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我的书摘0898 2016-12-07

摘 要:列奥·施特劳斯对阿里斯托芬、色诺芬和柏拉图等古典作家作品中苏格拉底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苏格拉底问题”生成和演变的过程。“苏格拉底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政治与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自然哲人苏格拉底向政治哲人苏格拉底、自然哲学向政治哲学转向的问题。基于这一分析,“苏格拉底问题”的教育意蕴在于,应从教育对象上区分“精英”和“大众”,从教育方式上区分“显白”教诲和“隐微”教诲,从教育目的上区分“善人”和“好公民”。“苏格拉底问题”的教育意蕴指向自由教育。自由教育是一种传授整全知识的文化教育,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与伟大思想家进行对话的形式 ,既培养尊重政治和法 律的“好公民”,又培养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善人”。

作者简介:李振军 (1981— ),男,河南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文化研究, Email:lizhenjunemail@163.com;扈中平(1954— ),男,重庆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人性的教育学意义及教育人性化的实践策略”(课题批准号:BAA130007)研究成果 。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苏格拉底问题”及其教育意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