A:抗血小板治疗、B:β-受体阻滞剂、C:降低胆固醇、

D:糖尿病控制、E:教育。


第二套ABCDE:A:ACEI、B:血压控制、C:戒烟、D:饮食控制、E:

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