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解读唐诗】冯 至: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

 liuhuirong 2016-12-06

冯 至: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


                  出句多警策 绝代有诗圣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从明刊本《唐诗画谱》(西谛藏)

  ① 此为作者在世界文化名人——中国伟大诗人杜甫诞生 125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杜甫遗留给我们一千四百多首诗。这个数目不算不多,此外却还有许多 诗是失散了。他生前既没有像白居易那样热心编订自己的诗集,死后他的诗 也没有像王维的诗那样由皇帝诏令编进,他的诗集是到了北宋时才由杜诗的 爱好者广事搜罗,精心审定,逐渐编辑起来的。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前就说过, 他已经写了一千首左右的诗,可是在他的全集里,前期的诗只保存了一百多 首。就是安史之乱以后的诗,也难免没有遗失。杜甫的诗集虽然有这无法弥 补的缺陷,但我们如果按照编年的次序来读,却像是在读一部有组织的完整 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不同体裁的、独立的篇章,也有不少计划周密的组诗, 而且每个阶段的诗有每个阶段的特点,可是总的看来,则从头到尾构成一个 整体,有如一座璀璨壮丽、丰富多彩的大厦。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这部“诗史”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他那 个时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并对许多重要问题表达了 作者的进步主张;它还有声有色地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新兴的城市,以 及一些虫鸟花木的动态;在自然的图景和社会的变化中,它也叙述了作者不 幸的遭遇和内心的矛盾,抒发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和迫切的愿望,所以它 也是作者的忠实的自传。它和屈原的辞赋、司马迁的《史记》、施耐庵与曹 雪芹的长篇小说一样,经纬纵横,包罗万象,给读者一个丰富而又完整的印 象。
  我们翻开杜甫诗集,一开始就会读到他早年写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再读到他晚年的诗,又有《登岳阳楼》里“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那样的名句。泰山卓立在齐鲁的平原,洞庭湖的东南划分了吴 楚的疆界,一在全集的开端,一在全集接近结束的地方,中间有如长幅的画 卷一般,展示出秦川的云树、陇右的关山、蜀地的峰峦和江水,杜甫都用他 雄浑的诗笔一一加以描绘。在这壮丽的大自然中他也从不曾忽略动物界、植 物界的优美景物。他的诗反映时代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从来没有间断过, 从长安时期的《兵车行》直到在湖南写的《岁暮行》,有无数感人的诗篇, 记载了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至于他个人的思想感情,从早年“致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抱负到晚年“欲倾东 海洗乾坤”(《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的理想,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到逝世前一年写的“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 苏”(《江汉》),尽管是心情起伏,变化多端,他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却 是首尾一贯的。这一切使人感到,好像全集的结构诗人早已设计好了似的。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至于杜甫诗集所以能显示出这样的完整性和一贯性,主 要是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政治热情是始终不渝的,他忠于艺术的创作热情是 一生不懈的。今天我们纪念这个伟大的诗人,试图对于他的政治热情和创作 热情作一些叙述。
  杜甫的时代是唐代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杜甫青年时,还经历 了所谓的开元之治。但当时由于贵族官僚、地主豪商,以及寺院僧侣都广置庄园,兼并土地,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均田制遭到破坏,大量 农民失却土地。以均田制为基础,对中央政权起巩固作用的府兵制也难以维 持下去,随后各地节度使招募兵士,长期率领,地方势力逐渐强大。更加上 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日趋腐化,对内横征暴敛,对外连年进行掠夺性的 战争,使得贫富悬殊越来越大,阶级矛盾越来越深,最后爆发了成为唐代由 盛到衰的转折点的安史之乱,并且导致了邻近民族的不断进攻和此伏彼起的 长期内乱。广大的人民在这时期担受着各种各样难以想像的苦难。杜甫个人 的生活也同样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从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转变为一个常常衣 食无着、贫病交迫的“众人”(他自己常说:“生涯似众人”〔《上韦左相 二十韵》〕、“老逐众人行”〔《悲秋》〕)。由于个人的贫困,他逐渐接 近贫困的人民,深切地体会到人民的哀乐和愿望,同时他念念不忘国家的危 机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他写的诗便成为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 面镜子。
