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散户的这些年

 煎饼黄 2016-12-08

一个散户的这些年

这一年来写的东西少了很多,原因很多,自己分析跟踪的投资标的比较少是一个原因,而且最近发现对自己投资的标的写太多的东西好像也不是件好事。但今天写些什么的欲望又很强,那就写写自己这些年的股市经历和收获吧,可能对别人还是能起一点点帮助,同时也在感恩节第二天给这些年在我的股市投资道路上给予我启蒙和启发的老师们送上一份迟到的感谢。

------------------------------------------------------------------------------------------------------------------------------------

1.噩梦一般的大牛市(06-09年)

我是06年进入这个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直接原因是供职于一家06年上市的公司,更具体的原因是当时公司所处非常景气,公司也经营得很好,想要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但讽刺的是到了今天我好像都没买过这支股票,当时原因竟然只是他没有跌到我设定的价格。而没买自己公司股票的我就开始了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股市故事,完美避过各种涨停,完整经历各种暴跌,暴涨股我一买即刻调整,调整的股票我一割肉即刻启动,一个梦幻般的大牛市经历下来竟然是亏损,然后又勇敢地为国接盘,全仓硬挺过恐怖的08年,然后在09年的牛市中继续瞎折腾,这四年基本把一个小散能犯的错全都试了一遍,试过研究K线图,试过看各种指标,试过听消息,试过看PE估值,试过分析公司,但就是没试过承认自己不行,踏踏实实地去买些书来学习(不过照当时的懵懂即使去看书估计也会走歪路)。

如果非要说这段经历给了自己什么收获,那就是幸好我没有一入市就糊里糊涂地赚,虽然是糊里糊涂地亏,但就因为是亏,才给自己留下了想明白的空间和机会。股市很邪门的一个特点就是有时犯错也会得到奖赏,但这种奖赏有时比惩罚更可怕,因为他很可能会需要一个人付出比那些奖赏大得多的代价后才能领悟。虽然那时投入的资金并不算少,但毕竟还有收入不错的工作不断产生着现金流。这四年还有一个教训就是绝对不要“假装自己在投资”,说的明白一些就是不要用投资的思路分析股票却在操作上摆脱不了投机。现在还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在犯这种错误,他们也分析公司,市盈率、市净率、公司管理、行业前景头头是道、洋洋洒洒,可股票持有一段时间之后突然就来一句:破位下跌,出了。又或者:妈的,一直不涨,烂股。所有关于投资标的基本面的分析其实都不会在短时间里改变标的的价值含量,如果价值没变,价格改变,那着眼的即是对市场估值的博弈,那又何必去分析基本面价值呢?

2.比噩梦更残酷的套牢(10-12年)

其实在09年就已经开始介入金风科技,但真正开始长期持有金风科技我就非常精准得选择了他往后5年时间都不曾跨越的股价高点,从20元我一路持有并一路买入到他跌破5元,虽然不断的补仓不断地摊低了成本,但人生的第一次炒长线持股就创下了自己亏损的幅度和金额的记录。这段经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渲染的,因为一切都很简单,买入-下跌-继续买入-继续下跌。

后来我才知道从专业的角度这叫戴维斯双杀,周期性行业的景气高峰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可以造成的杀伤力足以彻底摧毁一个人对投资的所有信心,如果投资的对象再是个毁灭价值的企业,那就是资本的永久性灭失。幸运的是,金风科技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尽管现在市场还是给予其周期性行业或说成熟型企业的估值,尽管我现在也已不再持有金风科技,但我还是祝愿其能在不远的将来成长为千亿级别市值的下一个中国制造的代表性企业)。

3.觉醒并完成了第一次成功的投资实践(13-15年股灾前)

