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摄协·研修班】研修班心得之三:纪实专题培训的笔记和几点感想

 zxw5587 2016-12-07

在这全民摄影的时代,面对手机、微单等人人参与摄影的强烈图片狂潮来袭的背景下,在三叉路口的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正如吴宗其主席在最后总结的,摄影其实很简单不需要更多文字阐释,但它却是作者的人品人格素养的体现,到最后比拼的也是人格的魅力。

纵观西方现代摄影史,快捷而方便的摄影产生了倍于绘画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不同观念不同,他们的经历与人生遭遇也不同。如果说摄影师们的比拼是一个竞技场,那么参赛者中也不泛有龟兔赛跑的类型。有的选手是兔子,聪明又幸运,天赋让他们可以不费太多力气就能先到达终点。而有的选手是乌龟,在默默无闻中坚持到最后,他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却往往无心插柳柳自成,而作品的历史价值决定了比拼海拔。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安静下来聆听理论家们和摄影师们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街头摄影与生活纪实

这次的研修班课程中,林路老师从西方一百多位摄影师拍摄的街头摄影与生活纪实作品中选了部分给我们赏析,在街头纪实摄影理念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对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的评价以及与他风格相反的三位摄影师作品的对比赏析。

每个人对摄影的敏感点是不同的,布列松对他的“决定性瞬间”的理解其实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思想,他非常注意人的姿势、神态等各种因素的默契和在短暂的一瞬间与环境吻合的关系。这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重新的思考与提炼,看上去似乎不可能,超出了我们对一般瞬间的理解,事实上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他这种绝对抓拍的视觉天赋一般人是很难超越的。只用定焦镜头的习惯,以快速移动步伐的方式优雅从容的拍摄心态,舞蹈式的拍摄动作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一次完成现场的瞬间,后期只作精选而很少改变构图,这是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的拍摄特点。

摄影有时候也可以拒绝完美,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以其“非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论和实践出名,颠覆了布列松的观点,他拍摄的《美国人》从另一种角度表现了美国人的另一面,将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变成了一种最经典的表达,有人说他的作品常以国旗下的百态来讽刺美国人的无聊,而这才是他对美国人的理解。

摄影家威廉·克莱因也是一位美国摄影家,他以影像的自由狂乱出名,包括使用慢速快门产生抖动的影像,松散的视角目光,加上照片的粗颗粒效果,更深动活跃的现场感,而这些画面永远无法在布列松的照片中找到。摄影师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拍摄方式,才能找准自己的拍摄方向。

另一位反叛到极点的摄影家是英国人马丁·帕尔,他是马格南图片社成员,拍摄的主题主要为英国中层阶级,以及世界各地旅游者的众生相。他像克莱因一样对一些日常生活习惯的讽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好像是一个不会拍照的人,拍摄的各种姿势角度不可理喻,但却在无聊摄影的背后隐藏着批判,并将色彩发挥到极至。他以视觉目光的独特性将人类的生存状态变得戏剧化,既莫明又多彩。慢慢看慢慢拍,不蹦不跳的摄影方式体现了英国绅士风度的温文尔雅,却与他的作品是如此矛盾。

多么有趣的现象,布列松快速移动步伐像舞蹈式的拍摄,拍出的是完美而稳定的画面,帕尔这位优雅的绅士拍出的却是如此艳俗的色彩和狂乱的构图,林路老师以他们矛盾作对比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封闭式的构图还是开放式的构图都没有对与错之别,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不同的世界观和观看角度决定了一切。