  这面镜子所照映的事物,不是浮光掠影,也不是些烦琐细节,而多半是 转变过程中带有关键性的重要事件。当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对外进行掠夺性的 战争,连遭失败,人人负担着过度的赋税和徭役时,杜甫写出具有划时代意 义的《兵车行》。这首诗虽然是从父母妻子送别行人写起,诗人主要的着眼 点则在于“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 生陇亩无东西”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他想到的是有关国计民生 的农业生产和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当唐代的统治集团集中天下财富,骄奢 淫逸的生活达到极点,安史之乱的爆发已迫在眉睫时,杜甫一再指出尖锐的 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给这个日趋腐烂的社会敲起的紧 急的警钟。安史之乱延续了七年多,杜甫的忧思焦虑完全贯注在平复叛乱和 人民的痛苦生活上边,但他同时也高瞻远瞩,看到当时的当政者由于只顾燃 眉而忽略了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借用少数民族兵力平定叛乱会带来无穷的后 患,一件是西方的防务空虚会引起西方民族的进攻。为这些隐忧他写了不少 诗篇,事实上过了不久,杜甫所担心要发生的事都成为惨痛的现实。像杜甫 这样具有政治敏感,既能博览全局,又能洞察隐微,不只是在他同时代的诗 人中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就是过去历代伟大的诗人中也是不多见的。至于 陈述人民的痛苦,讽谕皇帝的昏庸荒淫,揭发地方官吏的残暴跋扈,杜甫无 论在什么时候,都看作是诗人在他的时代里应尽的职责。他运用不同的诗体, 有时直陈其事,有时通过比喻和寓言,写得委曲婉转,有时也把深刻的体验 和认识概括为简练的诗句,像“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写怀》)、 “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之三)、“丧乱死多门”(《白马》)等句 包涵有多么丰富的内容!此外还有个别篇章以高度的艺术手腕,简要而明确 地叙述了几十年的巨大变化(如《忆昔二首》),直到现在,还常被历史家 所征引。
  杜甫的诗反映现实,能够这样深刻,主要是因为他观察事物,一切都是 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边。 杜甫写过许多关于战争的诗,但是战争的性质不同,杜甫对待的态度也不一 样。在那时,有皇帝穷兵黩武、边将贪功图利、对其他民族的掠夺性的战争, 有国家危在旦夕、镇压叛乱的战争,有抵御其他民族进攻内陆的战争,有各 地将领拥兵自主、互相残杀的内乱,还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这种“万国皆 戎马”的局面,不知引起诗人多少次的“酣歌泪欲垂”(《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直到他死亡前夕最后的一首长诗里还叹息着战血长流, 军声不息。他深深认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丧乱死多门”是 一句有力的概括。但是杜甫并不像过去一部分文学史家片面地所理解的,是 一个无条件的非战论者,他对于不同性质的战争有不同的看法。有害于人民 和国家的侵略战争,他是反对的;有关民族命运和国家生存的反侵略战争, 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拥护的;各地军阀的内乱,他是深恶痛绝的;至于农民 起义的意义,杜甫还认识不清,可是他已经看出“盗贼本王臣”的道理,这 在当时可以算是最进步的观点了。
  前边提到的《兵车行》是对于唐玄宗君臣不顾农业生产,不管人民死活, 一味在边疆发动战争的抗议。同时杜甫在《前出塞》里也提出诘问,“君已 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 杀伤?”他后来回忆当时征伐的情景,是“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组练 去如泥,尺土负百夫”(《遣怀》),一寸寸的土地都要用大量的生命和财 富来换取。这种侵略战争所得的后果一方面是田园荒芜,农业生产衰落;一 方面是播下了民族间互相仇恨的种子。关于前者,《兵车行》里已经说得很 沉痛,在另一首晚年的诗《又上后园山脚》里也指出来,“平原独憔悴,农 力废耕桑,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关于后者,例如吐蕃和唐本来是甥 舅一家、友好和睦的,但在天宝年间,玄宗任使哥舒翰对吐蕃大事杀伐,伤 害了民族间的感情,等到唐朝的势力衰弱时,吐蕃便一再进攻。杜甫对于这 种后果看得很清楚,他说:“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朝廷忽用 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
  对于镇压安史之乱和抵御外侮的战争,杜甫则采取与之相反的肯定态度。他被困在沦陷的长安时,写出关心军事动态、充满爱国精神的《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等名篇。后来逃至凤翔,任左拾遗,写过许多送友 人赴任的诗,在提到“去秋群胡反,不得无电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 判官》),殷切地勉励友人“垂泪方投笔,伤时即掳鞍”(《送杨六判官使 西蕃》)的同时,也关心到西方边陲的危机,“东郊尚烽火,朝野色枯槁, 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在唐军反攻 的期间,他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等诗都无异于鼓 舞士气的雄壮的战歌。他心中燃起的对于叛逆敌忾同仇的火焰始终没有停息 过。代宗广德元年,杜甫流离川北,吐蕃攻陷松、维、保三州,他写出悲壮 的《岁暮》:“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 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类诗在他的诗集里是 数见不鲜的。
