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红楼”第二十五回(下):你一个道婆,怎么会供菩萨?

 昵称37581541 2016-12-01


者:夜何其

【按:本文将补天遗石与神瑛侍者的关系解得清晰。对“魔魇法”事件加以黑客白客的比方,贴切有趣。对马道婆是佛是道,虽未定论,也是解析入理。最后引出曹公的宗教态度和立场,便显得有理有据。红楼究竟还是眷眷红尘,而非悟道之书。】




“通灵遇双真”是“姊弟逢五鬼”事件的后续。

“双真”是癞头僧与跛足道,前八十回,他俩联袂出现只有两回,第一回和第二十五回。“通灵玉”通灵也只有两回,第一回和第二十五回。所以,第二十五回要与第一回对照着看。

第一回说,那块通灵玉,是女娲补天遗下的一块石头,想去体验人间富贵滋味,茫茫大士把它幻化成一块莹洁美玉,让神瑛侍者夹带到人间。

神瑛侍者化身为一个叫贾宝玉的男孩儿,这个孩子肉胎凡身,除了聪明漂亮,并无过人之处。他身上的那块玉经过煅炼,却有了灵性,贾宝玉身上的种种古怪特性,就是这块石头通灵的结果。



这块通灵玉,对贾宝玉来说,像飞机上的黑匣子,电脑中的CPU,追踪记录着他的言行情感。他像一只被科学家放出去做实验的动物。那些做放归实验的动物,脖子上不是戴着一个装着仪器的项圈吗?贾宝玉的脖子上也带着一个,只不过,这个项圈被伪装成一块美玉的样子,世人不知,以为宝贝。这个项圈里面有贾宝玉的生命程序,情感密码。他隐隐感觉到冥冥之中有种力量在支配着他,却说不出这种力量来自哪里,这让他痛苦困惑。

马道婆像是一个黑客,在项圈的程序中植入了木马,这个系统瘫痪了。

贾府之人请了很多程序员,都无法修复。解铃还需系铃人,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化装成癞头僧和跛足道,主动上门,修复了程序,贾宝玉和王熙凤又活了过来。

黑客之外,有种高手叫白客,白客跟黑客一样,也是发现系统漏洞,只不过,黑客是利用漏洞,白客是提醒人们修复漏洞。癞头僧与跛足道到处去提醒那些命运奇特的孩子的父母,指出这个孩子的系统漏洞,教给他们解决方案。不是很像两个白客?

这个故事,也像是魔法师斗魔法,劝贾母供“大光明普照菩萨”的马道婆,是个黑暗系魔法师,蓬头垢面的癞头僧与跛足道,是光明系魔法师,双方魔法师大斗法,最终,光明系魔法师胜出。

曹公著书之时,把许多可以独立成书的故事,一古脑揉进一个大故事框架之中了。

《红楼梦》中包含着很多个可以独立成书的故事,通灵玉这条线,可以写成科幻故事或魔法故事;宁国府的故事,色情小说;荣国府的故事,家庭小说;大观园的故事,青春小说;私塾里的故事,校园小说;焦大的故事,革命战争题材小说;贾贵妃的故事,宫斗小说;贾雨村的故事,官场小说;赖大的故事,财经小说;赵姨娘的故事,心理小说;小红的故事,职场小说;张道士的故事,励志小说;柳湘莲的故事,武侠小说;刘姥姥的故事,乡村小说。举凡现在可以看到的小说形式,在《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到影子。这是《红楼梦》说不完写不尽的原因,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生活有多宽广,它就有多宽广,灵魂有多深远,它就有多深远。



第二十五回,有一个很让人困惑的地方——马道婆到底是道婆还是尼婆。说她是道婆吧,她口口声声念“阿弥陀佛”,称贾母为“祖宗老菩萨”,跟贾母说:“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这不是很奇怪——一个道教教徒,怎么读起佛经供起菩萨来了?是不是串了戏?

关于“道婆”,有一种解释,尼姑庵里服杂役的女子,叫做道婆。

若是用这个解释,马道婆的行为很说得通,她是尼姑庵里的杂役人员,念“阿弥陀佛”,供菩萨,合乎情理。如果她在尼姑庵里掌管香油灯烛之事,引诱别人舍灯油供菩萨,也好理解,别人舍了灯油,她可以赚抽头,类似于很多地方招商引资,谁引了资,谁拿提成。至于她跟赵姨娘说的药王,可能不是道家的药王孙思邈,而是佛教中的药王菩萨。

这个问题讲通,又一个问题讲不通了。

马道婆随身带着纸人和小鬼搞巫术,这是走邪道的道教教徒常玩的把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它在浓浓的巫术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道教奉老子为始祖,老子是个哲学家,并无宗教意识与宗教活动。道教教徒的老祖宗,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那些练神仙之术的方士们。他们中走正道的,练吐纳,练养生,一部分成了气功家或医生,走邪路的,搞些炼丹、看风水、打卦算命、驱妖捉鬼之类的把戏,很多江湖游医、江湖术士,往往披着道教的外衣。

从马道婆的害人之术来看,她很可能是个走了邪路的女道士。只不过,她做道士不是出于宗教信仰,而是为谋生。她的服务对象——也可以说是行骗对象,贾母、赵姨娘等人,也不是对宗教感兴趣,只不过用宗教来充塞空虚心灵,她们供神也是乱供一气。

佛道不分,不是马道婆和贾府的太太奶奶们如此,而是大部分中国人如此。《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和西天佛祖、太上老君和观世音菩萨,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从不认为有什么荒唐。在中国这样高度世俗化的国家里,大部分人缺乏严肃的宗教精神。



马道婆到底是尼姑还是道婆,我的看法是,马道婆这个形象,是个僧道混合体,看上去,她似僧又似道,实际上,她非僧也非道。对她来说,僧与道不重要,只要能骗钱就行。对那些太太奶奶们来说,僧与道也不重要,只要有种东西能够填补她们的精神空虚就行。对作者来说,僧与道也不重要,他生活中接触到的僧道,也是打着宗教幌子招摇撞骗。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红楼梦》弥漫着缠绵悲凉的气氛,有与无,真与假,繁华与荒芜,红颜与枯骨,王孙公子与乞丐强梁。这种触目惊心的对比,虚无空寂的氛围,与道家、佛家思想都有契合之处,曹公就站在这个契合点上。当他在滚滚红尘与太虚幻境之间选择一种沟通媒介时,他很自然地选择了一僧一道。

这个癞头僧与跛足道,几乎没有宗教特征,作者不说他们是僧、道,我们真看不到他们哪里像僧人,哪里像道士,就是两个有特异功能的神人罢了。

曹公爱的,还是红尘。




点击下图即可关注“红楼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