除了街头摄影,在纪实摄影中还包括生活纪实。每个人都离不开自己的生活,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在记录自己以及周边的人和事,本次的讲课林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些拍自己或拍身边的人的故事。这种拍摄方式可以是拍他人,也可以自拍。“拍他人”要找到一个切入点,比如从这一代人在服饰上的变化等方面去抓住时代肖像特征。代表人物是摄影师阿米·阿巴斯,他的作品类似于桑德的肖像拍摄。 “自拍”在当代摄影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犹如在艺术史上的许多画家一样,他们都曾经非常热衷于自画像,而这也是研究他们作品的最好资料。“自拍”代表性的摄影师是美国摄影师珍·戴维斯,她那引人深思的自画像系列作品诉说着自己的不安全感和渴求。她在开展这一拍摄计划之前,曾与朋友谈及孤独话题,她说自己当时苦于与人谈论自己,包括自己的身体,和社会对于美的标准。当她决定以摄影作品来讲述自己以及探求社会对于肥胖者的看法时,是一种对孤独的释然与情绪的释放。另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是拍自己的家人,代表摄影师是莎莱·曼恩。她拍摄自己的三个孩子以及自己患病的丈夫,在陈述自己家庭关系的照片中去体现青春的萌动和对生命及死亡的思考。无论是自拍还是拍身边的人和事,这些内容的拍摄无不表明,摄影有时候并不需要华丽的光影形式的外表,朴素而深刻的日常生活和对现实细节的关注记录才是更重要的。

纪实摄影师们,请别误读了艺术,它不只是美的范畴,也是一种对思想、生活的记录。

陆元敏老师的课,没有做课件,比较随性,讲自己的经历,然后看作品。摄影师其实都不太善于言辞,而每一位摄影师都有着自己的个性与创作观念,听摄影师讲课应该是一个最能受益的过程。

许多人都认为纪实摄影不是艺术,那么纪实摄影是什么呢?仅仅只是人类学社会学家们研究的对象而已吗?听纪实摄影家陆元敏老师讲课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对西方美术学研究很深的女同学的话给了我一些启示,她说“这位陆老师的作品非常像西方一个画家的风格啊…”是谁呢?皮埃尔·博纳尔,这位女同学曾经研究过画家博纳尔,她说这位艺术家和陆元敏老师胶片时期的作品风格很接近,博纳尔是一个内向的艺术家,他除了早年与“纳比派”有短暂的接触外,几乎在60年艺术创作生涯中一直静静地生活在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中。他创造的作品多是围绕着他家人特别是他夫人那令人倍感亲切的意象,而他自己温文尔雅戴着宽边眼镜的形象,则一直出现在他的绘画中,成为他作品中的重要标识。人们在博纳尔的作品中看到的是纯真、热情和原动力,他的画作不是幻想,而是内心的真实。他画自己,画家人,画身边的事,随性的过着自己喜爱的生活,以一种归隐的方式住在法国的山村,他经常画室内和住的山村小镇的风景,自己有观注的点和表达的东西,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理念,他画里有关注到时间和记忆,他在努力描绘这些东西。一开始人们总是会被他画面的绚丽颜色和形式所吸引,但是当研究进去,就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人,他把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一遍遍的用画笔记录下来,因为记忆是一个过程,他在不断的周而复始的记录着。一开始你看画 ,你只是在看一个结果,但是等你了解这个画家的生活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创作方式以及他身边的人时,你会重新去认识他,他的观看是周而复始的过程,而我们看他的画也是一个不断去观看理解的过程。画家有时候更像一个哲学家,你能看到画面背后的东西,而不只是表面的画的颜色的漂亮,构图的很有意思和装饰性的美。他更关注的是情感、时间、观看的角度和画面上很不确定的东西,他用隐喻的手法画那些最初看见事物时的感觉。