  国家大难当前,危在旦夕时,杜甫认为,抵御敌人是人民应尽的职责, 他一再写诗鼓励。他在洛阳路上,看见一些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 苦的老人等都强征入伍。他面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替这些人提出沉痛的控 诉,对那些差吏给以严厉的谴责,但是一想到目前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 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这些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为了国家 的利益,他只好劝他们暂时忍受个人的痛苦,还是抵御敌人要紧。这时他的 心里充满了矛盾,使他写成了撼动千古人心的“三吏”、“三别”。——同 时他也没有忘记农业生产,但是他的想法和写《兵车行》的时候不同了,他 在一首《喜晴》里说:“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 麻。”这就是说,妇女在家,不惯于耕种黍稷,至于种菜种麻,还是可以胜任的,他再也不说“禾生陇亩无东西”了。 至于各地的军阀官僚,横征暴敛,互相砍杀,不把唐朝的中央政权看在眼里,这局面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一天比一天严重。杜甫到了四川,四川是 战乱频繁,到了湖南,湖南也发生骚乱。杜甫无论到哪里,所看到的都是“哀 哀寡妇诛求尽”(《白帝》)、“无有一城无甲兵”(《蚕榖行》)。杜甫 对那些争权夺利的“边头公卿”,口诛笔伐,写过许多长诗和短句。他为了 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总希望他们能够稍微照顾点民间疾苦,对皇帝表示拥护。 但是“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入衡州》),这时皇帝的“权”,在 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业已废弛的情况下,在内忧外患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在嬖佞当权、皇帝昏庸逸乐的情况下,是再也振作不起来,因此纪纲也就无 法维持了。
  杜甫在这混乱的封建社会里,“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入衡州》), 总是把改善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他对于不自振奋的皇帝,时而规劝,时 而讽谕,有时也进行大胆的揭发,幻想皇帝能行俭德,有一番作为,不是迫 切地喊出“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就是谆谆地论述 “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有感五首》之四)。尽管他在诗里苦口婆 心,反复陈词,这些话是不可能听到皇帝的耳里去的。他时常梦想“贞观之 治”的再现,但是造成“贞观之治”的客观的和主观的条件都已不存在了。 这是封建社会一个出身于统治阶级而又爱祖国、爱人民的诗人在所谓君昏世 乱的时代里常常遇到的悲剧,到了皇帝或国王这一关,矛盾就无法解决了。 这是屈原经历过的悲剧,也是杜甫的悲剧。
  杜甫在这样的悲剧中,虽然也间或流露出消极的、感伤的情绪,但主要的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政治热情。“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 四著作》),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宇宙澄清的希望。他不曾像白居易那样,在 写了大量能代民立言的讽谕诗以后(这些诗我们要给以很高的评价),在晚 年写了许多千篇一律乐天安命的闲适诗,并且用孟轲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作为他政治热情减退、态度转为消极的根据。杜甫是达则兼 善天下,穷却不肯独善其身。他在肃宗时充当过短时期的谏官左拾遗,这本 来说不上什么“达”,他却不顾生死,充分执行了左拾遗的任务,因而引起 皇帝的不满,他从此与长安永别,流离半生。对于朋友,他也经常勉励以国 事为己任。严武入朝时,他向他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 严公入朝十韵》)。他在长沙寄诗给道州刺史裴虬说,“致君尧舜付公等, 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在这同一首诗里, 他说他自己是“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作穷途哭”,这是多么坚强而卓绝 的精神。
  杜甫很早就把自己比作葵藿,他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这 俨然是一句终身的誓词,他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处境,都不能改变这个关 心朝政的“倾太阳”的“物性”。他晚年在湖南,“右臂偏枯半耳聋”,感 到“年年非故物,处处是穷途”(《地隅》),但他仍然是痛苦越深,毅力 越强,“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泊岳阳城下》)。