由于在金风科技上的被动套牢,自己也不断地加深着对这个企业和行业的了解和认识,而这种不断加深的认识和了解,使金风股价在跌破5元之后我的反应不是恐慌,而是感觉机会的到来,而金风也即将迎来行业景气的拐点,我又一次大幅加注把成本拉到了7元以下。一个百无聊赖的下午,在网上不断搜集分析金风科技的文章时竟恰巧搜到了@水晶苍蝇拍? 的投资博客,尽管他的文章对金风科技持否定态度,并当作一个周期性行业的反面典型,但并不影响我对其撰写的十多篇投资感悟产生了醍醐灌顶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在一团漆黑的夜里乱摸乱撞的人突然看到天边的一缕亮光的感觉。

投资理念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当你拥有了理念后并不代表你的投资就有多高水平,但如果没有投资理念,那一个人接触的所有和投资有关的知识或讯息就会如一团乱麻般难以梳理,而且很难触发自己对投资深入且有效的思考。拍子老师的书出来后,我第一时间买了一本,已经做了三次完整的阅读,而有时接触到一些想不通的地方,还会时不时翻开其中的章节寻求启发。

这是投资的知,可投资光有知也远远不够。还记得前段时间在@金融菌? 的一篇帖子里写了一段回复:投资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如果没有一次彻彻底底的投资实践来践行自己的理念,那再好的理念也无法内化成对自己的投资真正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

还记得这轮牛市开始前和一个好友说:我估计这次把金风拿牢要过三关的考验,第一关是他长期不涨处于我成本线下甚至继续下跌,第二关是他上涨让我解套并微利后又开始震荡,第三关是他也上涨却没有别的股票涨得快。这些考验后来一一应验,没有经历过一次以较大力度并较长时间地持有一支自己做过深入分析的股票(三个关键词:较大力度、较长时间、自己做过深入分析),不会明白这当中的快乐和辛酸。这轮牛市当中我没有再重复我在上轮牛市犯过的错,尽管金风因为生意属性和市值规模的原因,最终涨幅并不算大。但我成功地抵御住了各种噪音,各种诱惑,基本算是完整地用屁股坐出了这迟到了9年的利润。

4.对冲思维的开启(15年股灾后)

当跨进了投资大门后,在雪球这个平台上开始不断地汲取种各种养分,投资理念的重要性再一次显现。其实现在的互联网环境下,各种信息和知识碎片化地存在于各处,如果没有一套通过自己的实践内化于心中的坚定笃行而又不失开放包容的投资理念来做为方向指引的话,很容易被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淹没。

但指引不该是枷锁,如果找到一套理念后就不再思辨不再内审,恐怕最后也只能被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15年的股灾给我最大的收获并非自己相对较小的回撤(运气成分占很大因素),而是通过@DAVID自由之路? 开启了对金融衍生工具和低风险投资领域的认识,还记得当时开始尝试用疯狂折价的分级A和正股构建一套对冲组合,虽然因为个人资金调动原因最终没有实践到位,但还是开启了对大盘进入高风险区域后防御机制的思考。系统性风险的规避如果采用预测逃顶的方式来进行,基本又会走回主观臆测大盘走势的跳大神之路,除了仓位动态平衡之外,应用一些金融衍生工具同持有的估值仍然正常的个股构建对冲组合应该是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太晚了,睡个觉明天再接着写。

------------------------------------------------------------------------------------------------------------------------------------

5.低估or成长(16年上半年)

这是一个经常引发争议的话题,但又是价值投资绕不开的话题,到现在为止我自己总结的答案是“成长才是一个企业最大的价值”。

其实我在今年之前也是对创业板存在一定偏见的,我也是用“神创”这个词来称呼和看待创业板股票。在去年用持有银行股来规避掉股灾的惨烈下跌后,我的思维也开始走向高度推崇低估值标的的投资思路,并在16年上半年开始买入并持有估值水平最低的H股B(当然,这个玩意自带杆杆,可能又会为很多人诟病)。16年年初的又一波股灾让我损失惨重,但我还是对自己H股B的持仓(成本基本在0.79左右)充满了信心,我也已经过了那种因为账面亏损即进行反思而转换投资思路的懵懂阶段。