陆元敏老师也是一位性格安静内敛的摄影师,他经常会在同一个角度拍同一个地方,曾经每天记录着自家窗口的变化,他说,“我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自己,我是个内向的人,特别怕面对陌生人。”一些生活中的感情细微处更能引起他的兴趣,他说:“我是50年代的人,没有自己选择的可能,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农村,比较喜欢画画,被调到宣传部放电影,后来电影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就这样在农村我待了8年才回城,后来又几次调任来到文化馆工作,那时相机可以随便我使用,于是我总是拍自己拍家人,一开始思想比较封闭,后来拍着拍着就开始拍外面的世界,比如游泳、野炊等有故事情节的内容,但还是以拍我居住周边的环境为主,后来又关注一些当时的获奖作品。不过面对陌生人,我还是不太习惯,于是就考虑是否相机镜头可以长一点,后来用了135mm的中焦镜头才发现那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它并不适合我。有一天,我突然悟到了,最初拿起相机时的感觉才是我真正喜欢的拍摄状态,不能勉强自己,于是我又回到了拍自己,拍自己身边的人的状态里去。这样做以后,对我最大的鼓励是《现代摄影》杂志上刊登了我的照片,我把这些自然状态里拍出的照片拿去比赛,还获了金奖。所以要选对自己的方式、习惯来做,而不要勉强自己。总的来说,我不喜欢时代感太强的作品,自己的活动范围比较小,都是在单位门口,家附近拍摄,也不喜欢为作品标时间,有段时间热衷于拍两张连体的照片,同一场景不同细节的变化。”

看陆老师胶卷时期的作品,每张照片构图都很精致,像画一样的纪实。而看了以上陆老师的自我介绍,他对于时间对于情感,对于一个事物最初的感觉以及他的拍摄风格,你们是否觉得他真的与画家博纳尔很类似呢?

时代变化飞快,尽管陆老师对胶卷的感情很深厚,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陆老师也用上了数码相机,这一时期他作品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用微单拍,不做后期。这时他在构图上变得相对随意,开始不喜欢完美,盲拍比较多,构图上也是斜的多。他说,有时候照片有一点破绽会变得更有意思。而城市在变化,有些东西消失得很快,所以他每天经过的地方,都会在特定的天气特定的场景拍一拍。

摄影如同练琴一样,有时候也要做一些功课、练习,在很百无聊赖中找出感觉,锻炼眼睛的敏感度,找寻生活中有意思的场景,比如门口的鞋子、废弃的马桶、鱼缸里的鱼等等。摄影技术是要在不断锻炼中才能提高的。

他说:“我从来不会等待,骑着自行车拍照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当然对我来说自行车很安全,可以拍完就走人,不断的行走是适合我的方式,不会在乎颗粒感。现在我拍片的数量是原来的十倍多,每天回来我都会作整理,在300多张照片中,我只选10到20张,不要把太多照片留下来,太多了会搞乱。我觉得数码很方便,也可以在很晚的时间拍照片,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而一个人也不可能回到过去,所以现在我不用胶片拍。牺牲一些东西才会得到另一些,放松后才能拍到更多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拍下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比艺术感觉或景深感更重要。”

当有人问及陆老师美感与社会意义哪个更重要时,陆老师说打动他的首先是形式美感,陆元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一拍再拍自己身边的生活,保持着第一次按快门的感觉的摄影师,时代在变迁,城市在变化,照相机在更新,但我们依然要保持那份最初的好奇心。

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晋永权老师说自己为备这堂课化了十天时间,写下了7000字的备课笔记时,台下迎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次久违的理性回归,讲的主题是摄影与人类学社会学家之间的关系,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它与个人情绪表达无关,它关乎的是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也被称为真正纪实的摄影。

喜欢拍唯美片的摄影师想必是不爱听这类课的,他们的兴趣点始终在个人主义的快乐摄影和享受自我审美愉悦上,当然一些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纪实摄影师们也会以鄙视的目光审视那些艺术摄影师。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对与错可言。一方面,摄影是个人的事情,特别在人性解放相对自由的今天。个人主义有着相当的市场,他们一直强调自我的存在,认为人都是为自己活着,摄影只是用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或情绪发泄,这种以自我为表述的观点事实上属于摄影的艺术范畴。而另一方面,摄影又不是个人的事情,当一个人太自我而不为整个社会着想的时候,他的思想和观念必然也会越走越狭隘,从而很容易陷入于困惑与彷徨中。我们都是社会人,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社会的存在,你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安定和谐的环境的基础上,所以我们骨子里的儒学精神要求我们也要为别人而活着,这才是我们做纪实摄影的真正意义所在。