我们认识到这种 坚韧不拔的积极精神,才能理解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凤凰台》、《朱凤行》一系列的高歌,宁愿牺牲自己,使人民能够得到幸福;才能理解 他“芟夷不可阙,疾恶信如雠”(《除草》)、“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 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五首》之四)那类的诗句,爱憎鲜明,有充沛的战斗力量;才能理解他绝大部分的诗篇中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国家与 人民的命运是那样声息相通,血肉相联。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这说明他的积极精神从不曾被艰危压倒, 他的诗才也不曾因为生活上的阻碍而枯竭。他的政治热情和创作热情始终是 兴旺的。他在另外两首不同的诗里也有过同样意义的诗句:在政治上他是“时 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江上》);在艺术上他是“他乡阅迟暮,不敢 废诗篇”(《归》)。这两联诗互相呼应,有如两扇羽翼,负载着杜甫的诗 凌空飞翔。杜诗的丰富的政治内容是依靠高度的艺术能力给表达出来的。
  杜甫一生关心政治,也一生锻炼诗篇。他从七岁开口咏凤凰起始,直到 在死亡的前夕,病卧舟中,还以极大的工力写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 六韵的排律,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为止,从未停止过歌唱。如前所述,他前 期的诗,有十分之九是失散了,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当然,他前期诗 的成就不会有后期的诗那样高,但是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法自儒家 有,心从弱岁疲”(《偶题》)这些诗句看来,从他在《进雕赋表》里关于 自己早期诗歌的介绍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诗是从他的祖父杜审言以来的家 庭的传统,他从“弱岁”起就不断地为诗而努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成就。 他对于诗的努力,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方面是字斟句酌,“语不 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方面 是“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向古人 和今人虚心学习的态度。这两方面是他把诗作为武器所要下的基本功夫,至于诗的灵魂还是他那永不衰谢的政治热情。
  在杜甫的诗集里我们可以读到一些诗句,论到他写诗的要求和经验。他 的要求第一是“稳”,他说,“赋诗新句稳”(《长吟》),他夸奖一个朋 友的诗是“毫发无遗憾”(《敬赠郑谏议十韵》),这种“稳”、这种“无 遗憾”,是语言的准确,把情和景用极恰当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他进一 步要求生动活泼,出语惊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一 首诗里,使带有关键性的字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诗以更大的生命力,这 也就是陆机《文赋》里所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自己 在给汉中王李璘的诗里也提到,李璘喜爱他的诗中的警策;他在《八哀诗》 纪念张九龄的一首里说,张九龄的诗是“自成一家则,未阙只字警”。过去 的诗话诗评关于杜甫在这方面的艰苦努力和卓越成就有过许多论述,杜诗中 警策的字句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的。第三是要求合乎诗律,这主要是为了 加强诗的音乐性和对仗的工整。他说,“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戏呈路 十九曹长》),其实他不只是晚年才注意诗律,他在长安时就常常称赞朋友 的诗是“诗律群公问”(《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是“遣词必中律,利物常发硎”(《桥陵诗三十韵》),是“思飘云物外, 律中鬼神惊”(《敬赠郑谏议十韵》。由此可以想见,当时钻研诗律,是一 时风气,杜甫也很重视。尤其是最后的一联,使人感到诗律对于诗歌的能手 并不起束缚作用,如果诗人有丰富的想像,又能驾驭诗律,则作品更能惊人。 所以杜甫写出来那么多撼动读者心灵的五律、七律,以及一些长篇的排律, 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史里的巨大的贡献之一。杜甫也不是死板地遵守诗律,他 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冲破常格,例如他的一些拗体律诗,更能增强 音节的顿挫,抒发他的深厚的感情。

  杜甫为了达到这样严格的要求,他在创作上尽了极大的努力,“新诗改 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是他写诗的必经过程。为了字斟句酌,出 语惊人,他要不断修改(我们现在是看不到了,据说宋朝人还看见过他亲笔 改过的诗稿)。改好以后,还要反复吟诵,也是为了字句的精确和音调的完 美。在这上边他下了许多苦功夫,他一再地提到写诗的“苦用心”。杜甫在 一些题画的诗里,常说“更觉良工心独苦”(《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意匠惨淡经营中”(《丹青引》),这虽然指的是作画,实际上也是他写 诗的深刻的体会。
