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门沧桑 | (3-1)海门关之泪 | 隋王朝眼中海无门

 天马行事 2016-12-04

然而匪夷所思,历史上就正有看不见海运之利的皇帝和官员。首位无视海运的皇帝就是隋代开国皇帝隋文帝。这位出身关陇(指关中和陇山)集团的武人,脑中只有西北内陆人的农牧眼光,看不见东南沿海的社会经济如何运转,居然为镇慑叛逆势力,移撤海口章安的郡、县治所,将其搬迁到内陆。虽然其子隋炀帝创开运河壮举,功泽后世,眼睛已看见水,但其出发点还是为控制南方,巩固统治,不涉海洋。隋朝38年的统治虽短,却无可奈何地造成台州行政中心1400余年龟缩内陆的定势,并演变出划江分县的积弊,严重影响台州海洋经济的发展。台州的海门关为之流泪千余年,因为港口失去行政的依托,就如断奶的孩子。不过,经济发展毕竟自有规律,官府虽然忽视,海门的港航还是被社会需求自发推动着。


海门沧桑  | (3-1)海之门关之泪  | 隋王朝眼中海无门

 

南北朝末期,身为北周辅政大臣的杨坚,于581年二月迫使年轻的周静帝让位,改国号为隋,建都长安,自立为隋文帝。


隋开皇八年(588 ),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后陈被隋消灭,长期分裂的中国又实现统一。由于隋王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限制江南豪族利益,江南原后陈国境内的旧势力都十分不满,内心充满逆反的情绪。临海郡乐安县(今仙居县)的蔡道人便自称大都督,割据一方。



隋文帝杨坚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隋王朝为加强极权统治,采取精简机构政策,实施废郡并县措施。灭陈后的第二年(589),临海郡和郡属所有县都被撤消,全部归并成一个临海县,隶属于处州(后又称括州,州治在今丽水市)。



隋开皇九年永嘉郡和临海县示意图


关于临海县,现有历史文献留给后人无数的谜团。今人所知的古临海就是现在临海市城区有古城围绕的区域,《词海》“临海”一词的条文说:“临海……郡名,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置。治临海(今市),不久移治章安(今临海市东南),辖境相当于今象山港以南,天台、缙云、丽水、龙泉以东地区。东晋以后南部辖境缩小。隋开皇九年(589)废。唐天宝、至德又曾改台州为临海郡。东晋时孙恩起义,曾与太守辛景大战于此,临海旧城相传为辛景抵御孙恩所筑。”


宋《嘉定赤城志》是台州第一部地方志书,为当地人陈耆卿所撰,应是第一手资料。但《嘉定赤城志》的说法是:隋开皇“十一年(591),置临海镇于大固山,移其县于镇”。也就是在此之前,今临海古城这块地连镇也没有,临海县城是在其它地方,到这一年才移到今临海城关。而辛景抵御孙恩是在东晋安隆帝五年(401),要比这一年早190年。


至于辛景抵御孙恩,《赤城志》“山水门”的记载是:“大固山……晋隆安末,孙恩为寇,刺史辛景于此凿堑守之,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山。”



明谢铎著《赤城新志》中的台州府城图,西北角山体就是大固山。




临海老照片所摄大固山(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词海》“临海”词条的解释词显然错误。


第一,“临海”作为郡,设治章安,自东吴至隋历332年,唐代短暂将“台州”改回“临海郡”仅16年,因此用“郡名”解释“临海”只能指章安,解释今临海地名应用“县名”。因为今天临海市地方的“临海”,从古至今,除了那16年,都只是一个县名。同时,“临海”也不是一个州名,州名是“台州”。


第二,东晋时辛景是否在大固山筑城,《赤城志》已经写得很明白了,那是“凿堑守之”,即挖壕沟来阻挡,怎么会是筑城呢?筑城有这么方便的吗?在古代,只有郡、县才筑城,到明代才有卫、所筑城,荒郊野外连镇也不是的地方会筑城吗?





今人所画辛景抗击孙恩图。在画家思维里,大固山也没有城墙。



徐三见主编《台州府城墙》中所列城墙所用城砖,最早年代也只是宋代,为何不能从最底层挖出晋代的城砖呢?


其次,《嘉定赤城志》也由于记叙不全,留给后人不可解的谜团。在隋开皇十一年前,今临海城关这个地方既不是县治也没有设镇应是确定的。吴赤乌十二年(249)分章安县设置的临海县,它的县境在哪里?县治又设哪里?由于《赤城志》没讲清楚,就成了千古哑谜。开皇十一年移临海县治于大固山下新设的临海镇,它从什么地方移来的呢?