这堂课第二个意义在于什么呢?一位一起听课的初入门摄影师告诉我说自己听不太懂,这堂课全是理论,仅有的一张图还是开头作为标题的配图,听得听着就忍不住想睡觉。这一反应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理性的思维应该是建立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的。想起当初自己的拍摄经历,之前也曾拍过一些有主题的照片,但那时拍着拍着就感觉很难再继续下去,或者说有点茫然。感性的东西一方面让你用情感、体温和信仰来拍摄灵感的瞬间,可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让你无所事从,让摄影进入瓶颈期而走不下去,这时候感觉怎么拍就这样,没有丝毫创新可言,也失去了拍摄的意义。此时你若转换一下,暂时抛开自己的感性思维,理性的去规划、安排、归纳、总结,那么或许又会找到走下去的路。感性与理性就如同一对双子星,二者的纠缠与争斗始终贯穿在一起,将它们互相结合才是本堂课的另一个意义所在,这同样也是评论家们存在的必要性理由吧!

以下是听晋老师课做的笔记:

晋永权《村庄影像田园调查的几个基本问题》人类学家与摄影家的蜜月期

什么是人类学家?人类学家和摄影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田园调查?事实上这是一个有关群体的记录、考证、分类(分类方式和系统方法)的故事。不少摄影师在拍摄一些题材时,缺少时间、地点的文字说明,而人类学家却完善了这些。

其实大多数摄影师都缺乏对自己照片的整理。今天的话题主要是以村庄纪实为切入点,谈谈纪实摄影如何与人类学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要做田园调查这类项目。急剧工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变迁,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消失,族群差异的消失融合的加快等问题,甚至彻底消失,这些社会现象本身也属一种状态,如何呈现当下这一状态?有的人不远千里去西藏、新疆等地拍照,其实拍到的大多是很表面的东西,很难深入下去。实践证明最重要的影像工作都在摄影师自己身边,而对于浙江这个据考证有54个民族的居住地,摄影师更应该多拍摄自己省内的本土村落。在改革开放中,浙江一直走在前沿,村落消失得非常快,梅雨带给影像的效果(比如墙上的老人照片的斑驳)等地域特点也造成了许多困惑。关于如何做这些项目我们也可以向国内外借鉴。

一、向一些值得学习的经验取经:

1、 美国1890—1920,北美印地安人团队

前后三十年摄影师团队为美国印地安人做了一系列档案式的记录,他们接受了人类学家的指导。不过后来也遭到了一些批判,比如指责他们所拍照片的艺术价值大于文献价值,拍的是古典、干净、有尊严的高尚野蛮人等。

2、 从1900年开始的50年期间,日本人也做了摄影师与人类学家共同做的事,广泛在全球拍摄少数民族部落、族群,照片加上准确的文字说明,并于1978年在大阪建立了日本民族博物馆。

3、 美国FSA,美国农业安全局的摄影队的摄影师们最初是从大学的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中挑选出来进行摄影培训的,然后他们被要求拍摄关于美国西部的状况,他们是直接的人类学家们拿起相机进行拍摄的范例,而大部分摄影师已经非常有名。

4、 中国摄影师庄学本徒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拍摄3000多张照片,记录下几十万的文字和笔记的拍摄项目。

5、 作者本人在2012-2013年期间带领12位摄影师跨越12个省到达12个村进行的田野调查。

二、在做这些调查拍摄时,要注意避免以下一些问题:

