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女的翻译》第6篇· 亚历山大私人收藏——明代青花及彩釉

 汐钰文艺范 2016-11-28

明代青花


在亚历山大收藏的年代,明代瓷器少有人问津,也无人专门研究;所以本系列中,明代瓷器没有那么多展示。我们发现,有些宋瓷在明代继续烧造,比如处州龙泉,磁州彩绘瓷器,土定,和一些定窑及钧窑的仿品。有一、两件陶瓷器不能定窑口,比如图37中那件葫芦瓶和36的那件漂亮的花盆。


图 37

前者是米色胎炻器,葫芦下半截刻莲花,通体施漂亮的翡翠色调的绿色釉。花盆则采用三足炉的造型,也是米色胎炻器,装饰两组缠枝牡丹,用泥线起出轮廓,然后再填龟壳绿色,黄色和茄紫色釉,其他部分罩深紫色釉作为底色。这是一件干净漂亮的晚明流行的品种[1],由十五世纪的三彩器物演化而来。


图 36

其余的明代作品毫无疑问都是景德镇的瓷器,当时景德镇已经是中国制造瓷器的中心。其中包含了各个时期的青花瓷精品。图38是一件造型漂亮的青花瓶,蓝色中杂有斑点,十五世纪常见这种现象,瓶身另装饰有一周缠枝莲纹,由圆模雕刻纹作为区隔,一组菌菇类团纹中画灵芝作为长寿的寓意,另有一周拘谨的叶子图案。这件器物可以很有把握地被划入十五世纪作品,很可能是宣德(1426-35)年制作。


图 38、图 39

另一件样品如图39,是一件六方瓶,造型雅致,画片采用嘉靖时期(1522-66)的那种薰衣草-蓝色彩料绘制。主要的装饰图案,为蓝底留白流线型团纹,或许是由凤尾羽毛的图案想象发展而来。周圈依然装饰有拘谨的树叶纹和一些几何图案,以及底足处的云纹。在底足空白处有月兔纹,许多晚明瓷器上似乎都有这种款识。另有一件嘉靖精品,见于图40的碗。此碗胎体薄,拉坯精湛,外翻口沿,有金属扣。图案由紫罗兰色调的活泼蓝色绘制,山水图案细腻,并有人物与舟楫,十分生动。内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桥下扁舟。底部有罕见款识,方圈内书“台阁佳器”,这是“玉堂佳器”的一个变体。过渡期青花瓷的代表在明代消亡之时出现,其代表作是一件球茎状颈部的瓶,绘有常见的山水人物,颈部装饰常见的郁金香图案。


40

明代彩釉


明代彩釉瓷器中,三件入选本收藏。图41是一件罐的典型器,分两段拉坯再粘接,结痕明显。其装饰技法反映了两种明代的常用手法。肩部装饰如意纹,凸线贴塑,与图36器物类似,身部有波浪纹和莲花和花中四条鱼,都以凸雕方式表现。装饰以黄色、暗紫色、玳瑁色为主,底色为大片玳瑁色为主,底色在窑烧过后发绿。器内绿色,底足无釉发褐,此瓶应为正德时期(1506-21)烧造。


图 41

图42是一件浅碗,署嘉靖青花款,明显是明代受前朝风格影响的作品。除了底部上白釉,通体装饰珐琅釉,由黑线条轮廓作边线。


图 42

中部为翼龙,两边有神兽,通常称为“海马”,这种海马在水里翻腾出螺旋状浪花,浪花上飘着梅花。海浪为深绿色,其他装饰为白色或黄色和茄皮紫色。同样的技法也应用于图43中那件漂亮的碗之中。


图 43

在这件瓷器中,图案设计为梅花开放的枝条,桃子,石榴绿,明黄色底釉上装饰茄皮紫和白色。底部有白色底釉,装饰嘉靖双圈青花款。曾经一度人们相信,双圈款在嘉靖之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看法已经被若干铁的事实所推翻,但如同很多类似的收藏界的套路说法,它还是很顽固的在流传,时有耳闻。所以有必要不厌其烦地重申此点。


下期预告:第7篇 · 亚历山大私人收藏——清代单色釉



注:

[1]根据描述和图案,应为山西法华彩。但当时还不了解这种瓷器。


此文翻译自霍布森(R. L. Hobson)1931年著作

CHINESE CERAMICS IN PRIVATE COLLECTIONS

(《中国陶瓷私人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