按照隋初的撤郡并县,这移来的临海县治应是撤并后的临海县治,那撤并是怎么进行的呢?有两种方案可用:一是撤消所有县,把临海郡降为临海县;一是撤消临海郡,把郡所属县都并到原临海县。采用第一种方案,新的临海县治在章安;采用第二种方案,新的临海县治即是那个没任何记载可寻的老临海县治。如果是前者,“移其县于镇”就是把设在章安的临海县治,移到在大固山新设的临海镇;如果是后者,那老临海县治在哪里呢?


1985年的一次考古挖掘,在灵江南侧支流义城港下游的大岭山南麓姜家岙村发现了六朝古城遗址,文化层散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遗址北缘有残段夯土城墙。有专家认为这里可能即临海古县治。


不过,从隋精简机构的可操作性来分析,并县并到章安可能性更大。因为章安是一个老县,具有676年的历史,而且现存郡、县两套机构;而临海县城自吴赤乌十二年(249)设置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才342年,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薄弱。从精减和调配官吏的角度看,章安有较高层次的郡级官吏可利用;从基础设施层面看,具备郡、县两级公廨的章安有更好的办公资源。


隋初并成的临海县县治在哪里,或许并不重要。但移撤了章安的郡、县设置,却实实在在地严重打击了章安社会经济的发展。




骑马征战的北方军阀(图片来自网络)。


隋王朝为什么要把统辖今台州全域的临海县治移到今临海所在的大田盆地呢?联系乐安蔡道人割据反隋事件,可为我们找到答案。隋王朝首先是在大固山麓设临海镇,中国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它是一个军事据点,镇的将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


十分明显,大田盆地扼仙居河谷的出口,在这里设镇就在于对内陆山区形成镇慑。而将县行政机构也移到这里,便有与军事机构合署,实行军管之意。这个情况说明隋统治者选择治所着眼于弹压谋反,几乎不考虑商贸经济。以弹压百姓论,在地域几何中心的大固山设治,自然比设治章安有利于对西部的管理。


另从隋统治者对郡的设置看,同样看到这样的思路。终隋统治的38年,统辖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市范围的郡(州)治,一直设在处州(后称括州),即今丽水城区。该设置既无视台州湾口的航海地利,也无视温州湾口的航海地利,只着眼于对内陆百姓的军事化管理,它反映隋统治者只有纯粹的农耕社会封闭自守头脑,没一点物资流通的意识;只考虑骑马去处州,不考虑乘船来台州、温州。


以弹压百姓理念治国的隋朝,虽然历38年就灭亡了,但以大固山麓临海替代台州湾口章安的州府级行政建置布局却从此定型,让其负面阴影残酷地笼罩了台州往后的1400多年!



隋炀帝杨广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一千多年中,台州南北的港口城市宁波和温州,都是州府(今地区级)行政机构的驻地,在行政和港口的相互依托下,城以港荣,港以城兴,都得到良性的发展。而台州湾口的港口则因为州府内迁,南北两岸都只有乡建制,北岸属于长乐乡,南岸属于明化乡。


在隋唐时代,乡是一个什么概念?


秦汉实行乡、亭、里三级制,隋朝实行族、闾、保三级制,唐代实行乡、里、村三级制。


秦汉时“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管教化,啬夫管诉讼、收赋税,游徼管治安、禁盗贼。其中有秩、啬夫、游徼是郡县的派出职官,乡只是一个没办公处所的管理片,三老只是推选出来的有名望的楷模人物,亭是与乡平行的有场所用于收储的机构。


至隋唐和两宋,乡的权力趋小,唐贞观年间每乡只置“长一人,佐二人”,乡功能弱化,向下转移到里和村。乡官制逐渐向职役制转变。实际上可以说,乡、里管理者无非是受州、县官吏所役的“差人”,帮州县收取赋税、派遣傜役和管控贼盗。


同时,隋唐至两宋,中国社会出现“城乡分业”现象,唐推行的“在邑居者为坊,在野居者为村”的“村坊制”,将城乡居民分割成了“坊郭户”和“乡村户”。


在明清以前的旧志书上,可以明白地看到:城郭、坊市与乡里是俨然有别的,坊只在州县城里,市或有在乡镇。


而在“公廨门”里,所有贡院、庙学、书院、教场、坛庙、官厅衙门都在州县城里,只有盐场、某些仓库和一些兵寨、驿站会在州城、县城以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