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加点姜,效果直接翻一倍!太神奇了,赶紧收了先~

 昵称32328552 2016-12-04

神奇的隔姜灸


关于隔姜灸,有这样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在遥远的秦汉时代,人们用“三伏灸”来进行预防疾病。什么是三伏灸呢?


指的是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即头伏、中伏、末伏这三天,把精选的大老姜切成薄片,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然后在上面点燃艾灸,以促进血脉运行,疏通人体经络,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名医别录》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姜具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还有镇静、止吐、抗过敏的作用。


将新鲜姜和艾灸结合起来,既可以益脾胃,又能温中降逆、止呕吐,除湿消痞,止咳祛痰。由于取材方便,隔姜灸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



在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中,有这样的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后来,明代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炷,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传统中医认为,隔姜灸可适应一切虚寒病症。具体来说,隔姜灸适合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疾病: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孩冬天感冒;另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病、关节炎、虚寒头痛、结肠炎


真实案例



我曾治疗过这样一个患者,她是一位职场白领,每当夏天就会严重依赖空调,经常整天在空调房里呆着,久而久之,身体受到了寒气的侵袭,之后出现了膝关节发凉、发疼,渐进酸痛等症状。


这对这种虚寒症状,我采用隔姜灸的办法为她调理了半个月,成功将寒邪赶出患者的体外,祛除了她体内的病根,此后患者的关节、肩颈再也没有出现不适感。



隔姜灸的操作步骤



在隔姜灸时,我建议你取一块新鲜的老姜。何谓新鲜?即出土不久的姜,而不是放了很久,都快风干了的姜。何为老姜?即生姜中的姜母。


然后,用刀沿生姜的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覆盖穴区即可,记住,姜片中间要用三棱针穿刺数孔,这样在艾灸时便于灸火透过姜空更顺畅地进入人体。最后,在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


灸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每次艾灸5~10炷,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隔姜灸的操作视频



隔姜灸的注意事项



1.姜片的厚度宜根据部位和病症来定,如果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的病症,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2.灸炷的大小宜在姜片直径以内为好,太大易引起皮肤灼伤,应谨慎从如果出现灼伤,可以在穴区涂一点红花油,一来可以缓解皮肤灼伤,防止皮肤过敏;二来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