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核心素养,他们这么“读”(一)

 叶老师YP 2016-11-30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系”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傅国亮 


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普遍关注每一个维度的核心素养和每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人文素养应当是中小学生素养的核心,以人文素养为核心,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因此 要研究构建以培养人文素养为主的核心素养体系、 课程体系、教育体系、评估体系,基础教育才可 以承载大道,奠基“立德树人”这个根本。因此, 国家、学校和教师要研究精神食粮的结构以及这个结构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十年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疏漏是没有涉及研究和改革中小学课程的文理结构,十年新课程改革流 行的课程结构是必修与选修、必选与任选、选定性选修和选择性必修。我以为课程还有一个上位的结构被忽略了——课程中的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比例结构,因为自然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知识, 不提供价值导向和人生意义,科学精神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人文学科是关于价值的体系,提供价值和意义的体系,人文学科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 文史哲是人文学科的核心。当下基础教育缺失的正是人文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衷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郭永福


育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未来的社会是复杂而不确定的。人们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需要培养各种能力、具备多种素养,但学生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需要的素养都培养具备,只能从零零总总的素养中选取对学生一生发展最重要,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素养来培养,也就是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要加以重点培养。这就是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衷。 


核心素养的厚度需要慢慢品

@山东章丘四中校长 刘金水


提核心素养,似乎非常简单,谁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都比较认同核心素养是当下和未来较长时间内,人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人格品质。 但要让你说清核心素养应包括什么,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事实上,在核心素养的制定和讨论 过程中,全国上下、尤其是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积极参与。许多专家名人发表了不少文章或观点,贡献了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但没有哪一篇文章、哪一份成果能在较大范围内获得普遍赞同或认同。


我认为,这种情况,不是文件不成熟,核心素养抓得不准。而是这一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 特别的厚度。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必然有一个过程,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也会对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不能等着过去五年、十年、十几年、几十年后真正弄透了再发布。当没有太弄透、也不可能完全弄透、没有真正达成高度共识的时候, 内容罗列多一点,可能偏颇就少一点。何况,这已是众多一流专家历经较长时间研究、又融入许多人意见后集体智慧的结晶了。记得86版《红楼梦》播出时,举国上下普遍感到不满意:红楼梦能是这样吗?闭月羞花的林黛玉能像陈晓旭这般?但几十年下来,尤其是当又翻拍了几遍后,人们渐达成共识,86版《红楼梦》是真正的经典。



本文节选自2016年11月教育家杂志

核心素养,他们这么“读”》,

记者:吴爽 吴洪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