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军奇10vk0h4qkt 2016-11-25

PD工具:有限选择

- 杨洁 汇智有方毕业讲师

命令孩子时,他们感受会怎样?

首先我来模仿一些家长对孩子说的话。请你来体会一下你作为孩子听到这些话的一些感受。

去刷牙。

快点洗脸去睡觉。

穿上外套。

快点吃。

慢慢吃。

该写作业啦!

快起床。

走路小心一点。

去外面玩,要有礼貌。

要和小朋友们分享。

离电视远一点。

听完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接下来你想怎么做呢?

我刚刚模仿家长对孩子说的那些话都是命令,或者是要求。大家想想这些话给孩子们会带来什么呢?

可能是反感对抗。你让我这么做,凭什么你总要命令我,凭什么每次都要听你的?也有可能是麻木封闭。你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吧!我关上了耳朵不听就是了,我不理你。也不理那些要求,我就是听不见,听不见,听不见。

那怎么样能够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呢?如果我们不给孩子提命令和要求,我们可以跟孩子怎么说呢?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除了命令,怎么说更有效?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接下来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七点了,该回家吃饭啦!快点回家啦!这个是在命令孩子赶紧回家吃饭。那如果我们改成给孩子提供一些有限选择,那可以这样说“七点了,我们该回家吃饭了,你是想马上回去还是再玩三分钟后回去呢?”如果你是孩子,哪种方式你会感觉更加舒服,更受尊重,更愿意合作呢?

父母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孩子提要求,而非选择。选择是大人与孩子共享权利。孩子会更愿意回应选择而非要求。所以在恰当的时候,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至少两个大人和孩子都愿意接受的选择。是的,有限选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给孩子有限的选择是将权力交给孩子的开始,也是家长们开始练习放手的开始。

怎样开始“有限选择”?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有限选择,包括两个态度和三个技巧。我们现在来一个一个看。

第一个态度,给孩子部分自由和权利。举个例子来说明,晚上九点半了,孩子还在看电视。已经看了一整天,除了吃饭的时间都在看动画片。如果我们说,你现在是要去看动画片,还是不看啊,你来决定。那么孩子有可能说不看也有可能说要继续看。如果孩子说继续看那怎么办呢?

这是一个有限选择,可是尊重了客观事实,尊重了孩子发展健康原则了吗?显然没有。所以我们给孩子有限选择的时候,只是部分自由和权利。我们给出的选择,还需要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孩子发展健康的原则。

第二个态度是互相尊重,大家还记得是哪三个尊重吗?尊重自己,尊重孩子,还有一个是尊重客观事实。还是刚刚那个有关看电视的例子。我们可以说“宝贝现在已经九点半啦,是准备睡觉的时间了,你是现在关掉电视睡觉,还是五分钟后关掉电视准备睡觉呢?你来决定。”这个选择尊重了孩子发展健康原则,尊重客观情况,是一个有限选择。

我们再来看看有限选择的三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的选项。如何才能做到提供孩子和家长都能接受的选择选项呢?有两个关键词献给大家。

第一个是恰当。给孩子提供的选择得是合适的。有些时候我们给孩子提供的选择是不恰当的。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比如让孩子选择是否要刷牙,是否要上学,是否要伤害别人,或是否做一些诸如在马路上跑,爬楼,爬上楼顶之类的危险行为。其实这些都是不恰当的。第二个是可以接受,可以接受意味着你愿意接受孩子的任何一个选择。

第二个技巧是头脑风暴。在有限选择中,在提供有效的选项之前,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大家感觉都好的时间,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一起头脑风暴出有效的选项。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比如说国庆假期去哪里度过?有哪些家务和孩子可以帮忙一起做?周末我们可以有哪些亲子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等到假期到了,该做家务活时,或是到了周末我们就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个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技巧,富有孩子气和创造力。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提供选择还需要富有孩子气和创造力呢。先给大家读一个例子。我们该出门了,你是要像小兔子一样跳出去呢还是要像大象一样重重的走出去呢?读完后有没有感觉到很好玩?走出门还能像是在做游戏。孩子们爱玩是天性,但我们提供的选择富有孩子气和创造力的时候,便能更好地吸引着孩子来做选择。

案例分享

命令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

前段时间我给我们家瑶瑶买了一本新书叫淘气包马小跳,她一直很期待的。那天晚上她做完家庭作业之后,就兴奋的不行,拿着书在书桌前看了起来。时间很快就到了睡觉的时间,那这个时候奶奶过来提醒,拍了一下正在全神贯注看书的瑶瑶,对她说“瑶瑶,到睡觉的时间了,快去刷牙睡觉了。”

瑶瑶说“不,我还要看晚点再去。”

这个时候爸爸给我使了个眼色,我跑过去接话了“瑶瑶,你觉得这个书有意思,还想看一会儿是吗?”

瑶瑶说“是,我还想要再看一会儿,我现在正看到这个故事的精彩部分。”

我说“你想再看多久呢,这个精彩的部分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能看完,五分钟还是十分钟?”

瑶瑶想了一下,翻了翻书,说“我大概还需要看十分钟。”

我说“好 那十分钟到了之后,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停下来然后去刷牙睡觉了。”瑶瑶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我又指着她的小闹钟说“瑶瑶你看现在是十点整,按照我们的约定可以看到10:10是吗?”人家说是的。

过了八分钟之后,“我提醒你啊,要快到时间了。”

瑶瑶说,“我正好看完了这个故事,我今天就看到这了。”

接着瑶瑶就自己愉快的去刷牙睡觉了,没有任何的不高兴和不舍。

这件事情上有限选择让孩子得到了权利,还感受到了被尊重。感觉好了之后孩子更愿意去按照我们的约定去执行,也更进一步的培养了孩子的一个自控力

【正面管教体系】

“正面管教”体系基于“个体心理学”理论,四十年前创建于美国。正面管教为了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挑战而设计:能让身心疲惫的育儿过程,转化为家长和孩子都放松、享受的美好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