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梅生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学术经验总结

 369蓝田书院 2016-11-28


⊙作者:甘丽,郑梅生

⊙编辑:精诚君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多,现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3亿余人,容易引发心、脑、肾及视网膜等脏器损害,导致冠心病、脑梗塞、脑出血、肾功不全、眼底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需要终身治疗以维持血压正常。目前,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但仍以口服降压药为主,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较重经济负担,而且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能忽视。


我的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郑梅生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领域辛勤耕耘近40近年为减轻长期口服药物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减少长期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更致力于中药结合中医特色治疗高血压的开发研究工作。其中,中药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已做为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肯定,为广大患者接受。


高血压病因病机理论


高血压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心以及冲任等经络的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调和所致。高血压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肾,累及心、脾等脏,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病证范畴,现在多归于'眩晕'范畴。病机为上实下虚,上实为肝气郁结、肝风上扰;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日久,阴损及阳,又致阴阳两虚临床主要证候以头痛头胀、心悸失眠、胸闷胸痛、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干烦热、颈项强硬、肢体麻木或肿胀、腰膝酸软等症为主。


眩晕病的病因很多,如情志失调可致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偏离常态。《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根据中医理论,肝脏主藏血,主疏泄,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人在气恼愤怒时,会产生肝气郁结,肝气上逆的证候饮食失调,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食咸盐损伤脾胃功能,致脾虚运化功能失司,痰湿内滞,阻于脉中,或因脾虚无以生化气血,导致气血两虚的病理变化;劳逸失衡引起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稟赋不足,体质虚衰,'肾气'的强弱受之于父母,'肾气'又分为阴、阳,肾阴主濡养一身之阴血,肾阳主濡养一身之阳气,若素体偏于肾阴不足,会表现阴阳失衡,产生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


老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以及立足于新安医学研究指出,眩晕病机错综复杂,复因失治误治,每呈虚实并见之势。因正虚易留邪,邪盛易伤正,故虚实并见可谓眩晕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郑老师通过从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药调治和预防等方面进行探索,发现除传统的肝肾阴阳失调对眩晕病的影响外痰浊、水饮、肝风、肝火、瘀血等病理产物对眩晕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大影响,故祖国医学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虚不作眩'的说法。因此提出'风、火、痰、湿、瘀'五邪致病的观点,'因痰阻络''痰瘀互结''肝风内生''精虚损'等是导致眩晕的主要病机。


中医治疗以从整体着手、辨证论治、调整阴阳、平衡气血为特色,与西医相比,虽然降低血压缓慢但可以缓解头痛、眩晕、失眠、胸闷、肢麻等症状还可以减少西药降压不良反应,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导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治疗眩晕的原则是调整肝、肾、脾调节阴阳气血偏胜偏衰,祛除风、火、痰、淤等实邪故提出了'化痰浊、调气血、通经络、养脏腑'的治疗原则,在穴位贴敷药物选用及穴位选择上亦要遵循上述原则。


穴位贴敷方法


1.对象


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国高血压联盟制定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局部皮肤溃烂;糖尿病者血糖控制欠理想;对本品过敏;严重心、脑、肾并发症;低血压患者禁用。


1级患者可以单独使用该疗法,2?3级高血压需在基本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或联合其他外治法。


2.药物组成及制备方法


天麻、钩藤、吴茱萸、三七,按2211比例混合研末,以醋调成糊状。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我科要求在本院制剂室完成。


3.选穴


穴位选择与针灸疗法是一致的,也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辨证选取贴敷的穴位,并力求少而精。我们选取具有调节血压、调理肝肾、调节经气的穴位,基础穴位有三阴交、悬钟、曲池、丰隆、涌泉穴等。肝阳上亢证加风池、太冲;风痰上扰证加丰隆、太溪肝肾阴虚证加足三里;阴阳两虚证加足三里、气海;气虚血瘀证加气海等。


4.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将药物均匀涂于专用的穴位敷贴膜中,每次取3?5穴位敷贴成人每次贴药保留12?24h,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再祛除更换,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3?4d。治疗2次后有效,能改善头晕目眩、心悸、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疗效多稳定且持久血压持续下降的时间多在2周以上。之后可以涌泉降压贴家庭持续使用,用上诉药粉或吴茱萸醋调后敷于双侧涌泉穴保留12?24h,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


