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电图ST段抬高,还可能是这些病!(第1期)

 aabbdcw 2016-12-02


编辑:L小编

讲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王勉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临床实际工作中常常遇到不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但心电图中表现为ST段抬高的疾病。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心电图ST段抬高除了急性心肌梗死(30%左右)还可能是: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ST段正常变异、左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高钾血症、急性心包炎、肺栓塞、变异性心绞痛、Brugada综合征、经胸电复律、室壁瘤、主动脉夹层、应激性心肌病、脑血管意外等。不同特点的ST段抬高,怎样从心电图上鉴别?不同临床情况,ST段抬高特点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分为4~5期进行,本期我们将介绍5种心电图ST段抬高,下周一,我们将继续介绍剩余的心电图ST段抬高疾病,同时从第3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病例并进行解析,请大家持续关注哦~


1.正常的ST段抬高


包括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正常变异,这三种ST段抬高形态略有不同,但这3种改变都可能出现在健康人的心电图中。


1)正常的ST段抬高特点:



特点:

  • 在这种图形中,ST段是凹面向上的。

  • S波越深,ST段抬高越多。

  • V2导联最多见(S波特别深,凹面特别明显)。


2)早期复极:


健康的年轻人,尤其是黑人男性,中部胸导联ST段抬高1~4mm是一种正常变异。这种图像通常被称为早期复极化。



特点:

  • 凹面向上的抬高,J点非常清楚,会出现锯齿状。

  • ST段抬高幅度不超过3mm(抬高程度不大)。

  • 可能只在胸导联出现,也可能在肢导联出现,很少单独出现在肢导联,也就是早期复极在胸导联更明显,aVR导联大约50%的早期复极人群ST段压低。

  • T波宽大,非常高(>10mm)T波底部不宽,宽度低于同导联的QRS波。

  • 与STEMI的主要区别是早期复极QRS波电压非常高,STEMI电压较低。



  • 在多数早期复极化的图形中,ST段抬高在V4导联最显著,J点有切迹,ST段凹面向上。T波高耸而不倒置。

  • 同时可有心房组织的早期复极化,导致PR段压低,但程度不如急性心包炎时显著。

  • 如若此种早期复极化图像出现于肢导联,ST段抬高在导联II超过导联III,在aVR可有对应性ST段压低。


3)正常变异


这也是一种正常变异。这种图形可能是早期复极化图形和持续性童稚型T波的结合。常伴有短的QT间期。




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和正常变异VS. AMI主要区别


症状:年轻、无冠心病高危因素、无胸闷、胸痛等自觉症状。


心电图(ECG):J波。ST弓背向下,多数抬高不严重,无动态演变。无血管分布特点。


酶学:(-)


难点:神经官能症合并正常ST段抬高。


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LBBB和左心室肥厚这两种疾病心电图容易和STEMI心电图混淆,包括正常ST段抬高、早期复极综合征和正常变异,这三种ST段抬高形态略有不同,但这3种改变都可能出现在健康人的心电图中。


LBBB的心电图特征



特点:

  • QRS时间延长;

  • 完全性者QRS≥0.12s,不完全者QRS<0.12s;

  • V5或V6 R波增宽,顶端粗钝或切迹

  • V1,V2导联S波宽钝

  • 电轴可左偏


左束支传导阻滞诊断急性心梗有难度


1.此时ST段可以继发性凹面抬高(尤其在前间壁)或压低,模拟或者掩盖心肌梗死的图形。


2.这种继发性的ST–T改变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如果方向一致,则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3.在LBBB, V1-V3的QRS波群多为负向,而前间隔梗死的ST段抬高不能表现出来。


4.有时候,继发性凹面向上的ST段为弓背向上的ST段所替代,提示合并前间隔梗死。


5.另一识别前间隔梗死的标准是,ST段抬高5mm以上(不是金标准)。


左束支传导阻滞 VS. AMI


症状:1.新发左束支还是既往存在。有无心脏病史(新发左束支有可能就是心梗,既往存在可能性小)。2.有无典型的心绞痛以及急性心梗的发病过程。

                

ECG:V1-V3的斜向上抬高,V4抬高较少,T波一般不倒置。QRS宽度。


酶学:(-)。合并心衰、感染可(+),会为诊断带来困扰。


冠脉检查:造影或CT。


3.左心室肥厚



特点:

  • V1 S波深,V5、V6 R波高;R V5或RV6 ≥2.5mV;RV5+SV1 ≥4.0mV(M)(注,F ≥3.5mV);

  • 同时左室肥厚在V1、V2、V3导联凹面轻度向上抬高,V4、V5、V6导联可以看到ST段压低,左胸导联ST段压低典型图10


左室肥厚 VS. AMI


症状:有无心脏病史。有无典型的心绞痛以及急性心梗的发病过程,ECG有无动态演变。左室肥厚ST段压低不会出现动态演变过程。


ECG:V1-V3的斜向上抬高,凹面向上,V4抬高较少,T波一般不倒置。


酶学:(-)。合并心衰、感染可(+)。


心脏彩超:左室肥厚结构的影像学改变。


冠脉检查:造影或CT。


4.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也极易与STEMI混淆。



特点:

  • 除aVR、V1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均出现ST段抬高,弓背向下,

  • 无相应导联的对应性改变,无病理性Q波,无QT间期延长,

  • AVR导联P-R段抬高,II导联及左胸导联P-R段对应性压低(比早期复极更明显,),

  • 常有QRS低电压(非常明显)及窦性心动过速。


急性心包炎 VS. AMI


症状:(早期)胸痛尖锐,与呼吸相关,躺下明显,发作时病人会产生前倾的被动体位减轻胸痛症状。


ECG:弓背向下,分布广泛,无血管定位,多见于侧壁、下壁。PR段压低。无病理Q波。


酶学:(-)。合并严重感染可(+)。


心脏彩超:心包积液。


冠脉:鉴别困难可造影。


心包炎VS. 早期复极鉴别


1.PR段压低幅度>1mm(比早期复极更明显);


2.V1导联出现ST段压低,早期复极不会;


3.ST/T 比值>25%。


5.急性心肌炎



特点:

可有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及R波减低。心肌酶学增高,临床表现酷似心肌梗死,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常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急性心肌炎 VS. AMI


症状:好发年龄。前驱症状。无胸痛,心衰、心律失常为主。


ECG:分布广泛,无血管定位,可见病理Q波。合并心律失常,室性多见。室内传导阻滞和加速性室速。


酶学:(+)。


心脏彩超:心功能下降,左室可长大。


冠脉:鉴别困难可造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