真正引发我思考的是这时开始阅读的“风生水起的投资博客”,在此向@重力加速度(风神) 致敬。虽然他的行文并不像拍子老师那样凝练并富有哲理,但他用平实的语言展示的他从06-13年的投资心路历程和投资行为记录也给予我再一次思辨的启发。

其实15年期间自己也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当时有做过一个比喻,股票投资就好像养猪,可以赚两种钱,一种是猪肉涨价的钱,另一种是小猪长大猪肉变多的钱。看完风生水起的投资博客再回头思考这个比喻:其实投资低估值股票而不考虑企业成长,就是去发现、买入并持有比市价低出很多的猪,然后静静等着其猪肉价格和其他的猪拉平,从而赚取差价。但这些猪往往已经长得很胖,不仅难以长大,甚至还因为年龄日渐衰老(产业转型升级)或自身疾病(国企的跑冒滴漏)导致猪肉不断的减损。而成长股投资就是去买仔猪,尽管仔猪的价格如果光以其目前的含肉量来说很贵,但如果真的挑到能快速长大的好品种,时间才会真正成为投资的朋友。重新回到股票投资上来说,股票其实就是我们所投资的企业的股权,而从实业投资的角度看,我们到底是看重这个企业目前的资产变卖后值多少钱,看重这个企业目前每年可以给我多少分红,还是看重这个企业在未来能够长到多大,能带来多少的自由现金流?如果脱离开股市这一变现手段,组成国企指数的这些企业让我以净资产的六折入股这些企业,我是否还会选择甚至加杠杆投资他们?答案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心里已然有数。

但投资最怕的就是非此即彼,如果推崇低估值就完全否定甚至忽略成长,对新兴产业的浪潮充耳不闻闭眼不看固然不可取,但推崇成长便盲目买入中小创股票,追逐成长、追逐概念、追逐热点恐怕就更是灾难。如何从浩如星海的投资标的中独具慧眼地挑拣出那些真正能长大的仔猪,我想这也是股票投资最大的乐趣所在了。

6.更系统的财报阅读技 能(16年下半年)

内化了投资理念,理清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一旦选择走成长型投资之路,潜在收益上升的同时潜在风险也同步攀升,如果再靠原来挑选金风时的那种懵懂和粗糙的分析来挑选标的,估计又要死得很难看。虽然这些年下来对PE、PB、ROE等等一些基本财务指标有所了解,但总感觉还需要系统性地学习下财报的阅读技巧,于是选择了@唐朝 先生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财报时用来排除企业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财报的使用,我们不可能依靠阅读财报来做投资标的的挑选,但用其他分析手段挑选的出来的投资标的还需要过财报审视这道关。唐朝先生比较详尽地列举了企业财报造假的各种手段,原先局限于利润表的目光拉宽到了三张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比对验证。

7.路漫漫而修远兮(未来)

越来越觉得投资是一场漫长的修行,15年时曾以为投资也就那些事,自己已然掌握了投资的密匙。的确,投资说到底也就对象、时机、力度这三要素,但现在来看,自己在这三要素都还稚嫩得很。

首先,对象分析的广度还远远不够,还缺乏依靠自己找到未来优势型或说成长型标的的成功实践,虽然接触股票投资已这么多年,但其实真正花在投资上的时间还远远不够,目前持有的标的其实来自于拍子老师的书,只是自己深入研究分析后形成了自己对这个标的的判断。但未来两三年的时间里自己还需要去分析更多的投资标的,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完善自己的标的分析系统;

其次,标的分析的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对标的分析还比较局限于网络公开信息和公开资料的收集和梳理,对上市公司的调研和沟通基本是一片空白,从风生水起的经验来看,其实这一块工作也很必要;

最后,从力度上来说自己目前还比较习惯高集中度持股,在杆杆使用和仓位分配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内化于心的规则意识,这点在投资标的慢慢增多后也需要进行完善。

借用拍子老师的一句话来给这篇总结收个尾:最让人担心的有时并不是市值的停滞不前,而是自己对投资认知的裹足止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