1、 我族中心主义——以高人一等的视角去拍摄。

2、 高尚的野蛮人——以审美为主要目的的拍摄,拍的多是经不起历史考验的照片。

3、 文化相对主义——不同文化、民族的角色、地位、规范的不同

4、 艺术与记录的关系——个人化的表达与记录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好的记录作品都是艺术片,而好的记录影像也都具有艺术价值。

三、我们如何做有助于自己对村庄系统化调查拍摄所应考虑的因素:

1、 环境:地理、地形地貌、资源、生态等环境因素——需要认真观察,

2、 生计:狩猎、捕鱼、农业、畜牧业、工业化、食品制作——分类观察,找到重点和非重点

3、 传统技艺:工具、器材、制造、服装制作、房屋、旅行、运输

4、 经济:市场、物品交换、消费——乡村多是综合市场

5、 社会结构:婚姻、家庭、亲族、地域性群体——社会结构正在改变,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一系列问题

6、 政治:政治组织

7、 宗教:仪式、信仰

8、 科学:天文地理、植物动物、医药卫生——比如要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拍摄方式

9、 艺术:舞蹈、戏剧、装饰、绘画

10、 生命:生与死是重大题材——在编辑时,死亡题材不能放中间

四、许多摄影人不注意文字记录,疏于记录疏于表达,而没有记录照片就没有价值。比如大多数人喜爱拍摄风光片,而50、60、70、80年代不同时期,拍摄风光照片地环境、气候等都会发生变化,如果这时候你有记录、有文字,你的影像就有了价值,当然一定要找寻原始材料,要尊重历史。以下是一些重要问题:

1、文字——要求有非常清晰的记录

2、实录——是对一个活动按时间顺序记录活动各环节的过程和细节,是参与观察和记录仪式的过程。

3、原文——以第一人称用当地方言如实记录当事人访谈的对话原本,还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4、日记——做好每天的心得体会,调查队应该有全队的工作日志。

以上四点都要注明调查日期、地点等,虽然要求很高,但若你的作品被认定为很有价值,那么这些文字材料是远远不够的。

5、图表——比如家族图谱

6、谱系——做得越完备,你的影像价值越大

五、影像调查中的实物收集:

家庭相框、相册、照片(包括散置的或压在玻璃下面的照片、被污损的雨水侵蚀过的照片等)

六、在今天,自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摄影师能走多远。有的照片在拍摄前就应该有计划的去做,有的照片可以在拍完以后归类拼凑起来。

对于照片要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可以按以下填写:①搜集者姓名②搜集地点③日期④来源(村庄、家庭或个人)⑤质料⑥特点⑦制作方法⑧其他

七、摄影师田野调查的道德问题。曾经由于殖民地等问题,被拍摄的人的权力是不被尊重的。今天的我们不可能在不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去强行拍摄一些东西上。和20年前也不一样,今天我们去乡村拍摄要尊重他们,不能以个人的需求来处理问题。要保证被拍摄对象的隐私权和经济利益不受侵犯。

八、其它:防止内部东方主义(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影像,而不是政治宣传性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一件事做起来都是不容易的,要做好心理准备。在图像如此容易得到的情况下,我们不要只满足于拍一些小故事来开始我们的影像。技术上也要有自己的模式,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尽量不用35以下的镜头拍摄。

不确定性因素才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解读密码

若要对一个艺术家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就必须了解作者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内容。以前我一直以为严明在拍作品前会做许多构思,对作品的意义上也会有很深的阐释,听了课以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严明是一个很感性的人,从他做讲座时语无伦次和间歇性很长的断断续续的言语中就可以感觉出来。其实摄影师并不需要用太多其它言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只需要把相机作为想说话的工具。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做一个摄影师之前应该先做一个哑巴,说不出话来时,就可以用相机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了。所以我感觉让严明与大家交流摄影经验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肺腑之言。当一个摄影师过份理性时,他的作品往往会表现出生硬、人造的不自然,过份理性的思考,自然激发的冲动和热情将会被消磨殆尽,具体拍作品时还是需要用感性的直觉去拍摄,才能产生来自灵魂本体的佳作,那些画面上不确定的因素则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解读密码。