  他在创作时,这样下苦功夫,另一方面,他又常常谈到写诗的迅速,他 夸奖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不见》),他自己也说“下笔如有神”、“诗 成觉有神”(《独酌成诗》)、“诗应有神助”(《游修觉寺》)。这些神 来之笔,不是什么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是依靠充分的文学修养得来的。文 学修养主要是依靠长期的生活经验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杜甫具有深厚的思想 感情,一生忧国忧民,关心政治,身受颠沛流离之苦,生活的经验是很丰富 的。至于创作经验,杜甫则在自己创作实践的同时,大量吸取了古人和今人 的成就。过去人们说,文人相轻,杜甫就不是这样,他很善于重视别人的优 点,虚心学习。他对于同时代的诗人,无论是和他熟悉的李白、高适、岑参, 或是和他不甚熟悉的元结、王维、孟浩然,都给以很高的评价。他非常殷切 地愿望能和人论诗论文,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回忆过去和李邕、李白、高适、 岑参、苏源明、孟云卿等人相与论文的情景,总是念念不忘,认为这是最大 的快乐。当然,在他晚年,这些诗人大部分死去了,唐代的诗坛一时陷于消 沉,他也发过“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的 感慨。
  对待古人和文学遗产,他在《戏为六绝句》和《偶题》的前半章里表示了他的公平态度。《偶题》一开始就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 皆殊列,名声岂浪垂。”这是说每个成名的作家都有独到之处,各具心得。 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不能随便抹煞。所以他对于当时一些轻薄为文 任意否定初唐四杰的人们,在《戏为六绝句》里给以谴责。他对于作家的评 价是这样谨慎,对于每个时代的文学,他也认为各自有它的特点,后代继承 前代的传统,又有所变化,翻出新样,哪怕是余波回响,也不无可取的地方。 所以他说,“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例如 南北朝文学,尤其是齐梁以后的文学,应该占什么样的地位,杜甫的心里有 很明确的尺寸。他对于南北朝杰出的诗人如陶潜、鲍照、庾信,都推崇备至。 就是次要的诗人,只要他们有一技之长或是独得之妙,他也虚心学习,“孰 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因为从他们那里还 是可以学到一些艺术技巧。但他也指出,不要作齐梁的后尘。还有汉以来的 乐府民歌,更是他学习的对象,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七古、五古都是继承而 且发扬了乐府诗的传统,并且“即事名篇”,为下一代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 府运动开辟了道路。但是杜甫这种广泛的虚心学习不是没有选择的,他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别裁伪体亲风雅”,才能“转益多师是汝师”。元 稹评论杜甫艺术上的造诣“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是为 世人所公认的定论。
  杜甫谦虚谨慎的学习和苦心孤诣的写作使他的诗歌获得巨大的成就,给 我们留下来这部用血泪写成的、引起后代千万读者同情和敬仰的“诗史”。

  但是他的诗的成就,只靠着高度的艺术修养是不够的,主要还是决定于我们 一再提到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就以“苦用心”而论,中唐晚唐有 过不少的苦吟诗人,他们搜索枯肠,呕尽心血,有的传为诗坛佳话,但是结 果写出来的诗却不都很成功。中唐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 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所指的那两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我们 现在读来,并不见得有什么特色。晚唐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 须”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但是他本人留下来的十首诗和几联残缺的断句, 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这是因为他们的诗缺乏丰富的思想内容。同样情形, 写诗只靠从古人的书中取得出处和技巧,也是不够的,因为古人的书不能成 为文学创作的泉源,真正取之不竭的泉源是现实生活。如宋代以后的一部分 诗人,他们脱离现实生活,强调从书本中寻求诗料,在艺术上也可能有些贡 献,而诗的成就究竟是很有限的。元好问所说的“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 补费精神”正是对这种写诗态度的批判。但是有了现实生活丰富的阅历,也 不一定就能写出诗来。明朝末年,有一位热情的杜甫研究者,名叫王嗣奭, 他对于杜诗作过不少精辟的分析和阐述,在论到“三吏”、“三别”时,他 说“上数章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公往来东都,目击成 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年之泪”。诚然,像杜甫诗里所反映的民间疾苦和 国家灾难,在那大变乱的时代到处都可以看到,杜甫同时代的诗人除了元结 等少数人外为什么竟视而不见,虽亲见也不能写成诗章呢?王嗣奭提出这个 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可是他所说的“若有神使之”却是一个抽象的回答,使 人不大容易理解。实际上这个“神”不是别的,就正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政治 热情,更加以他有高度的艺术修养。
  杜甫的永不熄灭的政治热情的根源,许多杜甫研究者都认为是杜甫亲身遭受时代的剧变和个人的不幸,逐渐超越了他出身阶级的局限,越来越多地 接近人民,体会到人民生活的甘苦,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愿望和人民的思想、 感情与愿望趋于一致了。
  杜甫诗歌内容的广博渊深和艺术形式的高度成就,不是这篇短短的报告所能深入探讨的;这里仅就杜甫的政治热情和创作热情作一些粗略的叙述, 希望在我们纪念他的时刻,能够从杜甫的文学遗产中得到一些可贵的借鉴和 有力的鼓舞,以有利于建设我们前途光芒万丈的社会主义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