验案举例


患者韩某,女,54岁,因'反复头晕、头痛近10年,加重半月'20155月住院。患者10余年前因牙龈出血、头晕、头痛在外院诊治,诊断为'高血压病'当时血压达220/180mmHg,反复发作头晕、头痛,头胀痛以巅顶沉胀为主要表现,伴耳鸣,视物不清,口干心烦,腰酸乏力,夜眠差,初服'常药降压片',血压控制差,近5年服'厄贝沙坦75mg/d,尼群地平10mg/d',压仍控制差,为170/100mmHg左右。近半月感上诉症状加重伴枕部及颈项部僵硬感,有时晚间加服厄贝沙75mg后可好转。入院时BP:180/100mmHg,舌红,苔薄白,脉细弦滑。査总胆固醇:6.27mmol/L,甘油三:.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69mmol/L,电图正常。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轻度主动脉瓣、二尖瓣反流。颈部血管B超未见明显异常。24h动态血压均值:收缩压155mmHg,舒张压96mmHg。白SYS>140mmHg79.1%;DIA>90mmHg:65.1%。晚上:SYS>120mmHg:100%;DIA>80mmHg:100%24h血压最高值:收缩压193mmHg,舒张压112mmHg24h压最低值:收缩压125mmHg,舒张压77mmHg24h压均值增高,血压负荷值明显偏高,昼夜节律消失。头MRI平扫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少许缺血、梗塞灶。


治疗在西药非洛地平5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及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宜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法。方用:天麻10g,钩藤10g,决明15g,生牡蛎15g,玄参15g,生地15g,怀牛膝15g,杭菊10g,灸甘草6g。穴位敷贴选穴曲池、三阴交、涌泉、风池、太冲穴。


10日后,血压下降为150/88mmHg左右,已无头痛、耳鸣,余症明显好转,舌红、苔薄少、脉弦细。予出院,出院后服用非洛地平5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50mg、钩菊胶囊(本院制剂)、中药贴涌泉穴,每周2次。随访2月余,未复发,现西药减量(非洛地平5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75mg)


导师分析患者素体阴虚肝旺,肝阳上亢清窍受扰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目为之眩。'《灵枢·海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均是阴虚致病。患者老年女性,素体阴虚未加调治就诊时以阴虚肝旺,肝阳上亢为突出表现,予平肝潜阳,滋阴熄风治疗后肝阳平抑,故改为平补肝肾治疗为主。初诊中药为天麻钩藤饮变化而来导师认为天麻钩藤饮潜阳有余,而养阴不足。对病程较长,阴虚阳亢者要加大养阴药使用。后期给予平补肝肾之钩菊胶囊。长期治疗配合调和阴阳、调理脏腑功能的中医外治法可达到很好的疗效。


小 结


穴位贴敷法常用的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吸收和穴位的剌激双重作用,起到调和阴阳、调理脏腑功能的功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现代药剂学称其为经皮给药。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肠循环故可更多地保持药物的有效成分还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直接剌激反应。


《黄帝内经》中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论述。清代著名医家吴尚先创立了内病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药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虽治于外,无殊治在内也。〃


所用敷贴剂为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方中钩藤始载于《名医别录》,味甘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可平肝熄风止痉;现代药理研究其所含钩藤碱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剂,具有广泛的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具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可补益肝肾滋阴潜阳,引火下行。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归肝经。可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始载于《本草纲目》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之功效。《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三七补血第味同而功亦等。故有北人参,南三七之说。四药合用共达平肝、调气、滋阴、活血之功效。


基础穴有曲池、涌泉穴、三阴交、丰隆、悬钟等。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其性善走通导,可祛散周身之风邪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三阴交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经交会穴,有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化痰通络的作用19]丰隆首载于《灵枢·经脉》为足阳明经络穴'具有和胃化痰、通经活络等功效为治痰之要穴;悬钟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足少阳胆经,为八会穴之髓会,足三阳之大络,是治疗颈项强痛之常用穴'各穴共用以调节阴阳、化痰利水、疏通经络、疏肝理气、调补肝肾使阴平阳秘、气血通畅、五脏调合,达到防病致病之功。


《灵枢·天年篇》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肾为肝母,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乙癸同源。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阳上亢则发眩晕。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是高血压发病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结合中医外治法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症状、减少口服药物,明显提高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可以看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具有安全、有效、价廉、副反应少、操作方便等优势在常规西药抗高血压病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辅助治疗高血压病可有效减少口服药物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略。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10月第27卷第10期。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