严明认为摄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观看和思考,不要太依赖于交流,创作都是个人的事,对于交流要有谨慎的态度,你让别人帮你挑的照片并不是出于你的本意。你的拍摄状态越自然你就越能出好作品,为此他讲了一个对自己启发很大的故事,这是庄子在《达生》篇中一个木匠的故事:其中谈到 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心斋”与“坐忘”问题,说鲁国有一个木匠叫梓庆,他做的编钟的架子被认为是鬼斧神工。鲁侯问及他其中的奥秘时。梓庆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我忘记了庆赏爵禄。斋戒到第五天,我就忘记了名声。到第七天,我忘了自己。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把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

木匠斋戒七天,其实是穿越了三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名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最好。

对于《大国志》的由来,严明说之前对于这组照片的取名并不叫“大国志”,而是“我的码头”或“我的江湖”,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有人问,你在江边拍过多少渡口?他说不知道,其实都是很随性的去拍,摄影师不是为主题而活着的,世间万物都摆在那里,就看你如何去寻找。目前的专业摄影师的困惑是如何找拍摄主题,严明每次都是先去拍回来再定主题。相比与这个先后,拥有自己的摄影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严明对于单张照片的把握感很强,迷恋抓拍的瞬间,按快门的时候不会想太多事,喜欢干净的构图,善于运用中远景来表现。整个空间的氛围与气场。拍照需要勤快,他说重庆他去过不下35次,跑得最多时才是出照片最精彩的时候。

另外,他建议摄影师不要使用太多相机,一种镜头代表了一种画面语言,只需熟练掌握一种语言让它成长为属于你的思维方式。思维里固有的东西会影响你,顺应自己内心的招唤。不要被一些获奖、影展等杂事扰乱了自己的规律。还有,拍照时要低调,永远不要被人发现你是个摄影师。你的生活不是别人的生活,不要盲从。我想对这个世界说话,我选择了相机,自己是哑巴,让相机说话。在你按快门的瞬间需要的是你真正内心的真实。

关于阅读,他曾在网上看过许多老外的作品,也看过许多短评快的东西,当自己在每一个路口徘徊时,都会去思考。他说之前不怎么读书直到自己开始写书,这也算是一种理性的总结吧!

若将陆元敏与严明老师之间作一个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就像林路老师将布列松轻快活泼的拍摄方式完美稳定的摄影风格与马丁·帕尔那优雅稳重的拍摄方式艳俗狂乱的摄影风格所作的对比一样。陆元敏那不与外界交流的相对自我封闭式的拍摄方式拍出了类似于西方艺术大师博纳尔的作品,与严明受国外摄影讽刺荒诞之幽默精神思想启蒙所拍出的却是虽然形式怪诞风格现代却依然不能脱离中国画式的中远焦距和那种营造画面氛围和气势的留白式的空灵感的对比。

这是一场既有理论家又有摄影师组合而成的纪实摄影专题讲座的盛宴。从四位老师的课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纪实摄影也可以分为纪实中的纪实和纪实中的艺术之别。陆元敏和严明老师从个人拍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为线索的拍摄现实生活的方式是属于纪实中的艺术范畴。林路老师用理性分析归纳的方法让我们领略了西方摄影史上街头摄影与生活实录中的西方纪实摄影风格。晋永权老师则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向我们提出了构建一个宏大拍摄纪实摄影框架的设想和拍摄的必要性,以及详尽的阐述了以自己的实践为实证的纪实摄影拍摄基本要点,这些应该都属于纪实中的纪实部分。不管是纪实中的纪实还是纪实中的艺术,他们只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与统一,而对于每一位摄影师来说二者是把双刃剑,只有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合理运用才能走得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